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教学生会阅读
董旭午
中学语文教学的本务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练教学生悟到并习得语言表达艺术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生学会说好话和写好文章。这里的文章,当然主要指常用的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学生学会阅读也主要该指学会能够独力读出文章何以这样而不那样写的奥妙,悟到并习得语言表达艺术的规律和方法,为一辈子做一个比较在行的文章阅读者和语言表达者奠基。诚然,就文章阅读本身而言,鉴于其目的不同,其作用固然也多种多样。比如,阅读可以了解世事,增广见闻;可以了解文化,增长知识;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可以优化人性,健全人格;可以鼓舞精神,激励人生;可以增进技能,改进工作;可以助益表达,改善交际;甚至可以可以娱乐消遣,打发时光,等等。培根确实也曾这样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是,笔者认为,就中学生阅读而言,读书最重要目的只能是使他们能够独力读出文章何以这样而不那样写的奥妙,并不断促进语言表达艺术规律和方法的掌握,从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读书对中学生在文化、精神、人性、品格、人格等方面的发育和提升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这绝不是语文教学的本务,因为这些方面的发育和提升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达成的,同时文化、精神、人性、品格、人格等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语言能力和素养。但是,悟得文章何以这样而不那样写的奥妙,掌握语言表达艺术规律和方法,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则绝对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成的,还必须得经历一个教学生学会和会学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可被忽视、淡化甚至取消。话再说回来,用心品读、感悟、悟得语言表达艺术规律和方法的读书过程,绝不可能一点儿也不受文化、精神、人性、品格、人格等人文因素的浸染和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不可能架空或超越這些文化、精神、人性、品格、人格等因素的浸染和影响。实际上,只要学生真的在用心品读、体验、感悟,就一定得深入语言文字的内容,就自然会从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浸染、陶冶和熏陶,也自然会在人文素养方面获得提升。这一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相反,若仅仅是高度重视文化、精神、人性、品格、人格等人文因素,而且总是空洞地(或贴标签式地)将这些人文的东西凌驾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这个根本目的之上,甚至人为淡化乃至放弃中学生阅读的这个根本目的,其结果则肯定是极其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艺术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鉴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想就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领域内的一些过热的提法和做法谈几点冷思考。
一、超大量的翻翻而阅并不能真正提高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据近来的一些报道:高考命题方式正要进行一种突变式改革,即大幅增加考生单位时间内的文字阅读量,以此来倒逼阅读教学的根本性改革——提高阅读速度,增大阅读量,大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前高考语文试卷上的文字数量大概是7000个,现在(2018年)是9000个,将来可能增加到10000个。据报道,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指出,将来的“语文高考题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并强调这将会使中学语文课程有颠覆性变化。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当初自然闻言颇为震惊,平静下来思考了一阵子,愈发觉得前景堪忧。不难想象,这样的语文高考阅读量,让15%的人做不完,势必造成各学校又以新的姿态来强化应试考练——你高考试卷上阅读量大的惊人,超常规地做准备,平时考练题上的阅读量就会更惊人的大——不这样做不足以应对高考啊。这样一来,学生平时的超量阅读训练强度和持久度也肯定也会随之加大。为了高考能够胜人一筹,这种超量阅读训练很可能就会逐渐大到学生无法承受的程度!为此,学生也就只好整天被动、无奈、焦虑、快速地超大量翻翻而阅、泛泛而思、匆匆做题、疲惫应对了!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是经常要做高考模拟试卷的。笔者的体验是,要想让做题质量高一些,就不能不用心细读、深读、精读,否则是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答案的——这是起码的常识。一般来讲,比较有效的阅读速度(有时还要反复几次)不会超过150字/1分钟。特别是古诗文阅读,速度还会再慢一些,用时也就会更多一些。平均下来,阅读速度不会超过100字/1分钟(这并不包括审题、反复读、聚焦读、思考、斟酌、做答案的时间)。高考考试时间是150分钟,作文(包括审题、构思、写作)至少要用去60分钟。这也就是说,真正用于做“语基”部分和阅读类试题的时间不会多余90分钟。90分钟,阅读9000字,每分钟100字,看上去好像还比较宽裕,实际上若再加上审题、反复读、聚焦读、思考、斟酌、做答案等环节,时间就很不够用了。将来若再增加阅读量到10000字,那境况只会是更加惨烈!这里,首先声明一点,届时笔者肯定是做不完试题的那一部分人中的一员了。如此这般,问题就来了:(1)阅读量太大,考生几乎根本就做不完试题,那我们为什么还非要这样考呢?(2)考查考生的阅读质量,仅仅通过超常规地加大阅读量的方式来考核,这样做符合阅读规律吗?(3)速读并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核,能够完全取代所有阅读能力的考核吗?(4)就是一些考生能够狂奔似地做完试题,那他们的阅读质量谁又能够保证呢?(5)很多考生考试做题的质量无法保证,这样的考核的质量还会有可信度和意义吗?(6)考生考试做题的质量无法保证,这样的高考命题对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对考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考查还会那么可信吗?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是这样看的:一些专家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但若真的就用这种超量阅读的方式来改革高考语文命题,来倒逼中学阅读教学改革,其所收获到的预期效果恐怕就不会如其所愿了,搞不好还会危害无穷。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早已成了极端应试主义者不成文的“上上策”。上有超常规阅读量之高考命题政策,下必有更加超常规的应试对策。现在,一些高中学校就已经闻风而动了,正在积极地想所谓的对策。什么对策呢?简言之,就在及早上演新课改旗号下的一幕幕超大阅读量的“课堂群文阅读”“课堂专题阅读”“课堂整本书阅读”之类。这还算积极一点儿的呢,更可怕的是,一些命题专家现在就开始谋划着如何编制一套又一套符合新高考要求的超大阅读量的模拟试题呢。这样一来,很多高中学校从高一就实打实狠抓的模拟考练,肯定都会在为更彻底地抛弃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正道、本真的教法(如引导学生用心诵读、涵泳、体验、感受、思考、感悟、评析和历练等)做着“努力”。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自然都会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来领着学生搞什么细读、深品、体验、感悟了,也无需这样搞了。当下就有专家宣称:我们就是要颠覆传统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陈腐做法(说白了,就是全面否定!),就是应该为迎接未来高考语文命题的挑战早做准备。
对此,笔者认为,一些高中学校只抓应试考练、严重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品质提升的这个弊端沉疴已久、危害极重。对此,我们积极想办法来变革,以求加以改善和扭转,这种出发点绝对是正确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决不可因一时心切而错开了“药方”。本来,融通多维“生活”(包括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生活情理、师生生命积淀等)的诵读、涵泳、体验、感受、思考、感悟、评析和历练,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已经被一些教师严重忽视、淡化、甚至摒弃了;学生课上课下仅仅处于一种被动、无奈地浮泛速读、匆忙考练、疲惫应对的状况也已经十分严重了。现在,难道我们还要用一种所谓的改革新姿态来助燃这一严重局面吗?果真要这样“助燃”下去,对真正提高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应该是没有什么益处可言的。
二、解决好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归真务实地教学生会读
如何读好、读会和会读,这都是有方法和规律的,但这些规律和方法的悟得和掌握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等则绝非易事。为此,我们必须花气力在首先如何教学生读好、读会和会读上多下真功夫。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学生读不会、不会读,他们就不可能对阅读真正生出兴趣,因而也就不可能做到乐此不疲地自主、自觉地阅读,进而更不可能真正达成我们所期待的读会、会读和提升阅读能力。一句话,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根本只能是归真务实地教学生读会和会读。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教读,才能使学生做到读会和会读,进而对阅读生产出兴趣、自主和自觉呢?结合自己近30年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做实做好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一者,一定要教学生真品读出课文的成文之妙来。课堂是教学生读会和会读的主阵地,典范课文则一篇篇必须用好的“例子”。每一篇典范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招用技等,都不是作者随意为之的,都有其这样而不那样的缘由。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悟得这一篇篇典范课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招用技的缘由。这缘由可能来自作者生活,如作者的写作意图、创作主张、表达风格等;可能来自课文生活,如课文的主题、情感、情景、场景、意境、主人公(指主人公的地位、身份、个性、心愿等)等;可能来自读者生活,如读者的地位、身份、经历、个性、审美趣味等;可能来自生活情理,如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赋予作者的写作智慧(亦即语言表达艺术需符合生活情理并与之相融通的智慧)等。当然,这个缘由还需与教师和学生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等相融通——也就是说,生活阅历和文化积淀不够的师生,要想悟得作者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缘由也是有难度的。但是,只要多维“生活”(即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生活情理以及师生的生活阅历和文化积淀等)融通了,作者何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缘由也就不难理解和悟得了。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出自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句诗中的“语”,本可以用更符合琵琶属性的“音”“声”“曲”“调”等,但作者白居易都没有选用,就是为了突出自己与琵琶女的遭遇相似、心灵相通,彼此都懂得这琵琶曲在倾诉什么。教读时,必须引导学生融通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并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走进作者和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来细读、深品、感悟,仅仅靠理解成“拟人修辞手法,又如何使语言更生动有趣”之类,根本就无济于事。“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出自郁达夫《故都的秋》)这几句中,“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这六个城市三三并列,中间本该都点上顿号,而作者郁达夫却没有点,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在空虚无聊的心境下百无聊赖、浑浑沌沌;“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出自韩少功《我心归去》)这几句中,“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并列,一个比一个时间短,就是为了突出作者旅居國外、极思故土的空虚无聊和焦躁不安,最好再并列一个“下一秒”,会更加突出思念程度之强烈。这样的造句特点,课堂教读时是万万不可匆匆放过去的!(可惜,当下太多浮躁的教读课堂都见不到了!)这是一定要引导、启发学生走进课文生活和作者内心的,是一定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生活体验来深度品读、体验和感悟的。多维“生活”真正深度融通了,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深入生命地理解和悟得制作者这样造句的妙处,才真正能够学到“干货”。“车辚辚,马萧萧,……哭声直上干云霄”(出自杜甫的《兵车行》)这几句,为什么要居于全诗之首?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这首诗的思想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反战情感以及强化读者的心灵震撼、情绪感染、阅读兴趣等。这一目的,也是一定要融通作者生活(写作背景、意图)课文生活(诗的主题、布局)、读者生活(读者的心灵、情绪和兴趣等)、生活情理(先声往往会夺人心智),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对悬疑的好奇)等来导引学生深度品悟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这几句中,为什么要多写“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这一细节呢?这还得融通“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和师生积淀文化来用心品读,否则就容易忽视这一句,就很难品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因为,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已毒透了社会各基层的所有人,就是戴得起银镯子的有钱人家的女人也不例外,甚至还往往会努力地把“男尊女卑”践行得更到位——而且她们都还会以这样的不觉悟为荣!当然,当下的那些大容量、快节奏、空泛读、浮躁谈的课堂,根本就无暇做到这样细读深品、精思妙悟、会意共鸣了。可以肯定地讲,这都是特别有害于语文教与学的健康发展以及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发育和提升的。
总之,不能够多维“生活”相融通地细读深品,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获得学通悟透的快乐的,也就不会真正对阅读产生什么兴趣。学生不能够产生读的兴趣,也就谈不上会主动、自觉地去高质量地多读多悟了,因而也就不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什么阅读能力了。
二者,一定要教学生真正做好“读写一体化”,以读前写、读中写和读后写来切实促进学生的读会和会读。所谓“读写一体化”,即紧紧扣住课堂教读的内容来安排与读好、读会、会读等紧密配合的一体化“依文练写”。实际上,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捕捉到很多一体化“依文练写”的契机的。例如,在课中和课后环节,指导学生扩写出课文关键语句文字背后的故事,对课文里描写和表述精彩的语句进行多角度点评,给课文主人公或作者写一段点评、祝福语、颁奖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写一篇读后感,给课文写一篇艺术评论,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补写;设计与课文学习有关的专题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为这些活动写主持语、演讲稿、辩论稿、发言稿以及海报、微报道,等等。还可以在课前环节指导学生写课文的内容提要、故事梗概、初读印象等。这种一体化“依文练写”,笔者一直在指导学生做实做好。根据习作篇幅的长短,有的就在课上做,有的安排在课后做。之后,笔者当堂或课后抽样评点,并引导学生照老师的“样子”互评。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热情、兴趣,并让他们形成这样的自觉,养成这样良好习惯,笔者还长期坚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扎实做好学生优秀习作的展评工作。以前是打印(或复印)好一些优秀作文及点评,及时在班级“学习园地”;现在是遴选、点评优秀作文,打成电子文稿,之后上传到班级专题QQ群、微信群展示。第二件事是,结合教学进度举行促进式专题微讲座。主要是选择一些典范课文,教学生如何多维度地捕捉写作契机,如何不失时机地进行这种“依文练写”,又如何进行自主点评,强调这种一体化“依文练写”的重要性。第三件事是,有效激励学生课外坚持历练。主要是课外适量布置这种一体化“依文练写”作业,督查学生坚持这样做,并及时展示优秀作文。这种一体化“依文练写”,本身就发生在学生课堂学习生活之中,写的就是学生自己的课堂阅读生活,所以他们最愿意写,而且还最有话说,人人都能够做到真心写和写真心。这不仅使学生真切、深刻地体验、感受到了真写作文、写真作文的成功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这种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依文练写”大大地本真化地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进而切实促进了学生读好、读会、会读能力的不断发育和提升。
三者,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与平台。一本教材一般都有三十几篇课文,而实际上一般也只能有三分之一的课文可用于精细化教读。笔者长期的做法是:每本教材选出1/3篇幅的典范课文,并严格按照多维“生活”相融通、悟出写作根由、读写一体化等生活化教学策略来要求组织课堂教读,以便使学生每堂课都能够在学会和会读上真正获益。不仅如此,笔者还要再选出1/3篇幅的课文,制定扶着学生自学的导读方案,并专门上指导学生自读自悟的阅读课(课上,笔者只负责课前导入、课中答疑解惑和最后总结,其余都交给学生自主完成),以努力达成由教读到导读的延展和转化,切实使学生在自读能力提升上获得收益。剩余的1/3篇幅的课文,放手交给学生自读,并辅以适时的效果检测。由扎实的教读到切实的导读,更加突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好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进而循序渐进、真实有效地达成由教读、导读再到学生自主阅读的过渡,最终使学生真正做到读会和会读。
四者,一定要辅以适量的有实效的课外精读化导练,扶着学生再走一程,切实做好由课内教读、导读、自读到课外自读、历练的过渡。课内教读、导读、自读,这无疑是必须做好基础工程,但是,要想使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外自主、自觉地高质量阅读,则还必须要扎实地做好一个过渡性工程——适量的有实效的课外精读化导练。为了解决好这个课外阅读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确实开列了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一些地区还编发了多种地域性课外阅读书单——动辄就数百篇、上百本的必读书目。对此,笔者总的感觉是,大而笼统,不够接地气,也很不实用,更有一种初高中阶段就要读尽天下经典的“假大空”之嫌。试想一下,这些“高大全”的经典书籍,往往只是个书目(最多有个内容提高),其阅读的针对性、梯度性、精致性、实用性、有效性等都还做得很不到位,还不可能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过渡,还无法真正做到再扶学生走一程、历练一番,进而切实达成我们所期待的那种巩固、强化、提高和放手的理想愿景。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做实做好这个扶学生走一程、历练一番的过渡工程。笔者的做法是:高一到高二,指导学生系列化、有梯度地精读150篇经典文本(高一上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各50本,主要来自一些选修文本、文选本,篇幅适中)。具体做法是:平衡选文体裁、难度梯级编辑成册,配置适当的导读、点评和思考题等,供学生每日读练(教师适时检查阅读效果),就像过日子一样。实践证明,这种适量的生活化课外精读化导练,不仅使学生的课内所学得到了切实的巩固、强化和提高,更是大大激发和增强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与自信,确实为学生走向课外自主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者,到身边生活中去发现“语文”,教学生读会和会读,教学生自觉过上一种与生活融通、天地更为广阔的的高品质阅读生活。学生每天都学习其他学科教材,看影视界节目和作品,接触网络,观察一些社会和自然现象,所以还要教学生从中发现“语文”,悟得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进而做到与生活融通,互哺共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为此,笔者和团队成员专门设计、开发和实施了一些专题讲座课程,如《教学生发现其他学科教材中的“语文”》《教学生发现经典电视节目中的“语文”》《教学生发现优秀影视作品中的“语文”》《教学生发现生活和自然现象中的“语文”》等。这些讲座课程,教学生通过各种特殊的阅读去发现他们身边的“语文”,悟得蕴含于其中的语言表达艺术之妙来。实践证明,开设这样的专题讲座课程,不仅切实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还很好地发育了他们处处读“语文”、悟“语文”的好习惯。一句话,只要与“生活”融通了,也就一通百通了。
三、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只能是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
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实际是什么?就是学生每天绝不仅仅在学语文!从高一到高二,学生在校学习的科目平均不会低于七八科,这还不包括音体美和信息技术之类的课程。每天按课内外有效学习时间12个小时(这学习负担已经很不轻了!)计算,平均下来,学生每天用于学语文的时间最多也就最多也就1.5个小时。在这1.5个小时之内,除去上课(一节课45分钟,偶尔一天还会有两节语文课)时间和预习、做作业的时间,每天纯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30分钟!这30分钟内究竟能读多少文字呢?按有点儿实效的阅读速度(阅读现代文,略带思考、做做圈点勾画,每分钟至多也就500字,再多就没什么阅读意义了!),一天平均也不过就15000字!一本30万字左右的现代文名著,学生就是狂挤时间,连滚带爬,起码也要读上20天。一学期最理想的阅读量绝不会超过7.5本,一学年也不过15本。寒暑假按60天计算,平均每天阅读2小时(计可读60000字),5天读1本,最多也就读12本。这样下来,一学年的最大阅读量也不过27本,高一高二加起来顶多也就55本了。高三年级开设选读课(国家规定的高三阶段课外选读教材就有15本),课下要紧扣着选读课来展开阅读,这样一来基本上也就没时间去再阅读其他书籍了。尤其是高三下学期,整天都忙于备考训练,就更是没有什么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实事求是地讲,高三一年再加个寒假(暑假已高考结束了),顶多也就能读5本。这样估算下來,高中三年里,一个学生最理想的课外经典阅读量绝不会超过60本!
然而,请看看,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高三课外选修教材就有15本。(请参阅《教育部新颁布的高中课外选修教材目录》)我们再看看国家有关部门课外必读书目,有高中必读中外文学名著20本,有课外必读名作25本。这当中,还不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复活》《简爱》等都是一部就相当于几本的大部头,总量加起来绝不少于60本(每本按30万字计)。这里,还必须得强调的是,这60本里面还包括《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神曲》《希腊的神话和传说》等,内容艰涩,道理深奥,学生读一遍往往是很难消化得了的,更是需费时费力。这已经就足够学生课外阅读了,更何况还要加上15本课外选修教材呢!尽管如此,一些地区、部门和学校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制定区域性、校本化的高中课外阅读书目。例如,新阅读研究所、北京十一学校联合研制的(2014年版)《高中课外基础阅读书目30本》和《高中课外推荐阅读书目70本》(网上可查阅)。笔者看了一下,这100本中,刨去一些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读书目相重合的篇目,起码还要增加90本。像《诗经选》《宋词选》《古文观止》《史记选》《中国哲学简史》《老子》《庄子》《孟子》《中国文化的命运》《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等一些阅读难度很大、内容不易消化的作品也都赫然在列。按照这样的书单要求,高中三年里,每个学生至少要读150本(每本按30万字计)——实际上高中三年里最大课外经典阅读量也不过就60本!实事求是地讲,这种严重超标课外阅读书单,其后果一定会是十分严重的:要么师生心生畏惧或心存讥诮,进而消极抵制,于是干脆就来最实惠的,紧盯着高考命题,考什么就逼着学生读点儿什么;要么浮躁应付,整天催着学生急匆匆地翻翻而阅,看点儿内容提要之类,泛泛而思,甚至还搞些猜宝押题之类。无论如何应对,这都不仅是在白白地浪费学生的青春时光,更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发育一些为人漂浮、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不良品格!对此,我们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我们的正确做法只能是: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外经典阅读量。客观地讲,多读些中外经典书籍,对于中学生学好语文、提升核心素养等肯定是十分有益的,但不切实际地滥开超现实的阅读书单也是很不足取且危害深重的。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一定要根据学生在校生活的实际来合理化地开列课外阅读书单,尤其是还要考虑到合理控制必读及选读书目的难易度和宜读性(像《圣经故事》《我的精神家园》等书,建议慎选)。笔者认为,在难度和宜读性比较合理的前提下,高中生课外必读和选读篇目不宜超过60本,即高一高二共55本,高三5本。(这已经是最大的阅读量了!)这样开列书单,才是从学情实际出发的,才有可能切实保障课外必读和选读的质量,才有可能真正使学生做到乐意读、深入读,并在学文和立人上都有所收益。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反过来更加高品质地学好课文,并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其次,要深入教材实际,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与教学进度相配套进行,注重结合课文教学对师生做适度的拓展阅读指导。不结合具体教学进度,总是一味地漫读,往往会生发动因不明、动力不足、兴趣不浓、实效不显等问题,进而对学生课外自读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再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分年度设置书目,以最大可能地保障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受伤害。像《古文观止》《史记选》《中国哲学简史》《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神曲》等,肯定是不宜出现在高一年段的,否则只会导致学生因难读而生畏惧和消极情绪。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中学阶段就读完天下经典的妄想,尽管这经典作品对学生的学好语文以及他们的健全发育及成长都特别有益。更何况,经典作品往往也都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更是常读常新的,中学阶段读了,将来还需要更高更新的感悟和认识。所以,随意地开列超量阅读的大书单,强制学生整天去翻翻而阅,泛泛而思,甚至畏而弃读,结果只会是对学生学好文、立好人都危害无穷。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大书单,无论它有多么理想远大、规格高大、规模宏大、姿态迷人,都只能是浮夸式的空中楼阁!谁试图为之,都只会是害教学、害自己、害学生,更害民族的未来!
最后,笔者再啰嗦几句。笔者认为,对于当下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些过热的提法和做法,我们很有必要做些深刻的冷思考。实际上,我们所应该做的,永远只能是返本归真,按规律办事。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且只能用嘴巴细嚼慢咽地吃!绝不可能改成一碗一桶地吃,更不是改成用肚脐眼儿吃!为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能是从实际出发,依照语文教与学的规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决不能重蹈当年“大跃进”的覆辙,以无愧自己的教育良知。九九归一,我们的阅读教学改革一定要更切实际、更有实效,一定要更有益于语文教学和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中学]
课堂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不可为的原因,一是因果关系不确定。教师把精力用于让学生默字词、做卷子,有一分投入就见一分具体的回报,这是看得见的功夫。相反,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有写作教学),则像一个劳动力黑箱,在这个黑箱中,教师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看不见直接效果,有时甚至投入与产出还不一定成正比。于是,按照最俭省化的行为原则,一般就不去做得不到激励的事了。二是整本书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不好操作。从性质上看,整本书的阅读在阅读基础、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感受、阅读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是很个性化的,而课堂时空恰恰相反,它是一种高度聚焦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是统一的,很难复制真实生活中的阅读。
——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