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国语教材同译词产生的原因
【摘要】外国语教材在译释生词的时候,常常将两个或多个外文单词对译为汉语中的同一个词语,这种同译方式极易导致学生在使用时产生偏误。本文对这类同译词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大体可总结为词汇本身的原因、民族文化的差异、翻译的影响以及母语和目的语负迁移这几方面原因。
【关键词】外国语教材;同译词;词汇注释
【作者简介】金美辰,北京语言大学。
一、引言
外国语教材在译释生词的时候,常常将两个或多个外语单词对译为汉语中的同一个词语。造成外国语教材词汇注释部分同译词出现的原因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在这里,笔者将同译词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概括如下。
二、词汇本身的原因
1. 同义词的原因。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存在大量同义词,同义词之间在语义上完全相同或是相近,只是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异。这些词汇在译注为汉语时,由于语义相近而被译为相同的汉语词汇。有些词具有多个义项,被译释为汉语时就会被译注为相同的汉语单词,这样具有相同汉语注释的词也就形成了同译词。也就是说,由于同义词的原因导致的同译词是指两个或多个外语词具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语义,只是具体的使用方法有差异,在教材生词注释时被译为同一个汉语单词。比如:“je-il”和“ga-jang”,他们都表示‘在某一限定范围内第一的、顶端的意思,但是“je-il”可以做名词用,“ga-jang”却不可以;“i-il”和“i-teul”都表示“两天”的意思,但是数词有一些使用上的限制,比如“il-bag-i-il(两天一夜)”不能说“il-bag-i-teul(两天一夜)”;“mal”和“mal-sseum”都表示说话的“话”,只不过“mal-sseum”用在表示尊敬的场合。以上均属于同义词原因导致的同译词。
2. —词多义的原因。由一词多义原因产生的同译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其中一个义项和另一个词的义项相重合,在汉语注释时形成一对同译词。比如“gi-sang-ha-da”和“il-eo-na-da”都被译为“起床”,这两个单词在“起床”的义项上有重合,形成一对同译词。但是“il-eo-na-da”除了具有“起床”的义项外还具有“起、扬起”“发生、爆发”等义项,例如“meon-ji-ga il-eo-na-da(扬起灰尘)”和“jeon-jaeng-i il-eo-na-da(战争爆发)”。又如“sseu-da”和“deul-i-da”,在表示“花費时间、力气”上两者具有重合的义项,形成一对同译词,被译为“花费”,但是“sseu-da”又有“使用”“写(字)”“佩戴、戴(帽子)”等多个义项。
三、民族文化的差异
同译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之间的民族文化差异。例如东方国家重视儒家思想,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上,有的语言甚至比汉语还要体现得明显。比如虽然有“nu-na(男性称姐姐)”“yeong(男性称哥哥)”的称呼,但是对于年纪比自己大的人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上司、教授、前辈等就得称呼“nu-nim(姐姐的敬称)”和“Hyeong-nim(哥哥的敬称)”;对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或同辈同级的人可以用“mal-ha-da(说话)”“meog-da(吃)”,对于上司、长辈要说“mal-sseum-ha-da(说话的敬称)”“deu-si-da(吃的敬称)”或“jab-su-si-da(吃的敬称)”。实际上,在汉语里也有用“用”来代替“吃”的敬语法,但数量相对较少,在教材中也没有体现出来。
其他国家的语言在对外来语的态度和接受度上和汉语相比也有所不同。在历史上,一个国家如果曾被多个国家侵略,就会被动地多次接受多民族文化。又如半岛国家,交通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和其他国家的人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往来。由于这些原因,文化上的接受度就会比较高,这会体现在外来语的活跃使用上,同样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从接受度的角度来说,如果是表音文字,比起汉语的表意文字,只要听到声音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照着说出来,更便于吸收外来语。举例来说,“seong-ham”和“i-leum”都是“姓名”的意思,“seong-ham”是受中国影响借用汉字的汉字词,“i-leum”则是在本土形成的、纯本地的语言,被称为固有词;“nol-i”和“ge-im”都是“游戏”的意思,“ge-im”是根据英语单词“game”的发音音译过来的英语外来词,“nol-i”则是固有词。
四、翻译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外语词汇,教材在编制时做了大量的词语译释工作。但是教材编写者可能没有意识到,不准确不恰当的译释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学习,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误导他们对词汇的理解,诱导他们在使用时发生偏误。
单词的翻译并不是简单地用单词替换单词,而是词汇间的语义转换。如果是两种完全相异的语言系统,两种语言之间除了极少数名词和术语以外,意义完全对应的情况就不会很多。外语教材在给生词尤其是同译词进行译释时,采用的是“求大同舍小异”的处理方式,以基本意义表达为主,通常容易忽视两种语言词汇间复杂的对应关系,缺少必要的限定和解释,甚至存在误译错误。在教材中,单词的翻译并不应该是简单地用单词替换单词,而是两种语言的词汇间的语义转换。
五、母语负迁移
阿尔泰语系属于黏着语,黏着语与作为独立语的汉语在语法体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辨析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同译词时应注意母语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Robert Lado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所谓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相似点越多,两种语言之间就会产生正迁移;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越大,母语就会严重干扰目的语学习,这时候产生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对中国学生来说,在学习外语之前,其母语即汉语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他们的思维与记忆之中,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借助母语来记忆单词,先将单词翻译成汉语,然后记忆。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同的外语单词有时可以翻译成一个汉语词汇,即同译词。这样的情况就会产生混淆,例如“teul-da、kyeo-da、yeol-da”都有“打开”的意思,“gam-da、ssis-da”都有“洗”的意思,“ib-da、sin-da”都有“穿”的意思,等等。
六、目的语负迁移
如果说母语的负迁移体现在误用上,那么目的语的负迁移则体现在目的语规则的过度使用上,这也是二语习得中常出现的现象。随着单词量的增加,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不断出现,在其对译词相同的情况下,学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某个意思,一下子可能想不到恰当的词语,或者记忆中虽有几个可以表达这个意思的词语但由于害怕出错会选择一些最早学习的、简单的或有把握的词语来表达。这时候学习者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迂回策略”,用一些熟悉的、简单的、意义相近的词或短语来表达这个意思,以此来弥补记忆的不足。这样虽然勉强达到了表述意思的目的,但由于意思表达得不够准确,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J.C.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译本穆雷译)[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2]冯庆华.翻译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翻译,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