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视域下的文言教学

    王瑾

    摘 要:避免盲目以知人论诗代替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在文本细读视域下,从语言本身找到关涉“闲人”含义的切入点,方能原汁原味的感知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细读; 文言教学; 记承天寺夜游

    中图分类号:G633.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014-001

    一、

    顾黄初先生认为,文言教学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何为“有生命的东西?”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随机挑选的教案来看,都在探究“闲”的含义。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发现一个共同之处:讲述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至当时荒凉的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因此成为被闲置的人。但他仍有“闲情”庭下散步,欣赏月色。可见“闲”是指“闲适”的态度。

    在看似正常的思路里存在一个重要问题:以被贬的“抑郁不得志”心境作为教学角度,即便脱离文本,也能理解“闲”的含义。但,语文教育是语言的教育,课堂教学应该围绕语言本身,避免作者经历的先入为主。“文学文本只是作家的这一次、这一刻、一刹那的体验与表达。[1]”因此盲目地用作者本身经历代替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容易忽略对文本本身语言的探究,从而无法走进其文本的精神内核。

    二、

    《记承天寺夜游》85字,字字珠玑。教师应当在文本中寻找切入点才能原汁原味地感知文本。

    此次的切入点,聚焦书下的第一个注释: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导语如下:承天,就是“顺天承运”的意思,在古代,承天寺遍布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有银川承天寺、闽南承天寺 ……与那些古寺名刹相比,湖北承天寺的规模似乎不算什么,但它却最负盛名。是因为曾经这里月光如水,宁静悠远,苏轼夜游。之所以选择承天寺这一切入点,源于苏东坡主张在写作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2]。换句话说,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宁静心悦的文章源于他的心境,也源于当时的环境。月光如水,古寺寂静,心境透彻,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这篇佳作。确定承天寺为切入点,就是将文中的典型环境突出出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短短20多字,内容丰富。元丰六年,书下注释: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古往今来,被贬的文人很多,被贬的诗句也很多,比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再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皆是抒发贬谪的苦闷抑郁。时间磨人,距离当初狼狈不堪地来到黄州已经四年。那么这四年苏东坡的心境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继续往下看。十月十二日,农历十月十二日,月亮必定又大又圆,月色极好。夜,解衣欲睡。入夜以后,便准备休息。这是很好的一个提问点。若是问学生入夜以后干什么,一定没有答案是立刻睡觉。官员处理政务、商人算账、学生学习……而被贬之前的苏东坡,是个喜爱热闹、交友甚广的人。然而在被贬之后,一入夜,便只能睡觉。这倒是应了《卜算子》里的那句:缥缈孤鸿影。若说从“夜,解衣欲睡”还不能充分展现苏轼难言的孤单寂寞,那么下一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就更值得推敲了。怕是没有人仅仅因为月亮照进窗户,便兴冲冲穿衣起床。这“欣然”二字,足见苏轼当时的欣喜。除却他本身爱月的事实,还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让他能一见月色便兴冲冲的起来?在苏轼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道出了缘由: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被贬之后,曾经的朋友不但不来信,甚至也不回信。然,这一晚又大又圆的月亮就这么直接的、毫无保留地照进他的窗户,孤独已久的他着实应该兴奋。

    带着与东坡共通的喜悦,继续往下读: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何许人也?书下注释: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借居承天寺。且不说张怀民为何而贬,就说这“也被贬到黄州”就生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寥寥几句,将月下之景写得很空灵。句中有两个比喻:月色如积水、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月光如积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由于堵塞或未能排出而积聚的水。因此,积水从形态来看是静止并非流动的,是有厚度并非薄薄一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澄澈宁静的空明之景荡涤了他心灵的尘垢。其二,将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也是不常见的比喻。《现代汉语字典》:藻、叶状体;荇、略成圆形。恰与竹柏的形状相似,这两个精妙比喻印证了此刻的苏东坡正沉醉于空明的月色之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苏轼在经历刚刚沉醉月色,如梦初醒后发出的感慨。如此美景,独自己与知己欣赏,东坡那洋洋自得的模样仿佛跃然纸上。

    三

    讲课到这里,学生必定随着语言牵引走进苏轼笔下的空明之景、欣喜自得的氛围中。此时,教师峰回路转:“夜,解衣欲睡”时的“寂寞沙洲冷”似的孤独是否真的被苏轼自己营造的那番“积水空明”之景冲淡呢?答案是否定的,他拼命掩饰的孤独与压抑都藏在了“闲人”二字之后。所谓“闲”,与“忙”相对,那么“忙人”都在忙什么?为生计、为权力、为钱财、为名誉……那么苏轼的“闲”又是为何而闲?

    是因为即便是被贬后门庭冷落、孤獨寂寞也会有“月色入户”的欣喜,是因为即便是与以往友人毫无联系也会由于张怀民“亦未寝”的满足,是因为即便是身处荒凉的黄州也会在自己营造的那番“积水空明”之景的沉醉。他的“闲人”远不是指单纯的被贬后无事可做的人、知足常乐闲适的人,他所追寻的是“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者”这样的大智慧。因此苏东坡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面对着被贬后的失落、孤独、压抑、嘲弄,依旧可以叹口气,然后抹一把脸,继续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文论危机和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12(5)

    [2]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