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舒少泽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是要达到使学生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行为指南,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一)由灌输式的教学向灌输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转变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以课本、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了传授知识,不重视或者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劳神费力,学生听得乏味,学生听课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故而去死记硬背,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启发式教学,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领会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三反者不复教也。”启,是教师的开导,使人有所觉悟;发,是经过教师开导后,学生对不清楚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没有教师的启,就没有学生的发。孔夫子的意思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能调动学生去主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最终获得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其智力。

    正确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必须注意:(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始终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2)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本原理,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具体的现实问题。启发式教学可贯穿于任何具体教学方式或方法之中。如以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的方式将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其中。课堂讨论的题目紧密结合实际,用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讨论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指出某一原理的现实指导或借鉴意义,启发学生思维,开发智慧,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上看,课堂讨论要注重搞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如何抓好重点、难点、热点,针对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展开讨论;二是在讨论中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三是如何引导学生敢于发言、辩论,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四是教师怎样精练地做好讨论的总结。

    (二)由理论的专题讲授向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相结合的转变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贯彻这一原则。(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即内容的抽象性、语言的规范性和效果的深远性。这些特点往往使学生觉得深奥难懂。因而,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就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联系起来,用事实来说话而又以理服人,用事实验证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我们应该注意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把握学生的思想理论实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同感和用理论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3)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规律决定了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解决的是立场、观点、信仰问题及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准则,制约着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揭示了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揭示了科学思想体系,正确的世界观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而自觉形成,不能通过盲目的经验的方式自发产生,这是科学思想、正确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课堂上理论讲解首先在内容上要讲要点、讲重点和难点。所谓讲要点,是要细致地讲解教材的理论脉络,其纵向是每章讲到,其横向是章节目讲到,使学生把握理论逻辑体系的完整性。讲重点,如在政治经济学中,是着重突出讲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从而正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讲难点,是以多种手段讲清讲透深奥的理论问题,使学生领会掌握。其次,在讲授理论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理论与当代实际的结合。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并不是简单的把某一理论与实例相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举例是一种形象说明事物本质的方法,二者有很大区别。不可否认,举例说明原理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因素,有时也确实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举事例的确反映了现实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但一般情况下,举例只是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通俗地说明原理内容,并没有分析重大的社会问题及其在意识领域中反映的思想问题。如果将二者混淆,不仅容易使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产生误解,而且会产生错误的导向,使学生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就是一些简单事例的堆积,这既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利于引导学生面向实际,把理论作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思想武器。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相结合

    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方法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力的初级实践,而走向社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则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一种更高级实践。过去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就行,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这种状况造成了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社会实践和调查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理论联系实际不只是在课堂上举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使学生置于现实生活中去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要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我认为: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即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2)实效性原则。提高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疑点和重点,同时配以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3)时践性原则。社会实践活动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其次,组织社会实践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正确处理实践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正确处理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关系。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以来,特别是在教学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上述三个方面只是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我认为:“方法的基本问题是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实效性,教學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