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王蕴波,孙影娟,景宏军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竞争需求,成为了高等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研究的问题。在具体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通过对其教育平台的搭建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的研究,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以鼓励学生拓宽基础、强化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创业技能;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3-0065-03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均将提升竞争力的注意力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而这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可以看到各国纷纷开展创业教育,以此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并将其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2010年10月,我国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发布,最高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指引,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路径,为了贯彻这一重大战略,就要实现两方面的转变:第一个是创新要由低水平向高水准转变,第二个是创业也要有低层次向高水平转换。但是,创业是一项长期艰巨、同时又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讲,进行科技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的创业活动则显得难度很大。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是浙江省,但其成功率也不过4%,其他省份的成功率则更低,例如:广东省为1%,而河北省只有0.3%,这都大大低于全球大学生创业20%的平均成功率。所以,摆在国内高校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必须要深入学习、全面借鉴国外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从而培养出大批有创新能力和创业可能的实用性人才。

    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与创业教育均作了一定的研究。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Raymond J·Jones、Craig L·Mayberry和Michael H·Morris(2011)借用了创业研究领域中的“创业导向”理论,应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开发出了社会创业导向这一核心概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前因”和发展前景等“后项”,这一研究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指引了社会创业研究发展的未来动向。[1]Jay Weerawardena(2006)应用社会创业内在维度理论和扎根理论方法,深入分析了 9 个社会创业案例,探索性地考察了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为等因素对社会价值创造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社会使命、可持续性和环境动态等因素对社会创业的制约作用。盛南(2009)从组织社会化变革的过程出发,[2]应用社会嵌入理论和结构行动理论,着眼于企业的社会创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系统研究,这一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丰富了企业社会创业概念的核心内涵,提出了“社会创业导向”这一概念;二是探索了“社会创业导向”的来源,明确界定“社会创业导向”的形成机理;三是研究了“社会创业导向”对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构建了“社会创业导向”的效能机理。[3]

    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国外高等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形成了多种教育模式,典型的代表有: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和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它们各自形式和内涵不同,但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 斯坦福大学的 “系统思考”模式

    斯坦福大学对于美国硅谷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该“系统思考”模式一向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通过优势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他们认为创业教育应该从创业者角度为其制定明确的创业计划方案,并结合具体每个人的专业优势、能力和外部环境,来选择采取具体的创业行动。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在拥有管理企业的实际经验、充分熟悉经济、金融、市场运转等方面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独立评估创业机会,由此,来全面掌握系统的创业知识。这种“系统思考”模式的教育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培养学生独立的创业意识和全面的创业技能;2.以课程教育为基础地位地开展课程教育与非课程教育,把非课程教育作为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 3.互动式、多学科与多专业式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展开放互动式的多学科、多专业之间、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等良性机制,形成多层次的教育结构。

    (二) 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

    创业的精神内涵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持续性的创新行为,而不应该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特质表现。哈佛大学这种注重经验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在资源有限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积极寻找创业机会的能力来培养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以此在创业管理中建立比较系统的成长跟踪资料和案例库。哈佛大学还是唯一一所能够为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研究发行刊物的院校。

    (三) 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

    在创业学教研领域一直处于带头人的地位的百森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领域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它立足于培养学生创业式的思维方式,富于创造力、进取心和灵活性并敢于冒险,打造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市场商机的能力的合格创业者队伍;百森模式主要以开展课外拓展训练、学术研究和教学计划设计的创新性来促进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其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严格的师资选拔标准。在百森商学院从事创业教育和创业研究的教师在拥有在企业从业或亲身参与创业的经历的同时还要与社会企业保持着良好的业务沟通关系。这样使学生提供充分的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对复杂事务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并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二是系统化的课程设计。该模式认为创业教育不要将学生拘泥于毕业后的眼前利益,应着眼于为美国大学生设定全面系统的创业 “遗传基因”,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业教学计划方案。三是实用化的课程内容体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百森商学院从整体创业的理念出发,把完整的创业过程纳入到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之中,并将自身经验传授给欲开展创业活动的学生。四是体验式的课程教学方法。该体系通过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的创业体现,如,在课堂之外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创业大赛和模拟企业等。学生的这种体验不仅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我国当前高校创新与创新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其目标是逐步建立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并能够相互吸收、相互包容的教育手段与教育模式。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以下五种模式:第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典型代表;第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养与实践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典型代表;第三,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强调基本素质培养模式,以上海交大为典型代表;第四,科技园培养模式,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为典型代表;第五,创业学院模式,以义乌工商学院为典型代表。纵观前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观念落后,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影响深远,在观念上较重视课堂的学习与教授,即:希望书本知识的学习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得到不错的工作机会,而对于实习实践环节就不太重视,因此,学生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创新和创业的认知缺乏参与者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在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上,也尚没有认识到其作为国家战略支撑的重要性。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创新创业一直被忽视。导致创新创业教学的目标偏差,培养方案模糊,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强的功利性。更有甚者认为大部分学生并不需要这种教育,只有那些专业课成绩不理想、能力不行的毕业生才需要被迫去创业。因此,正是教育者们在认识上的这些偏差,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学科的建设不健全

    创新创业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创业学领域的课程和教材大多是将既有内容进行简单移植、再次拼凑以及综合梳理,理论内容缺乏完整性和成熟性,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缺乏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系统性与严谨性,这就导致尤其是理工类的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一至两门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课程,举办几场意义不大的创新创业讲座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讲,没能全面了解和学习创业学的相关知识,甚至在指导创业计划竞赛和毕业生就业的层面上某些大学的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既没有针对学生创业开设专门的系统课程,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后续的创业指导,从而很难对学生的创业素质有全面提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指导,只依靠自学或者自身的创业经验进行教学,而由于大部分教师恰恰缺乏创业经验,因此,导致创业教育往往照本宣科,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不佳,真正能胜任者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指导。由于对创新创业的指导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创业过程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未知的,因此,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竞赛指导层面,尚未能够从根本上为学生创业给予实质性的资金支持,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创业的过程,导致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缺乏开展创业活动的勇气。参加创业竞赛也仅仅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对创业者创业所需具备的品质、领导能力、控制能力等相关的技能和素质要求知之甚少。

    四、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一)开设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

    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要围绕培养成功的创业者或创新者进行设计,包括:创业者的特质教育、创业知识教育以及创业技能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4]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与实习、参与各类竞赛等手段来完成。可以通过为学生开设有关成长型企业管理、新企业创立和创业企业融资等方面的创业课程,具体可以包括开创新企业、创业营销、创业管理、风险投资与个人股权、小企业的经营与成长等课程。

    (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仅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是着眼于使学生树立全面的创新创业意识并掌握未来创业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因此,要将校内理论课程与校外企业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搭建全新、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与高新园区等机构共同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公司里按教学计划的课程进行上课、实践和体验创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开放性的创新性实验室等,让大学生利用这一平台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研究。

    (三)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

    针对在校大学生举办各项创新创业类竞赛。学生通过竞赛来模拟练习大学生创业有效方式,它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了解创业。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网页设计、等活动。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参加创业类的比赛,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而且对大学生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也十分有益。另外,通过竞赛的开展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等,为今后步入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创新创业者联盟

    创新创业者联盟简称“创客联盟”,它是通过一个互动的平台把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联系在一起的社团组织,是创新创业爱好者、以及准备创业者之间进行学习交流的地方。通过创客联盟,创新者能获得创业灵感和创业激励,准创业者和创业者可以获得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帮助。通过创客联盟,学生可以学习、积累和检验自己的创新创业知识。当然,联盟的组建和有效运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联动,从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

    (五)弘扬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国外有些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硬件建设加大力度的同时,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就业论坛等活动,可以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营造一份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和一个良好的软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如学分认定、奖励、导师课时补贴、学生时间保证等,同时应在土地、税收、资格审查等方面给予创业者以政策扶持,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企业家走进校园等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等专业人士走进大学课堂,为学生传授创业的成功经验。这种社会参与式的创业论坛可以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学校创业课堂的局限性。同时高校应对这种活动给予制度保证,让学生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意义。

    (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平台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大,因此,从宏观创业的环境看,仍需要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和制度创新的力度,积极传播创业信息,树立典型的创业模范,大力弘扬创业光荣的社会观念,努力建立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可以通过构建相关奖励机制,减少创业活动的制度障碍,给创业者构建一张稳定的社会安全网。同时制定一系列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通过设立和扶持创业基金,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支持条款、法律咨询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走向自主创业,解决创新创业者的后顾之忧,让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由此,使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逐渐走上常态化,积极响应我国新时期的经济新引擎。

    五、结束语

    通过对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分析比较,发现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存在的缺陷,建议构建一套系统完善、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带动创业,以创业活动促进创新教育,形成创新活动与创业活动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Short·J,Moss·T,Lumpkin·G.Research in socialentrepreneurship: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opportunities[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Journal,2009,(2).

    [2]Weerawardena·J,Sullivan Mort·G.2005Investigatingsocialentrepren-eurship:Amultidimensionalmodel[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06,(41).

    [3]盛南.“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组织变革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9,(4).

    [4]徐萍平,杨海锋,邬家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科研管理,2005,(S1).

    [5]张志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7).

    [6]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10).

    [7]张丹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5).

    [8]王万山,汤明.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