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学劳动技术基本功训练的家庭劳动教育实践

    南星

    

    

    

    [摘? ?要]依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参考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可通过家庭劳动促进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中基本技能的练习。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还能使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乐趣,感受学习、生活与劳动的关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劳动教育;家庭劳动;劳动素养;操作技能;基本功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养、开发潜能、促进思维发展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技术性和创新性较强,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突出技术实践与技术创新的课程。在此,将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下,利用家庭劳动的机会,帮助初中生巩固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养。

    一、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中常见的操作技能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主要通过木工、金工、电子技术等内容,以不同的工艺种类为载体,实现多个与技术素养相关的教育目标。这些目标包括:了解生产,发展对材料、工具、仪器设备的识别、选择和使用等能力;体验解決劳动技术问题的过程;增强从事技术实践活动的自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养成注意安全、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例如,木工有三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刮、剌、凿。其中“刮”是指用刨子、刮板等工具对木材表面进行平整、塑形等操作;“剌”是指用锯、刀等工具对木材进行分割操作;“凿”是用锤子和凿子等工具对木材局部进行切断与去除。金工操作也无非是这些,只不过针对的材料不同,选用的工具和加工力度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操作。电子技术一般不需要太大的操作力,但是个精细活儿,相对更安全一些,但也有其独特的复杂性。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大多只能简单体验,无法充分练习,更无法熟练掌握动作要领,不能自如运用。为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可以考虑把劳动技术与做家务联系起来。

    二、家庭劳动与劳动技术的关联

    家庭劳动中可以分解出很多与劳动技能基本功相关的动作,通过家务劳动练习劳动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触类旁通的能力。以下将结合擦桌子和挫削的例子进行说明。

    1.擦桌子的动作分析

    擦桌子时,手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是如何用力的?污物去了哪里?擦桌子的方法很多,每人的习惯也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把脏东西去除。笔者观察、体验并归纳了3种擦桌子的运动轨迹(见图1)。其中,直线上的箭头代表手的运动方向;矩形代表抹布,上面的箭头用于区分前后。

    一是单向式。用抹布从一个位置开始,从起点擦到终点,提起抹布回到起点,同时偏移一个距离,再重复与刚才平行的擦拭路径。擦拭时需要将抹布按在桌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回程提起抹布不施压力,污物一部分粘在抹布前端,一部分移动到擦拭终点,中途遗撒少。

    二是往复式。抹布始终被压在桌面上,以“之”字形路径运动。推出时,抹布前方朝向其前进方向,回程时,抹布后方朝向其前进方向,污物堆积在抹布前后两侧,在往复擦拭时,抹布的运动后方会有遗撒,需要二次补擦。而二次补擦通常会采用单向式的轨迹。

    三是混合式。与往复式类似,抹布始终被压在桌面上,轨迹类似脉冲波形。重点是随着路线变化,抹布的前端总是转向其前进方向,使污物堆积在抹布前方,中途遗撒少。这种路线与姿势有点儿像收割机。

    以上三种方式对比,单向式的擦拭效果好,清洁度高,但效率较低;往复式速度快,但清洁度较低,往往需要二次擦拭;混合式清洁度高,效率高,但小心地转向并保持方向会影响擦拭速度。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工业操作技能涉及的动作与家庭劳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在家中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与体悟。

    2.锉削动作分析

    (1)站姿。锉削时,人要保持正确、松弛的站姿,这样更易于发力,且状态稳定、不易疲劳、动作灵活,有利于保证安全。如图2所示,身体居于台虎钳轴线左侧,与轴线成45度角;左脚迈出半步,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左脚与台虎钳轴线约成30度角,右脚与台虎钳轴线约成75度角;左膝微曲,右膝绷直,略成弓步,身体略微前倾,重心主要落在左脚上。

    (2)手部推拉动作。刨削、锯割、锉削等基本动作,都是工具向前推出时施加压力进行切削;向后拉回时稍抬起不切削。也有个别情况相反,但一般都是其中一个方向切削,相反方向不切削,这与单向式擦桌子很相似。

    (3)身体律动。人的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才能轻松、省力、高效地做事。在劳动过程中,身体应根据发力情况,进行有规律的活动。

    仍以锉削为例(见图3、图4)。在锉削时,如果完全靠手或手臂发力,很快就会疲劳,且操作稳定性较差。因此,实际发力应该从脚部开始,后脚蹬地,将力经腿、腰、肩、肘、手,最终传到锉刀上。且手臂应尽量贴紧身体,防止左右摆动。初始时,身体稍微前倾,与竖直方向约成10度;推锉开始,在锉刀的前1/3行程,身体加大前倾约至15度,同时带动手臂及锉刀向前运动进行锉削,此阶段是为了让锉走起来,以推为主,以削为辅;在锉刀的中间1/3行程,身体继续加大前倾约至18度,同时手臂向前伸展,增大下压力,加强锉削;锉刀的后1/3行程,继续锉削至前方手臂接近伸直,适当加大锉削力度,同时控制锉刀的平衡,防止其翘起,走完锉削的最大行程后,身体回到15度;最后,双手稍稍抬起锉刀,手臂收回,贴紧身体,将锉刀拉回初始位置,身体恢复到10度倾角。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锉削周期。图5是这个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刚开始练习时,在图中的各个转折点,可能会很僵硬或不自然;通过练习可以逐渐找到节奏,做到张弛有度,这时安全性、速度、工作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科学操作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安全。如锉削时若身体前倾角度过大,身体容易失衡,可能造成晃动,甚至撞到工具或工件上,发生危险,亦可能导致动作缓慢或吃力,不能很好地控制刀具,降低锉削质量。

    三、在家庭劳动中训练劳动技能的方法

    1.擦桌子法

    找一张较高、较长的台面,比如餐桌或厨房料理台。使用单向式擦桌子时,可假设站在工作台左侧。站姿与锉削相同,身体斜朝台面,微弓步;右手贴靠身体,将抹布按在台面上,左手拉住抹布前端;擦拭时,右脚蹬地,驱动身体加大前倾,带动手臂及抹布向前运动,进行擦拭;前推过程中,手臂逐渐伸展;快到末端时,身体在阻力的作用下回退,而手臂继续伸展至几乎完全伸直,达到擦拭末端;双手将抹布轻轻抬起,身体继续后退,带动手臂回收,直至初始位置。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锉削式擦拭周期。

    擦桌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站姿。两脚距离根据擦拭行程灵活调整。如果台面较短,两脚间距就近一些,如同锉削;如果台面较长,两脚间距就远一些,就像锯削;如果台面很长,两脚间距就要再远一些,就像在刨削一条长木方一样。相应的动作幅度也要有所变化。二是用力。在擦拭时,要用身体带动手臂,而不是只用手的力量,甚至用手拉身體;要利用身体的整体运动保证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利用身体自身的重量增加操作力,减少手臂的疲劳。三是动脑。用身体操作,还要用脑思考。要尽量体会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动作要有韵律感,可以唱着歌、听着音乐找节奏,保持快乐的心情。四是路径。为了使动作熟练,可以在同一路径上反复练习;为了获得成果,可以每个擦拭周期平移一个距离,直至完成整个台面的擦拭。相邻两个擦拭周期间平移的距离要小于一次擦拭的宽度。比如一次擦拭覆盖10cm宽的台面,下一次擦拭可平移7cm距离,保证擦拭路径覆盖整个表面,防止遗漏,这与数控铣床的加工特点相同。五是有度。弓满易折,月满则亏。劳动要有度才能避免损伤。比如站立时两腿微曲,前推时手臂的伸展程度要在肌肉能控制的范围内,否则容易造成关节损伤。控制是工作质量和劳动安全的保证。比如,身体送出去却收不回来,可能会伤到自己或周围的人,或使工具、工件受损等。六是收尾。在劳动的最后,要将各次擦拭的末端擦净。训练的重点是掌握整体操作节奏。

    2.洗抹布法

    擦拭完毕或中途需要对抹布进行清洗。这就引出了一项新的训练方法——搓板训练法。这个训练更强调“重去轻回”的操作特点。脏抹布直接用手揉搓,很难洗干净。搓板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易打理的清洗工具。利用洗手池加小搓板,可实现一种廉价高效的组合。

    选择轻薄且韧性好的塑料搓板(见图6),将搓板卡在池边上。站在搓板正后方;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一只手在板上揉搓抹布,另一只手扶住搓板后沿固定。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体会“重去轻回”的感觉。重去容易,若不能轻回,搓板会跳起,可能夹到手,还会把池子里的水溅起来。这就需要慢慢找巧劲儿。动作要领是:抓住抹布用力沿着搓板下推;推到末端后,稍稍抬起抹布收回,减小抹布与搓板的压力及摩擦力即可,防止溅起水花。此时有可能引起搓板晃动,要注意双手配合,达到“板随人动,人随板动”的动态平衡,熟能生巧,慢慢地扶板的手会越来越轻松,整个身体也会越来越轻松。

    四、家庭劳动教育分析

    事实上,在现代家庭中用搓板洗抹布这样的劳动很少。这固然有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设备丰富、一次性产品廉价等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导向的偏离。很多人认为手工劳动是“低级”劳动,是劳苦的表现,把家务交付给机器、职业家政或维修人员。在必须自己处理一些家务时,也常感到闷闷不乐。但家务劳动中其实有很多乐趣和科学道理,专注地投入家务,会激发出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感受到家庭生活和人类社会的美好。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家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还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即便学生只是为了“要完成劳技作业”而帮忙做家务,也会使那些舍不得让孩子受累的家长重新思考劳动教育的意义。

    除了本文所举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活动与工业生产有类似的操作。比如家庭做蛋糕用的裱花转台与做瓷器的拉坯机很像,与车床的旋转切削原理也是一样的;厨房常见的电动打蛋器与电钻有异曲同工之妙,装修时和水泥的搅拌器其实就是个大号的“打蛋器”。

    此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所有劳动技术中的操作,都针对具体的操作对象,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考虑劳动安全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以及善后保养。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劳动,都需要练习控制好自己、工具和操作对象,才能得到理想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2]施迎春,等.钳工操作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

    [3]《职业技能培训MES系列教材》编委会.钳工技能[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