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魔幻小说的文化透视

    路廷俊

    内容摘要:相信不少人最喜欢神奇魔幻的事情,我也一样,所以从小就特别爱看具有魔幻色彩的文学作品。小时候最喜欢中国古代的《西游记》,上大学后又喜欢上外国的《指环王》。这两部作品(包括原著和影视作品)看了不下十遍。当我的脑海里,这两部魔幻巨制一起出现时,我能感受到从魔幻小说中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西游记》 《指环王》 魔幻 文化差异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故事早已被中国人所熟悉。书中主要写的是孙悟空等徒弟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师徒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天取经是一件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大约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当时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都城长安,只身到西天游学,后历尽艰难险阻到达了印度地区。在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的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共历时十九年,行程达几万公里,是一次史诗般的万里长征,轰动当时。过了三百多年,明代的吴承恩以此写成著名小说《西游记》。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出身在一个没落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而“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后来他科举考试一直不顺,直到中年才补上“岁贡生”,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不久就愤然辞官,贫老以终。所以说整部《西游记》影射的社会和他的经历不无关系。

    这部取材自历史真人真事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幻别样的魔幻世界。在作品中作者借用神话人物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希望改变现实的愿望,反映出他渴望建立一个“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理想。小说充满了大胆的想象,运用了新奇的构思,采用了人、神、魔相融合的人物塑造方法,创造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结构严谨,组织严密,内容虽多却不散乱。语言幽默风趣显得生动活泼,而且夹杂了不少地方俗语,读起来富于亲切感。由于在思想上减弱了历史上原有的宗教色彩,又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和时代特色。《西游记》的问世,开辟出我国古代的长篇神魔章回体小说的新门类。按现在的文学分类来说,《西游记》毋庸置疑归到奇幻文学一类。

    《指环王》作者托尔金,牛津大学毕业,后参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患了“战壕热”而在医院里待到了大战结束。正是这段在医院的日子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写作生涯。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语言学家,以研究盎格鲁·萨克逊语系著称,这也使得他广泛接触英国以及北欧各地流传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并创造了15种语言。

    这些经历和对语言和神话传说的爱好无疑对他后来写作《指环王》有着很大的影响。《指环王》自问世后被译成40多种文字,各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9000万册,据说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后拍成三部曲电影。在第7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指环王3:王者归来》以十一项大奖独霸那年的影坛,缔造了奥斯卡的一段不朽的历史。《指环王》电影的成功再次唤起人们对书的关注,也使他以魔幻小说大师的身份青史留名,个人认为其在西方文坛的影响力与在中国的吴承恩不相上下。

    《指环王》的故事围绕一枚看似普通平常的戒指展开。生活平静祥和的霍比特人巴金斯继承了一枚戒指,在了解戒指的邪恶力量后,为了自己的家园和世界的安宁,和他的同伴们一路上与敌人和自己的内心搏斗,经历千辛万苦而终于达到目将戒指销毁的故事。托尔金的中土神话世界是以基督教信仰和北欧神话为筋骨,然后通过英国古典文学以及语言学为血肉架构起来。他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包括各种种族、文化的中土世界,这个中土世界中有各种各样风俗迥异的种族和奇怪的生物比如人类族和精灵,还有矮人,还有霍比特人以及树人,巫师,戒灵等。它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如矮人族的果敢、精灵族的沉静、人类的机智、恶魔的凶残,而所有这些特质都是人性的引申。托尔金更是创造出了诸如韵律优美的精灵语等语言。《指环王》这部小说当中不仅仅充斥厚重的史诗感,其中词藻优美,欢快上口的歌谣也是中土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说突破了当时文风的限制,大胆创新,極尽玄奇之能事,富于想像力,开创魔幻小说之先河,托尔金也成为魔幻小说的鼻祖。

    细看这两部小说,就不难发现它们竟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描述一个团队为完成一桩神圣使命历尽千辛万苦的故事;沿途都有各种磨难和妖怪挑战;都有一位弱得不像话的核心人物,却有力量很强的伙伴帮助等等。两者在知名度方面完全称得上是实力相当,既然能成为家喻户晓的通俗奇幻小说,《西游记》和《指环王》显然都与东西方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暗相吻合,在两个故事中表现出的中西方文化一些明显的差异,这是值得研究的。

    (作者单位:江苏高邮市南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