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推进指导课的有效实施
唐晓燕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公民意识”写进党代会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课题,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10年8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也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公民教育实践尚处于启蒙阶段:一是学生公民意识的淡薄;二是缺乏公共精神。加强公民教育,树立公民意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那如何调动学生关注公民道德教育,树立公民道德意识,完善学生所必需的公民道德呢?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推进指导课堂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实验研究,加强学习,增强教师、学生探索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
通过实验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学生认同公民身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同时有计划地组织相关教师集中学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推进指导课堂教学”相关资料,引导教师关注国内外教育评价发展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实践活动和行动推进指导课整合的最佳方法。提高教师开发、设计、实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推进指导课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增强教师、学生探索公民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切实提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推进指导课堂的实效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往往存在只重视课外实践不重视指导课的弊端,导致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浮在表面,没有深入开展,无法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三方面循序渐进地逐步构建:一是探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推进指导课的教学环节,确立学生实践活动保障机制,确保课堂扎实高效。二是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行动指导课型”进行细致研读和论证,对行动推进指导的内容、组织方式、實施流程等开展专题研讨,切实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三是进一步探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行动指导课的实施流程和组织策略,打造精品课例。
三、交流研讨,形成本校特色行动推进指导课堂
为了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学校每月举办一次课题研究情况交流会,进行研讨、课堂指导、开展论文点评等活动,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答疑解惑、取长补短。从而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学校教学特点开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新课型,例如:《全民阅读推进》《校门口交通管理》《向蓝光辐射说拜拜》《餐盘中的蔬菜》等公民教育行动,通过调查问卷、问题聚焦、研究方案、课堂指导、行动推进、模拟听证等几大环节的有效组织与实施,形成我校特色行动推进指导课,切实提升了教师的研究与实施能力,提高了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