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生教学与管理

    常贵想

    近年来,社会对服务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国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地位尤显凸出。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当今社会不可或缺,地位同等重要。2019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扩招100万人的消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扩招计划主要分布在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医学养老服务类专业,旨在弥补中国从事“一老一小”等服务行业人员不足的情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国家又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创设各种条件,扩大中职、高职的贯通培养招生规模,综合统筹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各类非传统学生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入学途径和教育培养模式,以便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在未来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高职扩招学生的来源复杂,入学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并开展教学工作,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步入社会,业已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中国高职“百万扩招”的时代背景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该方案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战略高度论证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新论断和新要求,是新时代办好中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

    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确要求:改革完善现有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让更多有求學意愿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中国高职2019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中国高职“百万扩招”正式提上工作日程。

    高职扩招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它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拓宽了招生途径,也为未来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2019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招工作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全国各地纷纷转变招生思路,研究制订招生政策,广泛宣传并拓宽招生路径,让高职扩招工作落地生根。在全社会关注下,2019年秋季开学之季,各省高职扩招学生都已顺利入学,高职扩招百万“怎么招”的问题已经解决,从而迈出了中国高职教育前所未有的一大步。可以预见,开放入学、分类招生、有教无类将成为中国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特征。

    二、高职扩招学生的来源

    就2019年全国各地的招生实践来看,高职“百万扩招”的来源主要是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非传统学生群体。非传统生源成为高职扩招的主体,应、往届中职毕业生也是重要的来源。另外,国家号召高职院校扩大与特殊教育机构的合作,一些希望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残疾学生也是扩招的生源之一。

    总之,2019年高职扩招学生的来源复杂,生源呈多元化趋势,学生年龄相差悬殊,应届和往届高中、中专毕业生皆有,涵盖已就业和未就业人员。这就要求相关扩招高职院校在解决了“如何招”的问题后,潜下心来认真解决“怎么教”和“怎么管”的问题,仔细研究当前高职扩招生入校后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如何让这些学历起点有异、学习目标有别、社会出路不同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高职扩招生的教学和管理

    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显然不能适应新情况。高职院校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结构变化和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结构差异,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一)高职扩招生的教学问题

    部分高职扩招生存在工读矛盾等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重新分类修订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生源情况,灵活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发挥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思维,运用弹性学期制等适合成人特点的教学模式,探索推行国家倡导的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

    1.扩招院校要加强扩招生的教学顶层设计。高职院校理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相关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扩招生的课堂授课时间可以放在晚上或者周末,也可以选择一段时间集中进行授课。当然,高职院校也可以提倡教师大量开发线上课程并开展网上授课,为广大非传统生源提供方便。

    2.扩招院校要积极推行国家倡导的1+X证书制度。其中,“1”即指学生的学历证书,“X”指的是各种社会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职扩招生多为非传统生源,他们更看重“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高职院校应当灵活调整课程结构,探索如何有效实现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与融合。高职院校需要区分哪些专业或课程主要是针对学历教育的,哪些主要是针对技能培训和考试的,学生可根据需求灵活选课自学。同时,院校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努力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合理认定、积累和转换。对于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可根据相关制度免修部分专业课程,学生在完成其他内容学习后获取相应学历证书。对于接受高职学历教育并获取毕业证书的学生,在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依规可免试部分内容。另外,高职扩招生的教育理应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开拓就业路径,面向市场和社会,让学生更多参与“工学交替”,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我。实践证明,2019年高职扩招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实现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而这也正是高职院校逐渐回归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一种良性发展过程。

    3.扩招院校要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学分管理制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学分银行制”倡导学生拥有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网上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这种制度推行后,一方面可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开发线上课程,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缓解学校的师资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主选课,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提升需求。

    4.扩招院校要妥善解决教学师资不足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深挖内部资源,积极拓展师资来源途径,根据需求聘请社会上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同时,高职院校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引导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鼓励其学懂、悟通、践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针对扩招生生源实情,充分挖掘专业理论和知识资源,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人文情趣和知识感染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做到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师在班级群里及时推送学习课件和资料,打破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外,院校要想方设法改进和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方式等,尽可能做到送教上門,教师多跑腿,学生少费时,灵活安排考试和考核工作,方便扩招生的学习和生活。

    当然,扩招高职院校之间开展必要的校际交流工作也是应有之意。只有这样,高校之间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优质校和“双高校”的办学优势,带动拉动一般院校,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师资等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高职扩招生的管理问题

    扩招学生来源复杂多元,部分学生社会阅历丰富,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管理方法。高职扩招院校要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加强班级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高职院校要对扩招生分群体进行单独编班教学,选派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扩招学生群体里的中共党员、先进积极分子等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发挥“头雁效应”,带领班级共同进步。教师要充分发挥微信、QQ群等班级管理群的作用,广泛采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做好交流沟通、答疑解惑工作。同时,高职院校要抓住重要时间节点进行教育管理,在扩招生入学之初,就要隆重召开入学教育会,发放学习教育明白纸,规定好参加集体学习和考试的时间,督促学生按时交纳各种资料,做好信息统计等工作。此外,对于涉及高职扩招生的相关国家政策要及时进行传达,充分保障扩招生的各项权利。高职院校还要思考如何为这些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积极贴心的服务,转换管理方式,从单一服务扩展到多样化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多样化发展。

    可以说,高职扩招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新课题。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加快调研并科学施策,高职扩招院校则要立足实际,转变办学理念,吃透国家政策,创新工作思路,搞好顶层设计,不忘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应有作用。(责编 ?张德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