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淘金,炼制名篇教学知识
“名篇”向来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如何进行名篇教学即教什么、怎么教,这在我国一直是个问题。
过去通常的做法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这种“想当然”“随意化”,造成名篇教学专业性较低,长久下来既伤害了名篇,也伤害了教师。
名篇之所以成为名篇,在于其历经千百年或数十载时光,仍熠熠闪烁的思想与艺术光芒。名篇教学离不开对“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王荣生语),还应该包含名师或优秀教师们的教学处理。这样名篇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基于专业人士集体意见而形成的稳固价值、内容和方法认同。这样的名篇教学才算是科学的、合理的,或者具有专业性的。
这种专业性,其实就是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我们认为名篇教学PCK应该包括文学评论家、文化专家、阐释者、课程专家、教材编者、教学名师及大量的教师个体等专业人士达成的共识。这些共识,需要通过对该名篇的文本解读、教案、课堂实录等文献的梳理、统计、整理来实现。这就是我们说的“名篇教学知识冶炼”。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的“名篇教学PCK研究”包括如下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文本解读综述】。主要从文艺评论、阅读鉴赏、文本解读角度,对某一名篇的学术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以发掘该名篇在主题、结构、艺术上的“佳妙之处”,进而为教学内容开发提供学理依据。
第二板块【典型课例分析】。基于一定量的名师或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料(一般要求至少10份以上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利用文献法、量化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这篇课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教学状况,并尽可能采用图表方式醒目直观地呈现出来。这基本上呈现出优质的名篇教学知识状况。
第三板块【教学建议或教学设计】。基于上述两个步骤,我们要求骨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提示,根据自己对教学目标、学情和意图,设计简要教案,或提供一般教学路径。
上述三个板块,分别回答了名篇教学“为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从而为名篇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本理据。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这种想法,得到了深圳宝安教育局领导和“薪火项目”专家们的一直响应和支持。荣维东教授进行了整体的研究设计和技术指导,王从华教授、胡根林教授、朱建军教授等对每位骨干教师的研究进行过程指导,最后由汲安庆对每篇研究资料进行了精细加工和修改。
从2017年12月开始,“薪火计划”专家团队和教研员倪岗老师,指导骨干教师对初中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60篇重要篇目,进行了系统的名篇教学PCK研究。我们对这些名篇一一进行系统缜密科学的文献梳理和内容分析,每一篇课文大都形成了约2万字的研究资料。我们这个栏目就是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的。
我们可喜地发现:这项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的准确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创造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教师在区、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公开课上频频获奖,研究论文也不断在刊物上发表,这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本栏目计划自2020年2月开始,陆续刊登这些名篇教学PCK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我们期待这个栏目能启发更多老师的参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洪流。我们期待这种研究能推进我国语文教育的专业化进程,让我国的语文教育走向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荣维东系西南大学教授、博导,深圳宝安“薪火项目”主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