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王帅
[摘要]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内容,该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希望对造价预算管理起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6-0135-02
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造价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造价超预算的情况经常发生,在预算份额超出较大的情况下,会对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1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
概预算编制也影响造价预算管理。目前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表现在工程实际数据与原始数据存在较大差距,预算编制人员在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影响了概预算编制的实施。加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
1.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全面
造价预算管理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实际造价预算管理中缺少对施工阶段的控制。在工程建筑造价预算整体性缺失的基础上,也会影响造价预算的正确性,容易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1.3造价预算人员素质低下
造价预算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低素质在造价预算人员也是造成超预算的原因之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造价预算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在编制预算方法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此造成超预算的问题出现。还有造价预算编制人员没有亲自到建筑工地实际考察,片面依靠工程资料也容易出现超预算的问题[1]。
1.4项目施工设计多变
项目施工设计反复变更是超预算的重要原因。分析其设计变更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情况了解不全面,设计方意愿和个人意愿掺杂较多。二是设计人员与建筑方沟通不足,设计意图不明确,造成设计反复变更。三是建筑方为了降低招标成本故意将涉及图纸变得不合实际,这也是造成设计变更的原因之一。
2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2.1造价概预算合理编制
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到现场实际调查,结合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等各种材料对建设方案进行综合性分析,将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掌握预算定额等问题。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分析图纸的能力,能够根据图纸分析设计的主要目的,对工程量和套用定额单价进行准确性的计算。此外预算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数据,工程建设规模,周围环境等合理分配资金,避免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2.2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從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是针对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情况,需要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如加强对合同管理,明确其中条款,以合同的事项将造价预算进行落实,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确保预算审核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是将工程材料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原材料,并结合工期和设计确定原材料的采购时间和采购量,避免出现浪费问题。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减少资金消耗。三是工程技术较低,要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落实。四是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情况从各个方面进行预算管理,针对不可避免的超预算问题及时上报。
2.3提高造价预算人员自身素质
提高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加强对其培训管理。针对当前最新的法律法规对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培训,让管理人员掌握最先的造价预算编制方法。此外,可以聘请专家来为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再者,设置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适当惩罚,促进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积极学习。
2.4减少设计变更情况
减少设计变更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设计审查由专门审查小组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清晰性,对设计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讨论,针对不合理的内容及时调整。二是建立完善设计变更风险评价体制。设计变更会引起施工材料和工期的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将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尽可能缩小变更的范围,因此风险评估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变化,对设计变更进行充分的分析,判断变更的必要性。三是加强签证管理制度的管理,明确签证对象,规划各方权限和责任,确保内容的完罄件。针对设计变更申报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通过。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造价预算管理有重要的关系,在实际管理中影响造价预算管理的因素有许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因此就需要针对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上是笔者所总结的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几点原因及措施,希望通过笔者的总结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安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房地产导刊,2018,(3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