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文化融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郑榕榕
现代艺术教育观念趋向多元发展,新的美术教育也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扩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不仅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也可创新幼儿美术活动。多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立足木偶文化建设,发展了完整的“偶趣偶益”课程体系,将木偶美术活动作为园本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利用木偶文化开展了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美术活动,探索了木偶文化融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戏偶”——情境激趣策略
一是根据题材设计“赏偶”情境。在开展木偶美术活动时,教师抓住木偶富有童趣和可操作性强的特性,以生动、有趣的木偶剧表演或者戏偶互动游戏引出木偶美术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在赏偶和戏偶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作品,积累“创偶素材”。如教师用各类自制的木偶作品以自编自演的木偶戏形式进行展示,夸张的木偶形象、有趣的故事情境,不仅刺激了幼儿的感官,也为创作环节埋下了伏笔,让欣赏环节更具互动性。
二是教师指导融入“偶戏”表演。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偶化”语言的运用是推进活动的关键因素。如在“餐具变变变”制作活动中,教师表演杖偶“拍胸舞弟弟”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启发他们观察小木偶的制作材料,并通过互动交流拓宽幼儿思维。教师表演木偶肯定了幼儿的创意,“人、偶”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让教师的指导增添了童趣和偶趣。
二、“研偶”——材料支持策略
1.多元材料巧利用,让创作从单一到丰富
在开展木偶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低结构材料,如纸条、纸筒、瓶子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自主选择,进行简单的“木偶创作”,材料也随着幼儿创作需求以“滚动式”的形式不断充实和丰富,以支持幼儿“创偶”活动。如有的用纸袋做成了大嘴河马,有的将多个纸筒串在一起做成一条长长的小蛇……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被幼儿灵巧的双手赋予了偶性与偶趣。
2.因“材”施教趣创意,让创作从复杂到简单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在甄选材料时既要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求,也要提高幼儿创作的表现力。“纸弹簧偶变变变”活动中的材料以纸条、图形纸片、蛋糕纸托等纸质材料为主,以夹子、轻彩泥等为辅。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只需运用粘、折、撕、夹等简单的技能就可完成木偶制作,而且作品的牢固性较好,有利于幼儿独立创作,从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三、“创偶”——个性化指导策略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因为个体差异而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和需求,也会在选材、造型设计、技能等方面产生不同的“需求”。这时教师应秉着“尊重每个孩子的艺术创作”之初心,与幼儿进行及时、有效、个性化的互动,鼓励、支持幼儿把他们的奇思妙想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木偶创作中,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因为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不足而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仅影响作品的创作,还可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应通过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真正需求,并通过游戏化的形式给予其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难题”。
此外,有些幼儿即使在明确了自己的创作主题之后,也可能因为没有“创作目标”而感到困惑或遭受挫折,认为自己不能独自完成作品,对他人产生依赖心理。当幼儿向教师发出求救信号时,教师应及时通过鼓励、示范等方式,耐心地启发或引导其完成作品,从而提升幼儿的自信。
四、“赏偶”——多元评价策略
1.戏偶式评价
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作为评价方法,不仅使环节过渡更自然,还能充分调动幼儿评价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功感。如木偶制作活动后,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周围的人力、环境资源,鼓励幼儿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进行表演。教师也可以木偶角色融入幼儿的木偶游戏中,在互动表演中肯定幼儿的“创意”,如“蝴蝶妹妹,你弯弯的翅膀,飞舞起来,真美”“兔子弟弟,你的羽毛耳朵,真帅气”,与幼儿一起分享“小木偶”带来的别样快乐。这种游戏讲评的方式使幼儿既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也体验到了成功感。
2.展偶式评价
每开展一次木偶美术活动,都能收集到幼儿创作的各种木偶作品。而让幼儿互相欣赏自制的木偶作品,既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能让幼儿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积累创作经验。因此,教师在组织木偶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科学玩偶大比拼”“创意皮影”“鞋子偶变变变”等不同的创偶主题,在班级或者学园环境中创设展区进行展示,吸引全园幼儿、家长和教师参观,并以记录、投票形式引导大家从造型、色彩、偶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而且能够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又如,以学园“爱心木偶义卖活动”为契机,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让幼儿与家长在不同展區选购自己喜欢的木偶,并在爱心捐款箱里投入一份爱心款。这种以“偶”传情的评价方式,不仅培养了幼儿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关爱他人等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也让木偶艺术创作变得更有意义。
3.“空中”偶戏评价
借助现代化技术,可将幼儿的木偶作品制作成“音乐相册”“美篇”“推文”等,通过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幼儿的木偶作品,进行“空中”偶戏评价,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师幼互动的木偶美术课程活动,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创作出了“口罩大侠”“病毒大王”“医生超人”等形象逼真的小木偶,自编自演了《抗疫木偶戏》,并拍摄成小视频进行“空中”交流,使整个评价环节更具生动性和直观性。特殊时期,这种“空中”偶戏评价,不仅丰富了课程评价形式,也让幼儿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增强了自信心。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中,有效的指导策略能充分激发幼儿的艺术创想,帮助幼儿实现艺术创作,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开展木偶美术活动时,教师应秉持一颗童心,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富有偶趣的情境、提供低结构材料、适时的个性指导、有效的作品评价,引领幼儿渐入“创偶”佳境,搭建起推动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的阶梯,让幼儿稚趣的童年在木偶美术活动中尽显盎然生机。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