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韩晓春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找出就业难的原因并加以思考分析,从而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
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相对优秀的一部分年轻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绝大多数来源于这个群体。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一根牵动千家万户的中枢神经。大学生是否就业或者就业好坏更是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但是自1999年延续至今的高校扩招政策,毕业生日益增多,而全球经济又面临衰退,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大学生就业持续遭遇“寒流”,已经引起中央高层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
2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给中国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3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3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3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为啥沦为“鸡肋”,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难道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已经供大于求了吗?难道中国大学生不是人才了吗?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就业难?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走出就业难困境。
3.1高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原本的教育体系分技校、中专、大专、本科,再上去就是硕士、博士了。这些不同的院校毕业的学生流向不同的就业岗位,读什么学历就什么业。但是高校扩招政策一出来,什么技校、中专、大专一股脑儿全部升级为本科院校,使得高校为了招生满额,不得不一再降低入学门槛,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普遍降低,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虽然已经停止了扩招,可扩招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当初制定政策的教育界专家可能太急于提高我国本科毕业生的比例,想与国际接轨,所以没有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扩招会增加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必然提高他们的就业预期;大学教育投入费用高,迫使学生和家长将择业放在首要位置考虑,不仅要经济效益好,更迫切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这些愿望都无可厚非。因为在很多家长看来,考进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非得找个体面地工作才算就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进一步增加就业的压力。反之,如果他们按照成绩各自进入技校、中专、大专等院校的话,那么也许就会降低就业预期,也能够更从容地就业。
其次,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供需失衡。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加上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另外,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系统性差,动手能力不强,难以应对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各种要求,比如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所以现在很多本科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纷纷回炉去技校学技术,从而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3.2社会企业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业市场太单一,就业环境缺乏公平公正。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65%-80%的劳动者在其中就业,那么这个国家的就业市场才是健康发展的。而我国的情况是中小企业太少,不能为广大的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国家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它们能健康发展,为就业市场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很多阻碍,比如性别歧视,有的单位或者岗位只需要男性劳动力;比如名校效应,一些好的企业或公司非985或211高校不要,导致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虽然有真才实学也遇不到伯乐的尴尬境地;还比如学历歧视。调查显示,43%的人曾遭遇过“学历歧视”。
其次,就业市场环境不够公平、公正。国家和政府部门亟需制定相关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性支持;用人单位亟需进一步规范就业环境,为大学生弱势群体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第三,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导致大学生望而却步。一些私营企业目光短浅,心态浮躁,不仅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更别说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了。为降低成本,在做满试用期以后就以各种理由不要毕业生,把大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所以大学生不愿意去私企就业也是理所当然。当然,好的私企大学生也是趋之若鹜的,关键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需要合理的用工制度和发展空间配套的。
最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裁员潮加剧。面对全球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利润下滑,为控制成本,企业最优先考虑的就裁员和减薪。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严峻程度。
3.3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的就业定位不够客观理性。通俗地讲就是学生究竟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定位会直接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人能不能找到工作。比如有的学生毕业的院校名气不是很大,学历也不太高,能力也不是很强,可求职时却对薪资、对单位要求却很高,这就很难实现马上就业。定位是影响学生就很重要的因素。所以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定位就要客观理性,适度调整,不要过早给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比如现在有点职业规划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来评定适合做什么职业,过早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有的不靠谱的还会根据学生的星座来规划学生的职业,这些都会对学生造成束缚,不利于就业,造成毕业就失业,很不可取。一个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客观地对待外边的环境,客观地对待自己未来的发展才是大学毕业生的可取之道。
其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不够强大。何为就业竞争能力,简言之就是员工适应企业需要的能力,而能力恰恰是决定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点。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即是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愁的是有没有从事这个职位的能力。所以无论就业竞争压力有多大,就业有多难,核心的问题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了解社会职业的需求状况,不要把自己的思维都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上。
最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还没准备充分。心态主要反映在就业面试环节。心理素质弱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时会有心理障碍,临场发挥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影响面试官的第一印象。举个例子,如果学生到一个单位去面试,发现有来自知名高校如北大清华的面试者,而自己却是二流高校的学生,想着面试官肯定会另眼看待,那么可能心理上就会先败下阵来。这种求职环节的微妙心理因素也会直接影响面试的成败。所以在面试时整个的思维情绪不能乱,用自信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4大学生就业难对策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最近几年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怎么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多方努力。
4.1高校应不断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学生。
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应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为导向。高校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与社会及企业的需求相匹配,不能盲目培养人才,否则走出去的毕业生就会因缺乏市场需求而找不到就业岗位,形成结构性失业。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各种人才;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从而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择业技能,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4.2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企业应放远眼光。
目前国家对高校的调控只是体现在教育规模方面,而对专业结构没有过多调控,导致各高校在专业选择方面大同小异,专业雷同。比如本来由于市场需求而设置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吸引了很多学生来报考,结果导致供过于求,反而无法就业,成了冷门专业。所以国家对高校专业结构方面的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用工信息,也让用人单位容易招聘到人员,国家应建立全国权威性用工信息网及远程招聘和应聘机制,从而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和企业的招聘成本,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规范健全市场机制。
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入职场,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肯定欠缺的,如果录用那么用人单位势必对其进行能力培养的投入,万一投入了结果最后学生又跳槽,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资源。所以为了节约成本,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大多数企业只想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录用后能很快投入工作。其实企业的这种做法是目光短浅的一种行为。大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工作充满憧憬,如果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加倍珍惜,心怀感恩,努力工作,好好表现,为企业尽心尽力的。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员工频繁跳槽,多数是由于企业比较苛刻过分的要求员工的结果。如果企业充分信任员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的话,相信员工是舍不得离开这么好这么有吸引力的单位的。所以企业应把眼光放远,改变用人观念,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留在身边,增加企业的新鲜血液,相信不久的将来肯定会给企业带来效益。
4.3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范。法律素质是人们掌握好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在21世纪的今天,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尤其要注重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好价值观。其实现在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优秀品德及就业心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责任感、责任意识,职业素质及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想的可能恰恰相反,这就导致供需双方背道而驰。
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等。就业竞争力包括很多要素,如知识结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主席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有创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勇于到基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勇于创业,以缓解就业难困境。当今社会需要能适应社会企业的综合性人才,大学生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加强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学习新技能,方能在这个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坚定信念,成功迟早会来到。
4.4它山之石: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带来的后果正如目前我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一样,同样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政府的做法一般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或者直接创造就业机会;或者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减免措施鼓励企业雇用青年失业者;或者通过减免大学生的贷款鼓励他们去落后地区以缓解就业压力。学校的做法就是开设与企业需求紧密相连的专业,平时注重广泛联系企业,为大学生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5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个关系政府、企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系统工程问题,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走出大学生就业难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教育体制、用人机制,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