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沈谊文 乔跃华
【摘要】目的 研究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病患,平均分组后提供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后,患者的术中血压相对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79%,各项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3..01
脑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更多危害仅次于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方法是在全身肝素化下,利用数字减影技术造影进行介入治疗的一种方法,对于颅内血管狭窄、颅內外动脉斑块治疗方法十分有效[1]。但是由于患者对于疾病、手术知识了解甚少,在围术期有可能出现负面心理。基于此,本文展开脑血管介入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参与研究,人数共计106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为53例。其中男性病患人数为62例,女性病患人数为44例。年龄在24岁~81岁,平均(40.23±0.92)岁,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研究性。
纳入标准:全部参与研究的病患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中关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经过临床CT和MRI检查确诊。患者具备介入治疗适应症且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排除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护理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每名患者配备1名专业介入护士,给予围术期护理指导:(1)护理人员的选择标准为:具备主管护理师及护理师以上职称,具备至少3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参与过脑血管介入治疗和护理有关的培训工作,经过考核合格之后参与工作。
(2)术前护理:为患者进行单独的病情和认知度评估,掌握基本情况与治疗进展,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指导,加强心理疏导。部分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度较低,这种情况要提供一对一单独教育,给予健康宣教并介绍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环境,指导患者在术前接受创伤排便训练,鼓励他们进行充分的肢体制动训练,为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3)术中护理:手术期间患者由专门的介入护理师陪伴进入到手术室,在其协助下选择舒适的体位。手术期间全程陪伴,随时观察患者的感受,给予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避免患者过度紧张而出现明显的血压变化,同时做好手术中意外问题应急处理准备,以便能够迅速应对。
(4)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穿刺口情况,如果没有放置缝合器的穿刺口,要使用盐袋按压。叮嘱患者日常饮水量控制在800毫升至1200毫升之间,以尽快排除造影剂。术后观察局部出血和感染问题,避免压疮发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手术中血压变化情况。
(2)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血肿、腰背不适、排尿困难、失眠多梦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血压变化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收缩压平均升高(20.15±0.69)mmHg,对照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平均升高(25.17±0.85)mmHg,两项结果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血压波动幅度更大(P<0.05)。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指导方法较比常规护理实际应用效果更好,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围术期护理干预组别的患者,在手术期间血压更趋于平稳,且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较低[2]。围术期护理指导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护理指导,关注到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介入护士围术期护理干预指导能稳定脑血管介入手术病患的血压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吴文永.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5):82-83.
[2] 荆 莉,王 晶.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03):27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