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产学研相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王璇
近几年,随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创新”的现实意义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说明产学研对于充分整合学校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研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将研发服务外包给院校,节省自身人力物力成本,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自身优势上去发展;院校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将社会、企业真正需要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在社会上的竞争实力;企业和院校的成功合作将不断促进包括服务外包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提升区域高技术服务业水平,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这个过程当中,院校有着研究硬件、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的优势;企业则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嗅觉,更有将技术创新转化成生产力的强大能力;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稍加引导,就能使研发、创新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如何借助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高效、快捷、系统的产学研体系,让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硅谷是一个只有250万人口的地区,却在2011年创造出占美国GDP总量5%的生产总值,生产了全美国30%以上的集成电路产品和20%多的航天产品。硅谷的成功就与其相邻的斯坦福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斯坦福大学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的产学研体系,才使得硅谷当地企业迅猛的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产学研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的成功融合,对于现阶段高校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建立产学研系统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硬件”的先行发展。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重要支撑就是由弗里德里克·特曼教授于1951年亲手建立的斯坦福科技园,并且在建立之初就对学校本身优势、市场发展前景等做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别认真挑选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成长前景好的行业优先发展,并采取减免入园费用、公用学院设施资源等优惠措施吸引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入驻园区。
“软件”的持续跟进。在斯坦福科技园顺利发展的同时,斯坦福大学的管理者们意识到,仅有优质的硬件设备和众多的中小企业支撑是不够的,还要对众多有开拓创新思想的年轻人进行有效辅导,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于是学校的绝大部分学院都相继开设了创业课程,也更加注重校园创新文化的培养。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完善的产学研体系,我国大专院校、当地政府和众多企业相互联系还不够紧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着手研究创办科技创新园区。在众多大专院校积极兴办新区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新区较为宽裕的土地资源,深化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土地、财政方面的政府支持,并结合本校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校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全力引进入园企业,积极招引当地符合园区发展规划的中小企业入驻,并且大力倡导本校有意愿的老师和学生进入园区创业发展。
二是与当地创新研发机构融合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和部门都有着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产业联盟和研发平台,这些机构既有政府背景,又拥有优势企业的技术和资源支持,大专院校可以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与政府、企业、市场的联系。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公共实验中心就是这种融合的实例之一。
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开辟专业的培训课程,针对专业自身特点,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进行系统辅导。更要在鼓励学生积极创业的同时,告诉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以及对待这些困难和风险的心态,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能够勇于接受并承担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