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刍议

    王梦霞

    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要从对课堂的分析入手,对课堂的分析不仅是经验上的事,也是技术上的事,而课堂教学诊断就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教学研究行为。所谓课堂教学诊断,是指对教师教学行为诊断研究的重点反映和集中体现,诊断者运用各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教师课堂上的自我诊断是课堂教学诊断的灵魂所在。诊断的内容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着手,诊断的对象自然是教师自己的课堂。

    一、 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面向自己进行课堂教学的诊断,是首要之举,而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本质上就是面向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引导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诊断。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中的《海燕》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设计与组织主要体现在对课文的解析上,如可以从读海燕、品海燕、析海燕、悟海燕四个方面来构建文本的解读思路,而教学引导与教学评价也可以围绕这个进行。

    进一步讲,在对课堂教学组织进行诊断的时候——教学组织是教学设计的行为化过程,因此这个诊断过程实际上是两位一体的。在引入课堂的时候,笔者借鉴他人的方式,用了这样的一段语言引入:我爱蓝天下的雄鹰,我爱草原上的骏马,但我更爱疾风骤雨中的海燕……这段语言在起初读到时,感觉非常有魅力,能够在心中生成一种豪迈且敢于与困难搏斗的想法,因此感觉适合作为课堂引入。后来在实际引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效果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理想,于是笔者就产生了诊断的想法。通过梳理课堂引入过程中的教学情形发现,这样的设计吻合了教师的期待,但对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研究不透,因为学生无法根据教师的语言形成相应的表象,因而教师预设的引入状态,并没有在学生身上出现,因而诊断的结果就是:这样的语言引入效果是不理想的。

    在对课堂教学引导与教学评价进行诊断的时候,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进行了诊断。这个小环节是让学生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结果发现学生多从勇敢、革命、胜利等角度用词,这说明此前的引导是成功的,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是明确的。

    二、 面向学生的课堂教学诊断

    面向学生的课堂诊断是教学诊断的核心,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向学生的教学诊断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意图及教学反思可以更加直接地實现。在面向学生进行教学诊断的时候,笔者注重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入手,结合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结果进行判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析海燕”这个环节,笔者让学生结合文中的用词,谈谈文中描写的景物分别象征着哪些力量。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并结合合作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课文中提到的风云雷电,应该是象征着当时的政府的黑暗统治;而课文中的暴风雨,应该是象征着推翻沙皇政府黑暗统治前的火热的革命形势;至于课文中多次写到的大海,应当是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少学生知道“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结合学生的这些学习结果,来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以为可以有这样的诊断结果:其一,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中文字加工,认识到不同景物各自具有象征意义,这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的培养,说明学生有了透过文字描述看到作者写作思想的能力;其二,学生能够将风云雷电、暴风雨、大海等结合起来理解,说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深度,这也说明在此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本解构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其三,学生能够能够比较去寻找文章主题,其实本文描写的是“海燕”,而其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与其它景物描写进行对比之后,学生更容易认识到用“英勇无畏”来描述海燕的斗争品质,确实是非常恰当的。

    由此也可以认为,结合学生的学习结果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评价诊断结果的正确性,是课堂教学诊断的基本思路。

    三、 面向师生关系的课堂教学诊断

    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关系反映着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决定了教学关系。对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诊断,是一个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其也是课堂诊断的薄弱点。

    语文课堂无疑是需要解析的,只有通过对课文的解析,才能让语文教学具有应有的深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才有可能。只是这样的一个目标达成,是需要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的,面向师生关系去诊断课堂,尤其是结合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是实现师生关系诊断的重要方式。《海燕》一课的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机会,例如结合文中的修辞手法,去让学生读画句子并回答,然后与教师预设的答案进行比较,就可以实现本环节的预设目标。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诊断需要围绕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以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研究对象,这样课堂教学诊断就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江苏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研究”(B-b/2013/02/309,批文号苏教科规【2013】1号)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