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品质研训

    陈丽丽

    教师发展中心承担着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能,需要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提供适切而有效的教育助力。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秉承“高品质发展”的理念,以课程建设品牌化、课堂教学生态化、师资队伍专业化为抓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训进行了探索,力求推动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深度融合。

    一、课程建设品牌化

    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开发是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张家港市部分学校尝试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项目化学习为手段,以学校特色为内容,将两个课题进行了融合性探究,以推动课程建设品牌化。

    1.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促进国家课程落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但因“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特殊性,造成了各地、各校实施水平参差不齐,从而成为课程规范化管理关注的焦点。此外,学校的特色课程由于课时安排、师资调配等问题,又缺乏一定的实施深度和广度。由此,将学校的特色课程有机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成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途径。

    2.以项目化学习为手段,促进学科素养融合。项目化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运用。其中,知识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关键知识点以及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群;能力是指观察与思考、问题探究与解决、小组合作等综合能力。因此,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设计课程,能将知识、儿童与生活整体链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以学校特色为内容,促进学习活动本土化。校本课程多为拓展和探究型课程,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学习内容结合学校地理、人文、环境等优势资源,素材丰富,情境真实,具有鲜活性;同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量身定制,又具有鲜明性。学习活动的本土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课堂教学生態化

    生态教育是“顺应自然的人性的教育”,那么,构建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遵循学习的本质。

    1.以“学”为中心,回归学习的本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是建设科学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这些理念逐渐被教师理解并遵循。但是,深观课堂,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如问题创设“被生本化”、小组讨论热闹而无效、能力培养宽泛而缺乏针对性等。因此,回归学习本真除了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学习内涵的挖掘。

    2.搭建信息化平台,拓展学习的宽度。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者要顺应时代潮流,帮助学生树立“技术服务生活”的观念。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先后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项目化学习”等专题网站,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也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2020年,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由张家港市梁丰小学教师黄利锋领衔,在沪江直播平台上创立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项目化学习共同体——项目化学堂。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自愿申报,定期进行专题交流,展现了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项目化学堂利用“无边界”的直播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宽度,也扩大了教育的影响力。

    3.注重迭代研究,延展学习的深度。学习是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一种持久行为,通过反复学、学反复、终生学习等不断提升经验值,从而实现知识的迭代。因此,在开展学习活动时,要通过驱动性问题,逐步将“知道什么”和“还能做什么”联系起来,用“还能做什么”驱动学生不断主动学习并掌握更多知识,从而延展学习的深度,促进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三、师资队伍专业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者多为兼职教师,学科背景各异且流动性较大,这给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带来了困难。通过分析发现,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化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引领教师用多维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成长。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了“跨学科”的课程性质,这也使“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老师”的愿景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另外,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看,除了分科课程,还会有更多的综合课程涌现,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因此,要鼓励教师从单一的学科视野中跳脱出来,实现多维度发展。

    2.建构主题化、系列化、专业化的研训活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持续的实践活动。为此,研训员要抓住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的难点、热点问题,设计主题化、系列化、专业化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直坚持以“项目化学习”为主题,每学期开展1~2次研训活动,每次一个专题讲座,促使教师对项目化学习形成系统的认知。接下来,教师发展中心除开展研训活动外,还将着手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实践经验和精品课例进行梳理,挖掘亮点,形成区域特色。

    3.着力培植骨干力量,为学科发展增值。高素质的骨干力量是学科发展的助推剂。对于专职教师稀缺而兼职教师数量不多的这类学科,骨干力量的培植,特别是高段位教学骨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鼓励有潜质的教师跨学科发展,为他们架设专业发展的高速路,提供多元的发展空间,创设多元的发展机会,给予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使他们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4.注重课题研究,提升学科发展的高度。要以课题为引领,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学科内涵。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既可有机融合,又可共生发展。目前,笔者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的实践研究”和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构建基于网络的项目式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这两个课题都聚焦了课程实施阶段的难点、热点问题,对学科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研训员,除了要亲历课题研究,还要鼓励、帮助教师投身其中,从微型课题着手,不断累积,逐步成长为科研型教师。

    综上所述,教师发展中心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好高骛远,而是要聚焦“高品质”作深入思考,创新工作方式,从而推动研训活动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