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探索的有效策略
尹霞 杨安安 李侃侃
摘? ? 要:为全面贯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育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定位,高校教师应承担好育人责任,充分挖掘所授课程的育人要素,打造知识传递、能力塑造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所有的课程中,承担专业教育任务的理工科教师,既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也是一所高校课程思政能否全面落实的难点和短板。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为理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提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8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2020年5月28日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更是明确指出并具体要求: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从“课程思政”这个特有名词在2014年被首次提及,短短的六年内[2],课程思政已经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模式,辐射到所有课堂课程改革的新理念[3],从思政课、综合素养课辐射到少数专业课,乃至每一门专业课。在所有的课程中,承担专业教育任务的理工科教师,他们的具体教学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也是关系一所高校课程思政能否全面落实的难点和短板。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凝练与专业知识高度相关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的广度、深度及温度,是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必要基础和必备条件。
理工科课程思政是有不同取向和聚焦点的。其中工科类专业课程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而理科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理科和工科的思政元素各有侧重,两类课程也可以彼此借鉴、挖掘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取向,例如理科专业课,也可以激发学生“以业兴邦”的使命担当,而工科专业课,也承载着许多思维方法训练层面的任务。
无论要承载怎样的思政育人主题,进行怎样的价值引领,都需要有相对应的载体,如果没有载体,那就变成了单纯的说教。此处的载体,就是我们要在课程中挖掘的要素和因素。通过过去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开始做理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有五个最简单、最实用的策略,几乎所有的理科专业课,甚至包括工科专业课,都可以进行尝试。下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讲好“中国”故事,引发情怀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和表率。無论会谈交流,还是撰文演讲,总书记都会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国内外比较的视野阐述中国道路。这对于我们专业课教师是很有指导和启发意义的。拥有5 000年厚重历史文化的中国在科技发展急速推动下孕育出了灿烂的现代文明。理工科专业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和现实角度,讲述专业课和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中国故事。这个乍一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化学、物理及数学课程,似乎和文化历史关联度不大。这里给出一则在“有机化学”中讲关于文物的故事以抛砖引玉。
绢衣彩绘木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206号墓葬,是高昌后期的张雄夫妇的墓葬。张雄出身高昌国贵族,其家族为高昌国的稳定和团结作出过杰出贡献。高昌国自汉朝设立,是融合了各异的肤色和不同语言、信仰的民族,地处陆上丝绸之路的要塞,当时各种经济贸易都在此交汇。绢衣彩绘木俑制作工艺特别,木俑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成果。绫罗锦绢成衣,历经千年时光,仍旧鲜艳如新,彰显初唐流行风尚。其色彩的秘密来源于植物染料。经过现代技术对服饰的初步检查发现服装上的红色和黄色都以红花为染料,红花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大唐长安,成为大唐非常重要的流行色。而服饰中的蓝色,则是以蓝草叶子制成靛蓝的颜色。蓝草的根就是大名鼎鼎的板蓝根,中国人可谓是把食用中草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植物染料染出来的颜色纯真自然,经久不退,还具有防虫抗菌的功效。靛蓝不仅是内敛厚重的中国蓝,而且在古代服饰中扮演重要角色。靛蓝还是具有时尚个性并风靡全球的牛仔蓝的前身。靛蓝的化学本质就是杂环化合物。古法染色的每一步,都蕴含着杂环化合物的特有化学性质,现代产业中对于靛蓝的大量需求,又促使人工合成靛蓝成为一大产业,而这一产业兴起,就把靛蓝供应不足的问题,变成了大量合成靛蓝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后生物合成靛蓝粉墨登场。用基因改造过后的大肠杆菌合成靛蓝,在理论上大放异彩。然而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新的问题要解决。
从讲述中国文物的故事,激起学生对大唐盛世的憧憬,对古代璀璨文化的向往,对古人实践智慧的拜服,并从中找到专业知识的相关点。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看待科技发展的双面性。用学科交叉的眼光看待创新是解决新生问题的唯一途径,这也证实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文化中来,到专业知识中去,最后升华到科学研究的共性,再落脚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切实做到“知来处,明去处”。这样的课堂,文化与知识结合、感性的美与理性的美结合、基础和前沿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及专业和思政结合,妙趣横生。悠悠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在衣食住行中积累的智慧令人拜服,而这些智慧或多或少都可以用理工科专业知识去联系着解释。如果将“中国”故事成功地运用到专业课中,那么我们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仅完成了《纲要》中提及的育人过程中的价值引领,而且拓展到了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等层面。
二、讲好“大师”故事,激起情感共鸣
专业课程相关的“中国”故事,不是很好找,但是很好讲,因为自带“高大上”的光环。专业课程相关的“大师”故事,找起来容易很多,每一门学科得以发展至今,都与无数前辈的奋斗和执着密切关联,但是“大师”故事不好讲,因为太信手拈来就会少了很多设计,很容易流于拉家常。例如,某某大师,在怎样的年代,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我们从中要学习怎样的精神。讲好故事跟拉家常最大的差别,在于拉家常可以语气平淡,表情平静,内容平凡,让人听后昏昏沉沉。而讲好故事就像做好一份美食,还未尝到口中,便被其诱人的外表激起兴趣,初入口,是一番味道,细细品尝,味道的层次感慢慢在唇齿之间炸裂,内涵和后劲儿相继迸发,口齿留香,久久不会散去,令人回味无穷。一个故事讲完,点破不说破,道理昭然,余音绕梁。
“大师”故事那么多,要选择与专业知识点本身契合的故事,才能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和载体。否则,就会降低学习效果,出现“贴标签”和“两张皮”的常见错误。在此简单举一例说明。说起科学研究的大师,屠呦呦当之无愧,而且她也是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故事是很多理工科教师都喜欢讲的故事,只要课程在传递“创新”“实验”“原创”等词汇,都会用到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用诺贝尔奖激励后辈醉心科研,脚踏实地,勇攀高峰。但其实这样的用法,就是在“贴标签”,用关键词强行把不相关的课程和不相關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一定会出现“两张皮”的不适感。即便是在看似理所当然的化学、药学等相关学科,屠呦呦的故事也不适合出现在课程中的任意一堂课。而需要结合到具体的知识点,引出这样的“大师”故事,才是合理的,水到渠成的,润物无声的。才能在恰当的时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说讲“中国”故事,更多的是情怀的感触,那么讲好“大师”故事,则更多的是有血有肉情感的共鸣。而“共鸣”是讲“大师”故事的精华所在。所以,理工科专业课要讲自己的“大师”故事,就要落脚在专业知识点上,要恰当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价值的引领作用。将单个知识与学科和科学的发展融为一体,将大师们的故事嵌入其中,作为隐形的线索,推动课堂的进展。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老一辈科学家竭尽所能地为科研事业发光发热的奉献精神,感动于他们在青年时代,放弃物质享受和安定生活的机会,把最美的青春投身于一条充满艰险、前途未卜的奋斗之路的伟大选择。
三、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的传递,专业课是
主战场
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看法。这一观点包括了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特征、科学知识的构成和科学的价值。科学方法论是对科学操作程序和各种研究方法的反思。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对于每一个处在科学活动中的人和正在走向科学研究领域的人都至关重要。对于这部分素养的培养,专业课一定是主战场。科学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的,每一门科学学科都满足这样的发展规律。一个理论为什么会产生,又为什么会破灭?其中的必然因素反映着科学研究怎样的特点?新的理论的建立,是对旧的理论的推翻还是补充?新的理论要如何建立,需要经历哪些过程?现有的教科书中的部分理论,或许终有一天会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而面临被推翻或者是被发展的情况,如果是现在的学生作为主体,他们是否具备了寻求新理论的能力?科学研究认识的特征,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精神的内涵又是什么?这些都应该是专业课传递给学生的隐性知识。而这部分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停留在绪论部分,作一个简单的概述,而是应该在遇到具体案例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求一个案例传达所有的内涵,而要求精准地结合知识,把一个内涵分析透彻。这样才能实现理科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必要的时刻,进行党和国家层面意识的传递和引领。例如通过实例分析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内涵的时候,大可用显性教育的方法融合“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的隐性观念。这样隐性和显性的巧妙结合,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价值引领的升华。
四、正反典型案例,育专业人的责任担当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概念融于具体案例当中,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深入思考。学生把理论放在现实中去理解,可以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发散创造性思维和发散型思维,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业内的经典案例往往更具有典型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知识关联性,挖掘这些经典案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行业认同,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正面案例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有效手段,而反面案例,有时可以通过“负强化”引发学生思辨,带来更强震撼。例如理工科学生将来是相关行业的优秀从业者,如果某些细节不能严格规范,某些差异不能科学把控,可能会为行业带来巨大损失。此时就可以用行业发展过程中典型的反面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严谨笃实和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例如有机化学和药学等相关专业课可以利用反面经典案例“反应停”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导致1.2万“海豹胎”婴儿问世,这是医药史上的重大灾难,而究其原因,是对映异构体药物的错误使用。对映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最基础的专业知识之一。紧密围绕专业知识,引用反面案例,对“药学人”和“化学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强化。除此之外可以加入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强化。类似该案例中反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案例,几乎每个学科都可以找到。只要深入挖掘其思政元素,就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对人性的关怀,生命的敬畏,打造有温度和深度的课堂。
五、结合校史校情,爱国先爱校
校史是一个学校成长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记录学校成长壮大过程的历史,也正如个体人的成长发展一样,值得借鉴,发人深省。学校要让大学生在入学之初,了解自己就读的学校,了解这所学校过去的艰辛和现在的辉煌,了解学校的文化定位、发展状况和目标使命。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以校为傲,为校争光,升华到以业报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校史校情的教育不应当只停留在入学之初的教育上,也要渗透在每一门课程的定位和知识传递过程中。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的历史重任,肩负着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很多理工科课程,都是公共必修课,这些课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讲授和目标肯定要与其他学校有所差异。学校定位和使命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农林类院校走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以此为背景,学校的各门专业课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相应的契合点,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的创新型人才。
灵活运用以上的五个策略,牢牢把控素材与专业知识的契合度和价值引领的高度,将为理工科类专业课和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最后,笔者想说,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并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落实落地,见功见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3]陈宝生.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EB/OL].(2018-03-16)[2020-5-20].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03/t20180316_1023377.html.
[责任编辑? 宋? ? 宇]
收稿日期:2020-06-20
作者简介:尹霞(1986—),女,内蒙古包头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软件协同下的思维导图助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Y1903175)
猜你喜欢专业课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税费计算申报与筹划”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思政与高等数学立德树人视野下怎样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个性化经典诵读助力学生德育教育提升政治认同素养 落实青年责任担当立德树人维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适用于专业课的中职数学教学策略建议研究型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光电类专业课换位式教学模式初探大学本科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