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及其实践要求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向和国家文化安全。唯物史观是从多重意义上阐述意识形态的。其中,虚假意识、阶级意识、观念上层建筑这三种含义上对把握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决定性意义,反映出唯物史观基于实践要求对意识形态性质及结构的全面理解。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更加需要我们自觉地把意识形态建设做统筹设计,从整体上把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在实践中有机的统一起来。
[关键词]意识形态;三重逻辑;意识形态建设;实践要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8)03—0053—05
[作者简介]孙闪闪,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法国启蒙学家、哲学家特拉西把“意识形态”作为一门关于观念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对认识的研究、规律的把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可见,意识形态问世之初,是一个肯定性的概念。自《德意志意识形态》宣布唯物史观诞生后,意识形态在探索真理、追求理想的语境下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实践取向,成为具有多重意蕴和服务共产主义实践的重要理论。本文着意揭示唯物史觀意识形态概念的三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它们的实践要求,以期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有所助益。
一、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
唯物史观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多个地方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但是没对意识形态进行明确定义。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使用方式及其反映出来的理论架构来看,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有如下三重逻辑。
(一)虚假意识
“虚假意识”是在本体论层面关于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恩格斯曾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1]何为虚假?这里主要是指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限制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唯心主义思想。回溯唯物史观诞生地《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看到,针对当时德国的青年黑格尔派这一唯心主义思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意识形态批判任务。当时,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统治着现存世界。观念、思想、概念等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因此,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用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取代现有的意识。针对于此,马克思从认识的角度提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他(意识形态家)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他(意识形态家)毫不迟疑地认为这种材料是由思维产生的,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较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2]这说明德国的思想家们由于受到“假象”(培根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被自己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即假象所遮蔽,这里主要指当时社会的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认为思维是从思想材料中产生出来的,把自己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思维的独立性上,忘记了在思维、观念、概念之外还存在一个现实的世界,基于这样的局限性,他们不自觉地得出了歪曲的、虚假的思想观念。
(二)阶级意识
作为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一定阶级结构关系在社会意识方面的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即是说,如果一个阶级取得社会上的统治地位,那么必然使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也占据统治地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表达,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规范的思想基础,是为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服务的。并且,“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在这种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4]。马克思把统治阶级把持的共同体称为“虚幻的共同体”。因为国家体现的不是它所宣称的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只是统治阶层的特殊利益。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难免成为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偏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寻找了一个能够代表普遍利益的等级即无产阶级。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是人数最多、地位低下而且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无产阶级是一个普遍的等级,能够代表人数最多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全人类的利益,因此,相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来说,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更有普遍性、真理性。
(三)观念上层建筑
从社会有机体的客观结构看,意识形态是一种描述性的、中性的概念。首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形态上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到他们产生的过程。[5]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6]。“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7]。可见,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包括法律和政治思想、宗教、哲学、道德、艺术等意识形式。马克思把反映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称为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并把它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时,不加道德褒贬,是描述性的概念。
二、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在虚假意识、阶级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三重逻辑上把握意识形态,能够在本体论、主体论、结构论诸方面勾勒出意识形态的立体样貌,并且,依据上述认识,还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视角。
(一)阶级性
阶级性是意识形态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意识形态不是具体到单个人,维护单个人利益,而是维护整个统治阶级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思想体系。被统治阶级因总是被同化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因而没有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因此,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必然具有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利益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必然占领主导地位。实际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由社会的阶级性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必然产生具有代表各自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此外,意识形态是由从属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家们编造出来的,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倾向。因此,在阶级社会超越阶级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二)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伴生物,它是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一部分。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還有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和形式即相对独立性。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可分为四个方面:(1)滞后性。滞后性即一般情况下,社会意识总是慢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存在。(2)先导性。先导性是与滞后性相比较而存在的。先导性即有时社会意识会先于社会存在,特别是在社会历史急剧变化的时期,先进意识形态往往给予社会存在深刻的影响。(3)不平衡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是说意识形态的繁荣或衰退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或瓦解一一对应。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先进于一些国家,但意识形态可能会落后于他们,也有经济上的衰退可能伴随意识形态的繁荣的情况。(4)继承性。意识形态的继承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继承性。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总会从传统的思想材料中汲取一些东西,任何先进的意识形态都是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批判和继承发展而来的。二是相互关联性。这不仅表现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意识形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总体性
恩格斯1894年强调:“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等等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9]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并不是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式机械的总和,而是各种意识形式构成的有机的具有层次结构、活力的思想体系。其中,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因其是对经济基础的最直接的反映方式而成为最核心的层次。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是意识形态总体的中间部分,虽然他们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却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宗教、哲学是离人们最远的意识形式,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总体中的作用却不能有丝毫忽视。宗教贴近生活,影响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哲学是整个意识形态的灵魂。这三个层次的各种意识形式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总体,并在与经济基础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
(四)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是由它的系统的理论性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不仅代表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且是一个包含政治目标、理想社会及其实践内容和行动策略的思想体系,是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实现自身利益的行动指南。自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以后,就不断地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来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也正是在已诞生了1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引下,各国无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的最好证明。
三、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
意识形态表现为虚假意识、阶级意识、观念上层建筑,并呈现出阶级性、总体性、独立性、实践性的特征。揭示意识形态三种意义上含义的内在关联及其实践基础,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应答实践要求,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做好做实。具体说来,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极其显著。
(一)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意识形态建设奠定利益基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并且“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0]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谋福利。否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偏离了人民群众,那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而服务,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从的基本立足点。然而,人民群众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对民生的改善而逐步取得的,正如习近平所讲:“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建设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1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解决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为着手点,通过“五位一体”解决建设满足人们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着眼于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等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公平,解决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缩小收入差距,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信赖和拥护,从而增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并寻求一元与多样性的和谐发展
如前所述,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意识形态会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变革和引导作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都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密不可分。因此,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确、合理地对待其他意识形式。因为意识形态具有总体性,各个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争满园”。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意识形态亦是如此,意识形态的一元性总是在多样文化中生成和发展的,我们在坚持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客观地对待文化的发展规律,在多样文化发展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并在一元和多样化之间寻求平衡,积极推进思想上层建筑领域的和谐有序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能够满足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在实践中发挥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功能,实现“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仍然存在着碰撞与摩擦。自从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扩张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已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目标。在地球村的背景下,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意识形态终结论”或“普世价值论”为理论依据,企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笔者认为,致力于实现从文化“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将有助于缓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复杂局面。所谓文化“走出去”即文化输出,就是通过外交手段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掌握国际话语权,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从中国社会科学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近些年来我们通过翻译大量外文文献,学习西方的思想和理论,我们一直处于“输入”的阶段,如果不主动地进行中国的思想和理论研究和创新,我们很容易丧失自我,迷失方向。现阶段,我们要好好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成分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学会“走出去”,即进行思想和理论输出,让世界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批判和消解各种错误思潮,使其正确认识中国,以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同。目前,我们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不断扩大的开放合作的朋友圈,不仅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方案,而且是文明互鉴、文化交流之路,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如何“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一带一路”话语规划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契机。
(四)加强意识形态的重点环节和薄弱领域建设,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意识形态实践性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它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才能够彰顯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够在微循环层面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也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根据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代我国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大众化要紧紧抓住以下三点:第一,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移,让网络舆论工作成为意识形态建设重中之重。一方面,网络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新途径,了解民意的新领域;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的言论更加自由,言论主体更加隐蔽,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各种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甚至反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社会迅速传播,西方敌对势力凭借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新的挑战。因此,新时代我国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完善网络综合治理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第二、紧紧抓住高校这个前沿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高校也是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重地。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站在学术前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辨性和说服力,提高学生辨明方向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政治责任,坚持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机构的领导权,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第三,加强农村意识形态的建设。农村人口占全国的大多数,然而农村却因缺乏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以及个人主义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严重冲击,淡化了农村居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薄弱领域。针对于此,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同时,乡村文化也要振兴,通过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教育建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需求,帮助乡村居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方向和国家文化安全。然而,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局面却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多样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有所下降。在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大量散布“淡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论”等论调,另一方面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借着全球化的旗号并采取隐蔽的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达到其称霸全球的“构想”。虽然,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国家安全面临着新的情况。因此,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创始人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及特征,并根据其要求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将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现状的改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2、726、732.
[3][4][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180、171、178.
[6][7][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42.
[1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02).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