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干部管理模式探讨
黄蓉
[摘 要] 科学的管理是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干部管理模式作为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有效促进管理效能的释放,最终达到服务科技创新的目的。文章对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党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负责、有效调控”的干部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利弊,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科研院所干部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研院所 干部管理模式 利弊 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志码:A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西物院)作为我国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队代表,其干部管理模式相当长时间内释放出活力,促进了研究院的发展,为聚变科研贡献了力量。面对新形势,原有干部管理模式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因此,提出改进措施,有利于构建更科学、更规范的干部管理体制。
一、干部管理的模式
西物院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组建的科研院所,因历史变迁原因,形成“一院两地”协同发展局势。机关与聚变研究所、技术应用所等搬迁至成都市发展,老基地以办学的形式留在乐山发展。“一院两地”的客观实际,逐步形成了“院党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负责、有效调控”的干部管理模式。该模式下,院党委直接负责院机关部门和直属公益单位科级及以上干部、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处级)的职数设置、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等工作。各二级单位党委负责所属单位的处级、科级干部职数设置、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等工作。
二、管理模式发挥的积极作用
“院党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负责、有效调控”的管理模式,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了院党委统一管理的原则,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发挥了二级单位党委的作用。统一领导确保了中央及上级有关部门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执行,把准了院干部管理工作的大方向,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风气[1]。
分级管理、逐级负责,是西物院根据“一院两地”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来的干部管理模式,三个二级单位党委在院党委的授权下,可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独立自主开展干部工作。对院里来说,分级管理可以避免“一刀切”,确保院干部管理制度因地制宜有效执行,也可以降低院党委或者院主要领导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绝对话语权。而逐级负责又避免了层层请示报告,把事无大小的干部管理方面决策问题推到院党委面前。对二级单位来说,分级管理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本级党委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干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并发挥单位的特色与优势。逐级负责则明确提出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避免出现权利与责任不对等的情况,对二级单位党委干部管理尤其是选人用人工作中起到了有效约束作用[2]。对基层干部个人来说,其所在单位对其个人能力、工作成绩、廉洁从业等方面有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能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有效调控是落实党管干部与民主集中原则的有效手段。在干部的管理调控中,要突出和强调干部队伍的稳定,对干部选拔任用时要通过有效调控尽力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在这样的干部管理模式下,干部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权限清晰、责任明确,为西物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支持和组织保障。干部管理工作流程基本规范,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做到了严格机构设置,严格干部职数、职级、严格选拔程序。同时,我们对二级单位干部工作的指导初见成效,保障了二级单位贯彻落实上级和院干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三、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管理权限过于分散,未实现干部有效管控,是呈现出的最大问题。在分级管理的总思路下,院党委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干部管理权限,形成了各二级单位党委(处级)管理所属单位处级干部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处级单位任命处级干部。不可否认,这一做法在一定的时期内,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管理权限的过于分散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出来。一是形成了思维定式,院党委对主要干部的管理被弱化。一直以来院党委对主要干部的范围界定大致与院管处级干部界定一致,范围为:院机关各部门处级以上干部以及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因此,院党委比较注重对此部分干部进行管理,党委组织部的干部管理工作也主要集中在这部分干部身上,对下属单位副处级干部管理不到位,时间一久,就会发现再想重新抓好抓严全院处级干部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壁垒重重、难度很大。二是“片区化”管理容易形成独立王国,滋生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党委简政放权的初衷是好的,但处级单位管理处级干部的做法首先就违背了干部管理权限的要求,其次这种干部管理方式实质上是采取属地管理,未做到与属人管理相结合。最后在二级单位选人用人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片区化”管理的风险较大,一来院党委对二级单位所属处级干部选拔过程管理有失控风险,缺乏院党委层面统筹考虑。二来各二级党委容易存在干部“本土化”与“自留地”问题,由此滋生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等。 三是与基层脱节风险增大,干部归属感不强。院里很多干部管理制度、办法的执行范围只在院党委直接管理的干部中强制执行,对二级单位往往以“参照执行”一带而过,院一级的制度难以在基层落地落实。院里不直接管理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对院方针政策又知之甚少,如此循环,形成院与基层干部彼此都了解不深的情况,加大了干部队伍不稳定风险,长期以来,甚至出现某些基层干部认为院里鞭长莫及,既不想管我,又管不着我的思想。此外,基地学院因外聘干部较多,与院主业关系联系不紧密,也致使部分干部对西物院的归属感不强。
四、改进思路及对策
收紧干部管理权限,实现党委统一领导。一是转变观念,厘清院管干部范围。对西物院这样一个拥有约 2000名职工的厅局级科研院所来说,全院90多名处级干部是各方面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的绝对骨干与中心力量,既是领导决策的推动者,又是制度的制定者,更是领导与职工的联系纽带,是院党委落实“党管干部”原则要管理住的主要干部[3]。只要管好全院处级干部,就管住了关键人,就稳定了干部队伍,就能為院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院管干部范围必须包括全院处级干部。二是收紧权限,以属人管理为主。院党委根据干部属人管理原则以及集团公司巡视整改的要求,收紧处级干部管理权限,实现院党委对全部处级干部的管理。同时,根据“一院两地”的实际,为提高选人用人的合理性、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结合干部属地管理原则,赋予二级单位处级干部部分管理权限。此外,三个二级单位所属科级干部管理继续由二级党委负责。三是破除壁垒,增强基层干部归属感。加强院干部管理工作制度的统一性,推动制度落地落实,以完善的制度保证各级干部工作获得支持,待遇充分保障、心理得到关怀,实质上主要满足了干部的合理需求,其归属感有了,心也就留住了。另外,我院干部管理工作力量需要下沉,要强化基础,关心关注基层一线干部,增强基层干部的自信心、自豪感与归属感,真正让各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地为院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主要生力军的科研院所,只有深入研究现行管理体制,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才能有效激发创新动力。新时代的干部管理模式,能更好发挥干部队伍活力,为科研活动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研究西物院干部管理模式,对科研院所发现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干部管理改革工作有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本林.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管理范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9).
[2]司勇.浅谈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综合治理工作[J].理论观察,2013(6).
[3]周秋生.浅谈重视改进国有企业干部管理[J].南钢科技,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