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跑出中江“加速度”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中江县创新机制,狠抓改革落实,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中江“加速度”。

    坚持科学规范,抓改革落实机制

    中江县全面推行抓改革落实的“五个三”工作机制,用制度固化的形式,推动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

    ——抓实“三个主体”。 细化实化县委深改领导小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三个“主体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责任清晰、任务明确、人人有责的改革機制,确保所有改革事项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促。

    ——建好“三个方案”。建好总体实施方案、专项对接方案、年度计划推进方案,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通过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严格落实定期对方案、看表管理、归类指导和结项验收,确保改革任务按进度和节点有序推进。

    ——突出“三个抓手”。按照“改革要多出经验、多出亮点”的要求,做实做细改革试点、经验总结、宣传引导,带动改革整体推进、纵深突破。

    ——强化“三项督查”。按照“月月查计划、季季保进度、全年超预期”的工作要求,完善督查方式,着重一线督查、示范点督查,确保“以督查促落实、以考核保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建立“三项制度”。建立全覆盖的改革考核制度、鼓励创新的改革激励制度、严格的改革追责问责制度,确保改革常态长效。

    坚持深化改革,县域发展成效明显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中江高新区、成德工业园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2016年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德阳市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9:42:31.1,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主导地位。32家重点企业录入四川省上市(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已有8户企业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工业企业新授权专利209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的比例同比上升23.4个百分点,专利“含金量”显著提升。

    ——农业经济稳中有进。以“两园”(中国芍药生态养生园、中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龙头,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新增“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8个,新申报绿色食品2个,成功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中江全域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全县农民合作组织达703个,被省政府列为四川省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实施“全民触网、全企入网”,建成标准化农村电商服务站449个,2016年电商交易额9.035亿元,连续三年年均增长133%;制定58项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中江县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其中18项已上升为新的省级标准,“中江丹参”“中江挂面”“中江白芍”等品牌被《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典》收录,中江县被列为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加大中江旅游项目包装力度,精心举办“芍药赏花节”“太安桃花节”等旅游节会,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8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575亿元,同比增长25%。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抢抓成德同城化发展机遇,积极承接成都地区产业转移项目50余项;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中国供销(中江)世界绿谷博览城项目、光大集团城乡一体化投资项目以及川能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四川中烟印刷包装生产项目等一大批高质量的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建设,全年共引进国内市外到位资金70.1亿元,着力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全县外贸进出口达8400余万美元。

    ——城乡建设齐头并进。围绕“一主一副一区多点”发展布局,高效推进省级“多规合一”平台建设工作;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7.12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7.63万,全县城镇化率达38.92%;积极开展百镇试点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兴隆·辑庆工业新城,仓山、龙台等区域中心镇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争创“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镇”;积极推进“四好”新村建设,打好“组合拳”,设立总额为1190万元的四个扶贫专项基金(医疗救助基金、贫困学生资助专项基金、临时生活救助基金、扶贫贷款担保补偿基金),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如期完成年度2.5万人的脱贫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县域发展“加速度”

    ——切实抓好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政策兑现难等问题;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限改革,加大中江经开区和成德工业园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大力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X”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程代办”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以财政支持“小资金”撬动企业创新“大投入”,用好工业、农业、服务业各1000万元的发展专项基金,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企业实施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创新项目提供强力支持。

    ——切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1+5”工作方案,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实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项目,实施工业节能节水项目;落实公积金、税收、补贴等支持政策,降低商业用房消化周期;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率,严防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切实推进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要素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成本下降;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短板。

    ——切实抓好县域经济特色发展之路。加快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做强电子器件、食品医药、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打破单一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着力培育特色农旅、文旅小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返乡人士创业园、成德合作精品园、生物食品产业园建设进程;围绕“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总体目标,以污水治理为突破口建设美丽中江,建立完善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