电影《老人与海》的人性本质与生态文化传播

    陈媛

    著名文学作品《老人与海》自创作出版以来,于1958年被导演约翰.斯特奇斯改编成电影,阿尔瓦拉多主演;1990又被导演裘德·泰勒改编,安东尼·奎恩和盖瑞·科尔主演;1999年被彼得洛夫导演成动画短片,这些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传播了《老人与海》的人文精神。影片叙述从老人圣地亚哥像往常一样去打渔开始,结果捕到一条他这辈子见过的大马林鱼,在返航中群鲨袭老人的猎物,圣地亚哥和这群鲨鱼战斗了好久,当他回到岸时,已是衣衫褴褛、伤痕累累与疲惫不堪,捕获的大马林鱼也只剩下了一堆骨头。影片通过对主人公圣地亚哥从捕鱼失败到终于逮住条大马林鱼,然后与群鲨搏杀决斗,最后拖着马林鱼骨架回到岸上,细腻描述老人在整个斗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众多民众迎接圣地亚哥归来的图景,展示了圣地亚哥老人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念,同时也是对征服自然、战胜万物的不屈精神的致敬。圣地亚哥最终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足,这种复杂矛盾的人性观与自然观,展现了作家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文明观的观念超越。

    一、 典型人物与平凡人生的形象传播

    1952年,海明威(Hemingway)发表了他举世闻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正是凭借该作品荣获1953年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篇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创作传播以来就引发了众多读者的追捧,成为不朽的文化丰碑。作品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圣地亚哥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海明威价值观念的深度转变,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成为时代经典。习近平总书记说:“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1]影片中圣地亚哥的形象传播,深刻再现了典型人物的时代高度,表现了艺术高度,看似简单的捕鱼生活,老人却用一生去大海坚守捕捉,用生命意志去战斗捕捉,最终得到的是一堆鱼骨与无限感悟。老人与小孩马诺林的对话沟通,成为人类代代相传的生命智慧,人类文明进步正是这样无私教导中延续生命与意义存在。纵观作家海明威的一生,他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贯穿于各个时期的作品,莽莽苍苍的森林、树木葱郁的青山、奔腾不息的河流、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是其创作的灵感源泉;游泳、钓鱼等亲近大自然活动也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创作素材成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参照对象,引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命题。

    影片《老人与海》没有复杂的故事叙述,也没有众多人物出场,只有一幅五彩缤纷、静谧迷人的海洋图景,风平浪静、云蒸霞蔚、波光粼粼、五彩缤纷海面,是那么漂亮美丽,给人以心灵的静谧,给人生活的愉悦。在影片中观众看到圣地亚哥在这仙境般的自然田园,这里渔民过着纯真古朴的生活,似乎从纷繁嘈杂的闹市间脱离出来,其自由自在与恬静舒坦的心灵境界,正是人生追求的闲庭幸福。在老人的眼里,晴朗的天空、浩瀚的大海、青灰的小山、翱翔的军舰鸟、凌空腾起的飞鱼以及巨大奇特的马林鱼,这是一幅多么和谐恬静的自然风景画卷。他是那么爱着神秘大海,海洋生物成为他生命中的亲切朋友;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黑色的小燕鸥,它们是那么的柔弱瘦小,生活是那么的艰难不易;他担心着海龟,人类对它们那么的残忍,一只海龟遭到剖开,它的心脏还要跳动很久,老人觉得自己也有一颗与海龟同样的心,和它们一样的手脚肢体;他见到海豚在小船周围游玩,他觉得它们也是自己的兄弟,就像飞鱼一样的自由场景。在老人看来,不论是天空之外的星星,夜空的月亮,飞翔的鸟儿,他都称之为人类的朋友,甚至凶残无比的鲨鱼都成了“兄弟”;观众可以更多看到了大自然的崇高壮美与老人的真诚友善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物我一体之境,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在老人圣地亚哥出海捕鱼过程中,面临着生存饥饿与艰难环境的问题,连续84天捕鱼一无所获,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他,甚至讥讽嘲笑他。当初小男孩马诺林还愿意跟着他一起出海,学习捕鱼技术与生活智慧,但40天过去了还没有钓到鱼,男孩的父母就不再让跟着老人一起出海捕鱼,这对老人圣地亚哥来说是个伤心的事情,这是对他人生的否定与抛弃,但老人圣地亚哥始终没有放弃希望,继续坚持独自一人远赴深海,与大海以及海洋动物作生存斗争。在第85天,圣地亚哥天不亮就出海,独自在海上航行了很远,终于在600英尺的深海处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他与马林鱼相持两天两夜,生死搏斗后终于降服了马林鱼。影片生动再现捕魚的艰难曲折,手掌磨破出血,日晒雨淋的脸庞,汗流浃背的身体,多次沉浮于大海,被马林鱼拖船前行,几度放弃抛弃的心态,圣地亚哥最终开心拖着战利品返航。然而故事又发生了曲折,受伤的马林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道血腥踪迹,血腥味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吞噬,圣地亚哥面对鲨鱼的强势进攻,老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反击:他用鱼叉扎向鲨鱼,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敲打,短棍也丢掉了;最后他只能用舵来打,经过奋力搏斗,终于打退了众多鲨鱼的进攻,当圣地亚哥回到岸边时,大马林鱼只剩下鱼头、鱼尾和巨大的脊骨,岸边围着众多群众在观看他归来,因为他们原以为老人葬归大海。作品形象传播了老人圣地亚哥与大海斗争的顽强精神,用精气神鼓舞人们,不要放弃,坚守搏斗,胜利最终到来的正能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2]《老人与海》正是这样的艺术作品,成为让人看到美好与希望,看到梦想与前方的时代经典。

    二、 捕鱼斗争与行为观念的细节再现

    老人圣地亚哥在与大马林鱼斗争的过程中,老人一方面称大马林鱼为自己的兄弟,这是人与自然的亲切称呼;另一方面他对马林鱼说,“我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我得把你杀死。”[3]老人的心境处于这种矛盾纠结中,告诫自己一定要鼓起勇气和坚定信心,强迫自己在疲乏中吃下生鱼补充能量,保持沉着冷静与战斗意志,思考着不同的捕捉策略和方法杀死大马林鱼,“我必须把它拉得极近、极近、极近,他想。我千万不能扎它的脑袋,我该扎进它的心脏。”[4]

    海明威曾回忆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马林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能将他们塑造的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很多东西。”[5]在与鲨鱼搏斗过程中,圣地亚哥首先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鲨鱼不对老人和他的战利品構成威胁的话,他也不会和鲨鱼搏杀,而是兴高采烈拖着自己的战利品返航归家。老人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出海太远了,他只是觉得“我杀死它是为了自卫”。然而老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圣地亚哥多次称马林鱼和鲨鱼为自己的兄弟,但他并没有真正将自己和马林鱼和鲨鱼放在平等位置上,而是“它是条大鱼,我一定要制服它……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杀害它们的人聪明……”[6]作为基督教徒的海明威,思想中隐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子,这让他失去了本来应有对自然生物的悲怜和珍惜,体现了作家在人性观与自然观中的交集变化。

    影片再现圣地亚哥在整个捕捉斗争过程中,一再告诫自己要坚持勇敢,即使被毁灭也不能屈服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不是为事败而生,一个人可以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7]在影片末尾,老人却表示自己还是失败了,“它们把我打垮了,马诺林,它们确实把我打垮了。”[8]在这里,可以看出老人圣地亚哥对自然生命的深化认识,对人自身力量的局限感悟。

    从作品身份角度来看,老人圣地亚哥作为一名渔夫是失败的,因为80多天来没有打到鱼;从人的思想精神角度来看,哪怕是面临死亡的境地,他始终没有屈服认输,依然表现出“硬汉子”与永不言败的形象,即使是失败也要保持着优雅风度、铮铮铁骨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德。这不仅是捕捉大马林鱼的问题,而是老人的自我认识已超越了生活技能,捕杀、占有、侵吞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生命。在老人心里也许已经明白了,大马林鱼本来就是属于深海,而不是人类应该得到的,鲨鱼群的游来争抢,只是让原本属于自然的生命重归自然。正如老人所说,“那么是什么把你打败的……什么也没有……只怪我出海太远了。”[9]

    三、 人性关怀与自然相处的深沉启示

    影片故事叙述围绕着老人和大海展开,大海像漩涡一样将老人深深卷入其中,无法挣脱。《老人与海》里的“老人”暗指人类,“大海”象征自然,“大海”宽广博大,有丰富的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所需物质的载体。影片开始就描述老人拥有海水一样蓝的眼睛,而老人始终也没有离开过大海。大海包容着万千的生命物种,水母、马尾藻、海鸟、海龟、马林鱼、鲨鱼等等,人类也是其中的一种。多少年来,海洋滋养人类,人类对海洋是那么陌生敬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欲望的暴增,人们对海洋资源的破坏损害日益加重。在作品中,老人将大海称为女性,甚至比作“母亲”,暗示着自然像母亲一样哺育着天地万物,我们要善待生命万物,不能随意捕杀破坏自然,谁违反了自然法则,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正如影片最后呈现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海岸,费尽心力得来的大马林鱼却只剩下了巨大的鱼骨”。老人自己也累积了病根,瘫倒在床上不断反思,曾经与黑人扳手腕时斗志昂扬,如今步履蹒跚,生命何其伟大,面对自然万物与时光流逝也何其渺小。

    影片《老人与海》形象再现海明威创作的思想深度与和艺术高度。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亲眼目睹了战争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给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度创伤,战争导致人类的精神危机和绝望情绪,因此,作品热情传播对自然万物的大爱之心,对人类代代相传的生命延续。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10]作品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人类中心论只会给自然带来更多的伤害,人类破坏大自然迟早要自食其果,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与其他自然生物是“兄弟”关系,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中心。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生活进步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发展与追求幸福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真正形成共处共融、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观。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6-11-30.

    [3][4][6][7][8][9](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41,70,45,79,95,93.

    [5]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95.

    [10]习近平.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