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研究
邓丽青 范新民
【摘要】目的 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对肝硬化腹水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药物为螺内酯、呋塞米,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加减治疗治疗,药方为护肝再生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73.3%(22/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可促进其肝功能恢复,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中药;肝硬化腹水;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3..01
肝硬化腹水是一種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反复作用引发的肝脏损伤,多年以来认为该病是不可治愈的。人体具有代偿功能,一般肝硬化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一旦发展至后期,就会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伤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损伤多组织器官,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将诱发腹水等症状[1]。此次研究从我院收治患者中抽取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分别采用西医西药疗法、中医中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现在对其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治疗时间均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均知悉,并已签署同意书。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区间是26~77岁之间,平均年龄(50.25±7.56)岁,病程为1~15年,平均(8.2±2.8)年;观察组30例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区间是25~76岁之间,平均年龄(50.08±7.42)岁,病程为1~16年,平均(8.6±2.6)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螺内酯40 mg/次,每日2次,呋塞米2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中药护肝再生汤加减,其组方包括白茅根、丹参、车前子、黄芪各30 g,海藻、山药、昆布、丹皮、茵陈20 g,甘草、五味子、大腹皮各15 g,鸡内金10 g,鳖甲、厚朴各9 g,甘草、生大黄各6 g。1疗程为30 d,两组均治疗1疗程。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全身症状与腹水均消失,肝功能恢复至正常,上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显示结果好转;有效:患者各项症状均明显好转,腹水减少超过1/2,肝功能好转明显,上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2]。
1.4 统计学分析
建立数据库后,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文中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百分数或率描述,以P<0.05为两组之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28/30),其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73.3%(22/30),其中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x2=4.320,P=0.038)。
3 讨 论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疑难杂症,其病因比较复杂,低白蛋白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及醛固酮增多等都可能引发该病[3]。中医认为该病与感染虫毒、情志郁结、酒食不节等迁延不愈有关,其病机复杂,为血瘀、水蓄、气滞互结于腹中,致使肝肾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水湿运行出现障碍,相互影响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入肝经阻经络,最终导致痰湿血瘀证[4]。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可见采用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利于其肝功能康复,从整体来看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可将其作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手段。
总结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疗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其全身症状与腹水情况,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黎娜,王云海.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156.
[2]黄光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207-208.
[3] 齐 妍.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3):105-106.
[4] 吴华清,孙晓伟,王焕英.消瘀降浊汤治疗瘀血阻滞证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