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探讨
马杨悦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重点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主要包括制定完善的乡村治理的制度规范体系,完善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等,将乡村治理法治化落实到位,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建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125—0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这已经成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视角,加强乡村治理法治化,可以贯彻落实好法治,德治以及自治等原则,确保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性,不断提高乡村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将乡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建设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F的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分析
1.1法治方式的运用较不合理
在农村改革开放不断强化的影响下,大大提高了农村现代化水平,在农村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法治理念,民主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强化,进而涌现出了自由平等观念和民主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巩固了基层法治基础。但是农民在运用法治方式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环节,善于“拉关系”。
1.2主体缺位现象比较严重
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结合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地方注重治理实践,尤其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现已经形成了农村社会的治理工作格局,也形成了乡村社会治理格局,其中,政府发挥着主导性地位,而且公众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对制度优势予以了充分的体现,也促进了不同社会主体在乡村治理中作用的发挥。但是在实际上,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主体缺位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与“三化”问题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行业组织的发育程度也严重不足,功能的单一性比较显著,一定程度上使农村党组织与党员出现了严重的脱离现象,村委会和村民也没有整合在一起。
1.3缺少完善的乡村治理的法规制度体系
基层法治建设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已经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完善的乡村治理规范体系已经形成,其中,村民公约,行业规章以及团体章程等,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但是在实际上,在农村社会治理的立法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较多的困惑点,主要包括立法听取群众意见不足,过于注重部门和地方利益,极容易激发群众的不满。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F的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建议
2.1制定完善的乡村治理的制度规范体系
在法治中,法律是重要的一大保障。现阶段,在农村治理过程中,立法方面的问题比较显著,所以必须要提高对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高度重视,将治理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落实到位。首先,要加强科学方法的应用,确保制度规范与农村新形势新变化需求相符合。而且还要将地方特色彰显出来,将村规民约的作用进行体现。村规民约,对于德治和自治的体现具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在乡村基层法制化过程中,必须要将基层民主发扬出来,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将民众的智慧整合起来,不断提高村民自治的完善程度,将地方特色充分彰显出来,确保治理法规制度体系的顺利形成。
2.2完善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组织体系
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要将社会各类主体的活力展现出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要将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将基层党組织建设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多的法治资源。其次,要加强基层自治和民主协商,将公众参与度提升上来,将农村各个自治组织各个社会团体,各个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出来。最后,要将农村基层法治机构和队伍的作用体现出来,加强完善的法治网络的构建,重点涵盖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等,壮大农村法治的基础。
2.3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明确提出了对干部群众的素质要求。要想确保乡村治理法治化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将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树立起来,并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首先,要提高对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信仰的高度重视,法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党员,干部和老师等,必须要做到懂法用法,将法治思维树立起来。其次,提高对公正执法的高度重视,借助执法公正,可以将法治体现出来,要想对农村法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必须要将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化,将公平性和正义性充分体现出来。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加强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势在必行,可以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法治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效渗透和应用,形成联合效力,从而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