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路径研究
凤建煌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师资队伍的力量,提升专业能力,保证创业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就业指导,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学生创业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159-02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随之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随之增多,但是国家提供的岗位并没有大规模增加,以至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创业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尽管高校设置了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相关高校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各种形式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完善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本文针对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探讨了完善的路径。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师资力量单薄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一般都是各院系的辅导员,仅有少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由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及社会学等专业教师任教的,这就导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教师力量不够专业,加之高校的辅导员岗位并不稳定,每隔三五年都会面临调整,当他们刚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又面临着岗位调整的情况,这样一来,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就略显单薄,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就业需求。
(二)教学内容单一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前,很多的高校创新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设计层面上,以原有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增添了一定的内容,同时,教学内容还向着学业的规划、就业的政策与形势、面试的技巧以及就业材料的准备等方面延伸。但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三、大四年段开始的,这样短期化的教育培训方式无法快速幫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在职场上崭露头角。
(三)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时,还没有开辟第二课堂,仍以室内教学为主,沿用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塑造广大高校学生的理论水平,但往往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很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抵触的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该门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还体现在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方面。实际上,在“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在不同的学年段,进行不同内容的创业就业指导,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当前很多高校都是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学年段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教育,而且部分高校在创业就业指导教学方面,教学大纲并不完善,也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同时还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更没有将该课程贯穿到学生整个大学的生涯当中。这就导致影响了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无法真正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在职场上立刻出人头地。
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力量,提升专业能力
高校需要加强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师资队伍力量,定期对其进行师资培训和教育,对参与创业就业指导的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1]。并且,高校可以鼓励并要求教师通过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考试。通过进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对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明确,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
(二)保证创业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
创业就业指导属于渐进发展的一个过程,需要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并且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虽然高校设置了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全程化、分类别、分层次方面,教学程度相对较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心理指导的教育对象仅仅局限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没有对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开设。因此,高校需要通过以点带面和以线带面的形式,把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率和质量作为目标,进而使学生可以顺利从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从大学生过渡到职业人和社会人。首先可以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需要定期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并且,从学生进入到大学开始,一直到毕业需要进行全程指导,对在校生与毕业生都要实施创业就业指导,进而实现创业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就业指导
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千篇一律,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2]。创建个性化指导体制,注重个性化指导学生,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进而提升创新性与创造性。首先,教师可以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就业指导。其次,教师需要从学业、创业、择业三个方面入手,创建院、系教学管理模式,每个系都需要创建优秀的就业模式,各个专业对学生的群体品牌进行打造,进而获得创业就业的主动权。
(四)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对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对教学任务和目的进行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把创业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大一阶段开始,分阶段分重点的贯穿到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结合不同的阶段,创业就业指导内容需要有各自的侧重点[3]。在大一和大二时,需要把专业教育与结合自身专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内容,在大三时,需要把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指导技能培训以及自主创业、出国、考验等就业形式作为重点内容,在大四时,把创业就业政策、创业就业形式的分析、就业信息搜集、择业技巧、求知准备、职业测评、心理调适等指导与实践训练作为重点内容。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需要注重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案和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向教师进行提问和求助,进而得到专业性的回答。并且,教师需要避免形式化的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方式与方法,可以在时间、精力、智慧方面多进行一些投入,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课堂等模式,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案例分析法进行适当的运用,指引学生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和研究。定期开展专家教授主题报告会,针对创业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此外,需要注重课后的咨询和辅导,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提供给每个学生适当的求知意见与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业就业指导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进而解决学生创业和就业问题。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其是高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并且也是全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高校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创业和就业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和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手段,不断完善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立足于职场,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婷婷,赵武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v.38;No.460(11):92.
[2]孔馨雨.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及举措[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v.1;No.4(04):65-66.
[3]程恩思.创业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v.5(3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