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路径选择
潘艳芬 杨菊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业成为特色村寨经济增长新的赋能点,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但在实践中也面临内源式动力欠缺、传统民风民俗危机化、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阻断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因此,做好旅游发展定位、整合旅游资源、复原村民主体的话语权、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2-0141-04
Selec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ath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under the Vis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Y Village, Huangp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for Example
PAN Yanfe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Ethnic 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Ethnic minority areas are rich in resources and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enabling point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it is also a powerful measure t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owever, in practice, it is also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endogenous power, crisis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s, and lack of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which block the effective progres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refore, doing a good wa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restoring the voice of the main body of villagers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path to integr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s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村落建筑、乡土风俗和社会治理,是各族人民团结共创的聚落形态。乡村旅游是集观光度假、体验乡情、农业产品等立体化的经济活动,被定位为经济增长的新生引擎。截至2020年11月,我国共有乡村旅游重点村998家,国家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41个。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客流量达32亿人次,創收高达8500亿元[1]。这些数据表明,旅游已成为乡村经济新的赋能点,发展乡村旅游在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大活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依托自身资源存量,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特色显著,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常规资源欠开发,主观发展意愿与内生能力不强,由此经济发展的滞后性较为突出[2],很多土地、房屋、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充分发挥效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基于要素非农化、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发展不协调等深层矛盾[3]应运而生,在城乡深度融合下有助于乡村功能的综合发展和提升,解决“三农”突出问题。而乡村旅游是提升农业多重价值与迎合旅游者体验需求多元性的重要平台[4],在发展要求与价值功能层面两者具有耦合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其自然生态与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但如何依托乡村旅游促进村寨全面发展是未来需要长期探索的重点和关键。
1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
1.1 乡村振兴战略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优质资源 “体现民族特色,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记得住乡愁”是乡村建设的基准,也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绿色发展、精品开发成为发展要义。乡村振兴强调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业态[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相应的保障机制将会倾向农村建设,资金跟进、技术配置、人才引进、教育重视、环境治理等都是乡村旅游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绿色发展理念是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强调在发展中注重经济、文化、生态综合效益,而村寨的民居原貌、乡土文化、生态环境正是乡村旅游的物质载体。
1.2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助推器 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促使农村土地、房屋、山林大量闲置和荒废,乡村旅游的开发使土地得以流转和使用,增加土地创收能力,闲置的房屋改造成度假旅社,被搁置的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当前,乡村旅游正向观光、度假、体验等高质量、复合型转变,对地区生态环境形成高标准。山水林田湖是经济发展的生命共同体,乡村旅游能促进旅游地“五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改善村落人居环境。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逐渐呈现“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等深层矛盾[3],社会治理要求传统礼治和地方精英群体教化与外源权力机制齐心发力,形成外生和内生权力机制抗衡,达成权力责任共同体,对村级治理造成约束力。
2 Y村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
Y村是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国务院审批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被批准为贵州省第四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拥有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等优越条件,发展后劲足。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交通得到裂变式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蓬勃兴起,木楼、田地、山水、森林融合为一体,构成了诗意般的村落空间,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1 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优越 Y村位于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东部,清水江贯穿Y村全境,依山顺江而建,与周边顺沿山势垂直分布的村寨形成鲜明对比,民风淳朴,风景优美。距离谷陇镇17km,距凯里市、台江、黄平县城均不到40km,为清水江的航运咽喉。Y村与对岸的台江县隔江相望;顺江而下可到台江县施洞镇,沿江逆流而上可到旁海镇。Y村处于山凯至仰朵白改黑乡村公路的重要节点,这是黄平县的第一条乡村旅游油路,油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是镇上为数不多的兼备水陆交通的村落。村内全境地形起伏平缓,为低山丘陵地貌,为河谷农业区。黄平县境内最低海拔为519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320mm以上,植被完好;清水江四季流过,无霜期较长,适合多种种植物地生长,村内柚子树、枇杷树、桃子树等果树品种品质优良。
2.2 历史文化深远厚重 Y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具有土司府、文昌阁、城墙炮台、Y城墙、观音庙、望江亭、红岩堡军事古堡等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Y古城垣遗址和军事古堡。长官司城墙始于明朝,距今有300余的历史。在史书《二十五史》清史稿列传三百二十四载明:“岩门长官司,在州东北。明成化六年,何清以征苗有功,授凯里安抚司左副长官。万历四十二年,改属黄平州。传至何仕洪,清顺治十五年,归附,改授岩门长官司,世袭。”Y古城墙沿村落山体蜿蜒修建,全长1642.2m,宽2.67m,高4.5m,城墙以青石精砌而成,上下安砌墙垛[5]。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1982年Y村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单位,并修建Y城垣保护标志碑,2013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价值高。距离Y3km的下游便是拥有着600余年历史的红岩堡,是清水江边方圆百里唯一的军事古堡。寨墙石头垒砌而成。两端与崖壁衔接,墙中设有寨门。在红岩堡西南角的崖壁上,完整保留着30余个字的摩崖志记,可见当时的繁华盛况。
2.3 民俗特色资源富集 Y村民居集中,建筑属于传统的苗族建造样式,房屋构架一般为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楼,屋顶铺盖小青瓦,四周木板相隔。门窗花格精致,大門设计独特,村落还留有徽式建筑结构的房子。苗族刺绣、织布、染布、竹编等特色手工艺保留完好,传统的纺织杼制作技艺、建造木船技艺、芦笙制作工艺等,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手工艺品销往其他县城。Y村临江,渡河、农活、打鱼、运输等生产生活活动,船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自然环境限制下,当地村民习得了高超的造船技术。如今,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村民也购买了比较耐用、不易腐蚀的小型铁船,部分村民家的庭院里停放着不再使用的木船,江面停泊着大小不一的船只。苗族地区大量存在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崇拜的宗教信仰现象,清水江流域尤为突出。土地庙、山神、树神、指路碑在村里比比皆是,每逢传统节日,祭山、祭树、祭桥等现象比较普遍。Y村传统节日有二月二、四月八、卯节、龙舟节、吃新节、芦笙节等,是附近赛龙舟的聚集地。
2.4 具备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 Y处于江河地带,日照充足,水量充沛,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蔬菜、林果及药材种植、养殖占一定比重,山地梯田稻作农业占主导地位。部分村民靠职业养鱼、业余捕鱼为经济来源。由于与对岸的台江县尚未通车,往来基本靠船通行,摆渡船过河成为了当地居民一项独特的生计方式。当地水土湿润,水源丰富,柚子、枇杷等种植产业初见规模。独特的气候条件,也为鱼苗繁殖提供了天然场所,Y村一组是传统培育鱼苗天然场所,基于这一优势,当地的鱼苗和稻田养鱼产业兴旺,很多居民在稻田养鱼项目获得可观的收益。因此,近年来稻田养鱼经济模式已成为本村的一大特点和重要经济来源。这些经济作物可作为开发旅游的特色农产品亮点,是开发农村生活体验、农耕文化、农家乐餐饮服务、特色农产品等旅游产品的很好载体和资源。
3 Y村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空心村现象严重,村民参与开发度低 乡村振兴是人的全面振兴,如果村落缺乏人的存在,旅游也就失去了活力和温度。老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留守乡村已是中国乡村人口的常态化,乡村旅游地往往呈现只见物未见人与生活的旅游窘态。Y村同样面临着这一难题,年轻人口外地求学与谋生,中年人外出打工,部分老人进城带娃,常居人口大幅减少,老人成为村寨的常居群体,这一乡村人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寨内生动力不足,文化与资源的自主转型能力减弱,村落文物修复工程上等重大项目上,由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常居村民的文化局限性,村民参与也是以短工的方式实现,无法激活广大村民的参与度。目的地居民获益感知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把握要点,乡村振兴依赖于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6]。当地居民的思维观念以及劳动力结构影响着村落文化的传承,村落历史年代久远,很多村民对当地文化地了解日渐模糊,文化底蕴失传,很多村民对城墙的解读是”没什么好看的,就是一堵墙而已”的文化认识,村民对自身的历史文化的阐述大多通过口传的方式。
3.2 传统民风民俗遭遇破坏,乡俗乡味淡化 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外力与内生环境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流,在动态变化中互相竞争、适应[7]。民俗民族村落发展旅游的过程是当地空间和景观再造的过程,民俗作为一种地域的文化符号,但在景观再造中“原真性”“传统性”失真严重。Y村在开发中,路面得到修复,水泥路穿梭于村寨其间。现代化的砖房正在公路两旁纷纷林立,电视机、冰箱等现代电器搬进新家,传统民居逐渐消逝,新式的生活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农耕方式。部分具有年代感的民居贴上危房标签,传统房屋修复和保护力度不足,严重影响村寨特色化,也导致“传统”表征的定位日趋现代化。传统的生产生活工具逐渐被淘汰,火塘、农具、水井、牲畜圈等传统民俗正在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悄然退场,旅游经济方式的进入促使村落的家屋结构发生戏剧性的转变,乡民、乡俗、乡情、乡礼、乡味等乡土气息的浓郁度被淡化。
3.3 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村民获得感有待提升 2016年,Y村是黄平县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该村积极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优势产业,探索旅游兴村、能人带户的发展模式。经过扶贫驻村队伍和村民自身努力,Y村发展了初见规模的村集体经济产业群,以稻田养鱼、林下生态鸡养殖和精品水果种植为示范产业,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稻田养鱼、精品水果产业利益覆盖全村贫困户,2019年,生态鸡养殖覆盖15户88人,稻田养鱼已经见效产值,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截至2019底,仅有4户还要兜底保障,贫困发生率降至0.79%[5],产业扶贫效果显著。然而,这种集体经济目前规模较小,难以形成产业园,缺少科技支撑,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在调研中得知,生态鸡养殖产业由于缺乏生禽医疗技术趋于倒闭;而稻田养鱼项目各家成效不同,收益差异大,不少村民产生了抱怨心理,造成“土地租了收不回,租了又不种地,收成效果不佳”的困境。
4 Y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4.1 做好旅游开发定位,把握历史文化核心 乡村旅游发展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适度开发相符的旅游项目,避免造成旅游开发失当或是民族文化异化方向发展[2]。Y村的土司文化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以当地的山水林田草屋为旅游基础,以历史厚重的土司文化和军事古堡文化为核心吸引物,以水产养殖、山地养殖、水上娱乐项目、蔬果园区等产业为支撑,突出历史文化、民俗特色、山河村寨的地域风情,形成溯源历史,纯净自然的发展定位,打造穿越历史、泛舟、河畔休闲、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整合、挖掘和开发,实现“以旅兴文,以文促旅”的文旅耦合发展模式,有效推进文化振兴。
4.2 打造全域旅游模式,整合资源提升体验度 Y村全境面积为8.68km,村落呈空间线性分布,沿清水江而建。每一个村民小组均有自身的特色和亮点。如Y村的第一个自然村,拥有大片草地和河畔休闲区域,稻田养鱼项目也集中在此,鱼产业发达。拥有传统的纺织杼制作工艺,是Y村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行政村;其他自然村寨具有长官司古城墙遗址和土司文化,历史悠久的军事用地,产研学价值极高;芦笙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规模形成,河滩面积大,水上娱乐项目种类多。全域将近长达9km,一路沿江而下,民族特色鲜明。因此,可以利用每个自然村寨的特色资源,设计丰富度高、体验感强、差异化的旅游线路,保证旅游产品多样化、特色化的特质,提高感官体验强度,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立体化的旅游发展是全境村民实现旅游扶贫的重要一环。Y村也可与邻近村寨联动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生的区域化发展格局。
4.3 尊重村民主体性的话语权,激发内生动力 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Y村的土司文化保护和传承是一大难题。历史故事和传说掌握在少数老年群体头脑中,年轻人长年外出,未认识到文化本身就是经济利益的衍生转换体。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是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振兴乡村要考虑村民的切身利益[8]。在旅游开发中,突出村民主体性,避免村民地位边缘化和发展精神危机。充分激发乡土各类人才就业创业的活力才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利益激活居民的内生发展动力,留住当地年轻人就近就地发展,发挥主体参与作用。乡村旅游会涉及村民更多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为了避免村民互相进行利益争夺和乡村精英群体攫取大部分利益,乡土强权夺取知识文化水平低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加剧族群冲突和利益分化的不良竞争[9],要建立内外权力监督机制,保证当地旅游健康发展,实现文明友善的和谐乡村。
4.4 稳健发展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互相支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民族地区长持发展的关键催化剂。Y村目前已培育了稻田养鱼业、禽类养殖业和果园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因此,今后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响知名度。积极与高校达成合作机制,建立产学研基地,实现人才输入和技术支撑。依托村寨的特色资源,鼓励村民各施其长,以“技”带富,发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文化商品、餐饮小吃等,打破“守着财富的手艺,过着贫穷的生活”的传统生活,提升致富能力。进行村境产业融合发展,相互支撑,利于打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发展质量的桎梏,也是实现产业兴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
5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当地经济,筑牢脱贫攻坚战果,乡村旅游助兴乡村振兴展露了希望。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带动农民就业创收、生态环境改善、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像谷陇镇这样的深度贫困镇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开发旅游过程中,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找好自身定位,激活文化内核,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避免走入千村一面、失真化的歧途。然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还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慧.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万亿规模市场待开启[EB/OL].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01201-a852b7b6.html,2020-12-01/2021-02-21.
[2]李忠斌,鄭甘甜.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与反贫困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15(01):153-159.
[3]郭晓鸣.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J].改革,2018(03):54-61.
[4]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8(09):22-27.
[5]杨锦焘.谷陇镇岩门司村:发展旅游助脱贫[EB/OL].https://www.sohu.com/a/366119500_684413,2020-01-10/2021-01-10.
[6]徐宏,李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开发驱动乡村振兴机理与发展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1(11):184-188.
[7]何星.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的生态化建设——以阿坝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2):73-79.
[8]胡剑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05):120-128.
[9]周巍.乡村旅游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惠州市霞角村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0(03):94-9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