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最美读本”
曹洪刚
2018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一档以书为主题的纪录片《书迷》,分别以《一本书的诞生》《书店风景》《淘书迷的地图》和《贩书记》为主题进行展示,本文从《一本书的诞生》看“最美读本”的诞生,它是作者、编辑、设计师之间的匠心互动。
朱赢椿是著名的设计师,他设计的图书屡获“世界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他不仅设计图书,还独立创作图书,这让我们看到一本“最美读本”是怎样诞生的,它给编辑在选择稿件、设计书报刊时,给予极大的启示。
一、“美”来源于生活
《虫子旁》是朱赢椿第一本自己写作和设计的图书。朱赢椿从2009年到2014年,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书坊——书衣坊中,对虫子的世界进行观察,观察蜗牛、金龟子等昆虫的生活,记录《随园虫事》进入虫子的世界。从生活的点滴中获得灵感,滋养图书的设计,给读者以最美的阅读体验。
《虫子旁》是朱赢椿第一本有文字的书,他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改,“第一,害怕有错误,从虫子的角度,虽然我说不是讲科学,其实我是以科学的态度在做这件事情;第二,我又不是作家,我又做了跟作家一样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让人比较不安的,害怕有问题。修改了19次。”这对一位以设计著称的设计师来说,是一次实验,是一次洗礼,是一次跨越。
《虫子旁》出版是成功的,《虫子旁》获得2014年度“中国好书”荣誉。好书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亲身体验。
《平如美棠》2013年出版,获得出版界和读者的好评,并获得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到2017年底,销售20多万册。饶平如是画稿的作者,2008年他的夫人毛美堂去世,他对妻子非常思念。从2008年开始,饶平如用画笔记录他和毛美堂的故事,希望留住美好的回忆,将他们的爱情故事留给子女。到2012年,饶平如总共画出400多幅画,每一幅画都表现了饶平如真挚的感情,还有他的幽默和豁达。当饶平如的画稿在网上流传时,引起网友们的轰动和热烈的讨论,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一本畅销书。
朱赢椿在看了饶平如的画稿进行设计时说:“他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但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爱、一种情,以至于他的笔下画出来的图形,充满了感情,这都是他身临其境的画面,表达的就是他的情、他的爱,他的一生当中满满的回忆。”最真的感情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无论是朱赢椿的《虫子旁》还是绕平如的《平如美棠》,他们都有好读本的特征,就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这是“美”最真挚的表达。
二、“美”互动的和谐
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一本在视觉上吸引眼球的书,它的“美”是在互动中和谐的进行。将创作者和读者融合在一起。在纪录片《一本书的诞生》中介绍了《虫子旁》和《不裁》两本书,在这两本书中都藏着书和读者之间的互动。
《虫子旁》这本书在设计中处处隐藏着设计师朱赢椿的趣味,设计的表现力让书和读者更加亲近。这是一本讲述虫子世界的故事,在《虫子旁》的封面以虫子的形象为底图进行设计,为了不让读者有突兀和害怕的感觉,朱赢椿特意为封面设计了拉页。由于作者多年对虫子的观察,记录虫子发出来的声音,并制作成二维码,当作者看书中内容的时候,可以扫二维码一起听虫子的声音,让书变得立体,这使读者非常喜爱,这是一种融合了自然的体验,朱赢椿还设计了这本书的诞生地随园书坊的平面图,让读者可以在园中寻找故事的发生地。
做感兴趣的书,为其“量体裁衣”,朱赢椿创作了一系列实验性的作品,《不裁》就是其中的一本。朱赢椿说:“《不裁》以改进的毛边本形态装订,看一页裁一页的设计理念。书的内容是随笔和散文,比较短,可以一边看一边裁,在这本书的前面,制作了一把纸做的刀,卸下来以后就可以边裁边看,裁完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书是带毛边的,那么当一本书都裁掉以后,它的切口是非常好看的,因为它有一个不一样的质感。”在《不裁》的设计中,处处体现设计者的匠心。
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2007年“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中,《不裁》这本书在33个国家选送的545个品种中胜出,颁奖词中写道,“这本书很质朴,边看边裁的设计理念,和读者产生互动关系”,让读者的阅读体验同读本结合在一起,产生互动,让读者更容易吸取知识,让读者对阅读产生更多的兴趣。
三、“美”尊重内容进行设计
朱赢椿说:“凡是遇到经典的书的时候,很多读者都认不出是我的设计,因为我希望这样经典的书,我的设计应该是藏在后边的,我应该把我的经历放在字体、字号、行距、字距、墨色,然后是工艺、纸张、翻阅的舒适度,作为我的设计的重点。”设计师要尊重书的内容进行设计。有的人对朱赢椿的设计争议很多,对于是否会走向过度设计,朱赢椿也很警惕,他给自己定了两個方向,一类是他可以大胆实验的图书,在其中探索新的设计形式和语言;另一种是内容至上的作家作品,他会把自己的想法降到最低,只求把作者的文本,以最好的形式呈现出来。
《平如美棠》的设计,体现了朱赢椿的设计理念,在朱赢椿看来:“充分理解作者和作品,是设计一本书的关键。”当朱赢椿看到《平如美棠》这部书稿的时候,打动的是他的内心,他和编辑阴牧云先后数次到上海拜访饶平如老爷爷,和他进行交流,怎样以最好的形式体现《平如美棠》这部作品。
阴牧云说:“朱老师当天,他已经形成了他设计的想法,比如说,这本书是接地气的,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的,这个老爷爷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是这样一个可爱的老爷爷,那么一个设计师,就应该克制住自己,他要反映这本书,这个作者的特质。”朱赢椿懂得,在好的作品面前,克制才是美德。将每一幅画、每一个文字,都安排到妥帖的位置,让一本书从无到有,拥有不同的风骨、性格,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设计是不动声色的,作为一名设计师,还是应该默默地隐藏在书的背后,从书的内容本身去挖掘一些东西,把他表达出来,这些设计仿佛是从书里面的内容生长出来的一样。纸质书和人之间,它可以产生情感的联系的,纸质书永远会存在的,纸质书不会消灭的。”这是朱赢椿的设计理念,对知识的一种尊敬、是对书的一种尊敬、对作者的一种尊敬。
对于好的设计师来说,邂逅好的作者与作品,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而一旦遇上,常常可以碰撞出至为精彩的火花。尊重作品内容进行设计,让设计融入到内容,让读者在体验阅读的时候,感受读本的“美”,感受读本的内容本身带来的“美”。
四、“美”一种慢的节奏
《虫子旁》这本书,朱赢椿用了4年多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他在体会虫子世界的魅力,在设计中,融入切身的体会,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体验。“美”往往就在这种“慢”的节奏中诞生。在朱赢椿的书衣坊中,会看到一个“慢”的标志,这是告诉前来的朋友和自己都要慢下来,不能浮躁。曾经的朱赢椿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做美编和设计师,做教辅书的设计,这种设计就是一种快的节奏,一度让朱赢椿陷入沉思之中。在大彻大悟后,朱赢椿想做点像样的设计,“士为知己者死,书为阅己者容”,把节奏放慢。最后我们看到朱赢椿的设计屡次获得出版界的设计大奖,获得读者的认可。
朱赢椿表示:“作为设计师,充分地尊重纸张的特色,了解纸张的艺术特质,去印刷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那么让一本书,不但具有文字的,信息量的传播之外,还能够有艺术特质、收藏特质,那么这本书,我们能够很长时间地保存下去。”
正如纪录片《一本书的诞生》中所说:从一张纸到一本书的诞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光和繁复的过程,作者、编辑和设计师,正是这些认真做书的人,带着对书的敬畏和坚持,将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和思想,牢牢焊进白纸中,为世间留下更多值得流传的作品,让阅读成为一件更美妙的事。一本书最终成型,是作者、编辑与书籍设计师相互协力、相互磨合的过程,作者赋予作品灵魂,经过编辑提炼,最后由设计师,搭建出最合适的表现形式。
这给编辑在制作“最美读本”时,选择作品和设计风格上给予重要的启示。“最美读本”不仅是读者对作品内容的一种阅读体验,还是读者对读本阅读视觉的一种视觉体验。它的“美”是生活的沉淀与洗礼,视觉的冲击与读者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