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创设情趣课堂优化思维训练初探
陈兰芳
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寻求结果,对拓展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一、尝试创设情趣课堂,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教学内容适宜是情趣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恰当确定每堂课的教學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创设情趣课堂,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例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说明文的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四年级学生还不能多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从写法方面提问题,更是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呈现出课后题中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从而得到启发:可以围绕内容来提问,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问,还可以从写法来提问。围绕前两个角度提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但什么问题是从写法的角度提问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这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点”。我抓住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几个爱思考的学生说:“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先直接写蝙蝠和雷达的关系,而是先写飞机在夜空飞行?”我立马加以表扬鼓励,并引导他们还可以从作者是怎样写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等角度来提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从写法方面提出一个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直接用雷达做题目?”“课文第2自然段为什么用设问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种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教学点,积极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敏锐性。
二、尝试创设情趣课堂,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情趣课堂需要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训练需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以及探索、发明创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我这样设计:“你们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很多学生举起手。我追问道:“他们的生日是哪天?你是怎样向他们祝贺的?”有学生回答后,我微笑着说:“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学生们开始纷纷回答。此时我顺势引导说:“你们小小年纪就知道回报父母,也许只是一幅画、一枝花、一句问候、一声祝福,但带给父母的确是一份浓浓的爱,更重要的是一份满足。无论你们的礼物多么微不足道,但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最美、最珍贵的礼物。”我的话音刚落,有个学生说:“是的。去年冬天,妈妈在集市上卖菜,手都冻裂了,我给妈妈买了一副手套,妈妈拿着手套都哭了。”这学生说着眼圈竟然红了。也许这个话题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共鸣,有的皱着眉头,有的竟低着头抹起眼泪。所有学生好像在刹那间长大了,懂事了。我趁机鼓励道:“请大家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室里出奇地静,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
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情境,找准了“情趣点”,唤醒了学生的内驱力,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进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尝试创设情趣课堂,挖掘学生的勇于创新精神
创设丰富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尝试创设情趣课堂,引导学生大胆、积极、主动地进入知识的深层,既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驾驭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把文本所描写的情景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实际的情景之上,从而找到与作者思维的连接点,借助这样的桥梁走进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这篇古希腊神话的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借助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进行铺垫和渲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假如你是普罗莫修斯,你的双手和双脚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你会承受什么样的痛苦?想到什么?有可能做些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质疑:“他的肝脏被鹫鹰啄食没了,怎么会短时间长出来呢?他不吃不喝,怎么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然后引导他们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力,这正是本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为了人类的幸福,你在生不如死的恶劣环境下,仍然一动不动,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数不清的白天和黑夜呀,你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度过的?”此时学生脑洞大开,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说出当时环境是怎样的恶劣,把自己大胆地想象成神,思考如何克服难以忍受的痛苦。就这样,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进行联想与想象,学生既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又感受到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足以看出,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挖掘训练因素,让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之上,找到与作者思维的连接点,会发现学生有无穷的创新精神。
四、尝试创设情趣课堂,开辟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掌握知识不是靠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过程,但是知识间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尝试创设情趣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由此及彼,打开知识的眼界,拓展思维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我带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出示这样一个题目:读句子,把画横线的词语和括号里的词语进行比较,想想哪个词语用得更准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抓)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靠)在墙上。”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词的选择性及多样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最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同一个说法可以有多种词语供你选择。教师抓住这一点,大胆让学生尝试:以上括号里的词语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答案有吸、趴、挨等等。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想出很多。而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语?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叶圣陶敏锐的观察力和用词的准确性。实践证明,长期这种训练是思维广阔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总之,情趣课堂以情设境、以趣导学,从学生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成功属于主动探索、勇于创造的人,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是获取成功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