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项目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石建飞 张福军 刘传明 李爱传 张冬梅
【摘要】本文以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对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提出将大创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创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农业信息化
学生培养方法和模式是高校办学的核心,也是重中之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更加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现如今生产一线的农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吸收信息和转化信息的能力,从基层或生产第一线获取最原始和最真实的研究资料, 以最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农业“基层”的,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等程度不断提高,对于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规的课堂上的通识、专业理论教育外,如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农业信息化人才的方法和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创项目),就是一个为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而设立的科研项目。在大创项目中,学生是项目的主体,作为主持人完成科研项目,通过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独立完成大创项目申报和研究,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挑战和创新、创业能力。如何能够更好的通过大创项目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应从管理、指导和实践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在项目管理上,一个大创项目的顺利完成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项目调研、立项申请、项目执行和项目验收。
项目调研是项目申请前的必要准备过程,通过资料的查询和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要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信息之窗”,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窗口”来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生产实践中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指导老师的启发与引导,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项目申报做好准备工作。
项目申请是大创项目的开始阶段,对应农业院校的学生,在项目申请上要注重发挥学校或学院的优势学科,例如信息技术学院多年的垦区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鼓励学生平时多参与,多了解相应的科研项目,扩宽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前期的培养,申报者在申请过程中才能明确研究目标,找到合理的研究方法,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解和人员合理安排,才能保证项目的申报成功。
项目执行是大创项目的核心,大创团队需根据项目申请书中的研发项目进度表,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此阶段是提高学生技术水平等综合能力的最佳阶段。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协助学生找出应对措施,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可能发生的偏差等。同时,指导教师需定期听取学生工作汇报情况,掌握项目进度,督促学生按照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阶段任务。
项目验收是大创项目的总结阶段。学生依据实际完成情况对所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客观总结,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有技术创新的内容形成相应的论文进行发表或申请专利等形式进行成果转化,最后学生必须完成研究报告撰写,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大创项目各个阶段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分析,能够发现大创项目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都是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生产实践能力。因此,大创项目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廖蓉.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122-124.
[2]周合兵,沈文淮,罗一帆.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4-7.
[3]秦建丽.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学术论坛,2006(9):173-176.
作者简介
石建飞(1975年12月)男,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技术。
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215053)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BC121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