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英雄主义的影像呈现
徐竟涵 张媛
一、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硬汉形象
2017年建军节前夕,电影《战狼2》上映,短短24天便突破50亿元票房大关。这部“三无”电影:无大明星、无大导演、无流量鲜肉,却燃爆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创造了票房奇迹。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战狼2》成功定义和塑造了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英雄人物形象。
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英雄”一词的解释为:“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钦敬的人。”[1]电影《战狼2》塑造的冷锋形象,作为前特种兵作战队员,身怀绝技、武艺高强,因为帮助战友家人免被欺辱,一时舍己为人,被开除军籍。而后在寻找龙小云被害线索时意外卷入一场非洲国家叛乱,本可以安全无恙地撤离,却因无法忘记自己曾经身为军人的使命,孤身犯险冲回沦陷区,带领身陷战乱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其中经历猜疑、背叛和孤立,依然不改初心:“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最终拯救了所有在非的中国公民和部分当地难民。影片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甚至有缺点有脾气这样的一个感人至深、具有亲和力和温度的英雄形象,一反国产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典型性桎梏,完美的呈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精神面貌,是影视创作者对以往“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与充斥着二元对立的英雄故事进行创新性拓展的成功典范。
(一)关注个人情感诉求
《战狼2》与其他主旋律的电影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以往主旋律影作品多是有一条牵动剧情发展的主线,基本上都是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旨,或乱离之世的家国大义、或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意识、或外敌侵入的爱国情怀。[2]影片为了凸显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会避重就轻地将其塑造得完美无瑕,这种过于“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方式使得影片的说教性大大增强。但《战狼2》开拓创新,片头点明了牵引剧情发展走势的只是现役军人一颗因心爱之人被害产生的复仇之心,相比之下这个原因更加贴近现实,也符合人们的情感诉求。以人性化手法塑造英雄形象,英雄不再是阶级表达的符号,而是性格立体多面的圆形人物形象;不再是外表端庄肃穆,内心空空如也的神,而是情感丰富多彩可亲可敬的人。
另外,剧情通过冷锋的寻仇之路和爱国情感之间的转变逐渐深入,因爱生恨急于复仇的情感中融入了异乡同胞经战乱后的情感寄托,当个人英雄主义融入了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后,该片相比其他主旋律电影,没有了特意的战争年代响亮的口号,也没有了刻板教条式的说教,有的只是对英雄个人命运的观照和集体爱国情怀的升华。
(二)个人英雄主义与国家意志并置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之所以数千年来能为人们津津乐道,是因为它们都扮演了“精神药方”与“成人童话”的引导和治愈角色。本片除了显性的个人英雄主义,隐性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在该片中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本片既是对个人英雄主义入木三分的刻画和升华,也坚守了主旋律贯穿始终的创作模式。
冷锋的最终胜利并不仅仅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单打独斗,更要看到在他身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军事实力。这与《敢死队》系列中,或单打独斗或三五成群的雇佣兵有明显不同。《战狼2》并非是西方那种奔袭千里取匪首首级的孤胆英雄,更多的是在同胞陷于危境时的军人天职所散发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中国军人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过硬的军事素养。该片在主旋律叙事模式上的创新精华就在于它既没有脱离家国情怀的烛照,也彰显了个人英雄主义所具有的力量美学,因此才能在同类题材影片中脱颖而出。《人民日报》也给出了如“中国军人身上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与赤胆忠诚,早已超越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蕴含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大爱与大义”[3]的盛赞。该片接近尾声时,冷锋在他国战区单臂挥舞五星红旗,凭着中国日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平安地通过了硝烟弥漫的交战地区。这里毫无疑问是该片主旋律叙事模式下的高潮,激发了镌刻在我们中国入骨子里的家国意识。
但如果《战狼2》只效仿《敢死队》系列宣扬的孤胆英雄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罔顾主流的意识形态,那该片可能在票房和口碑上很可能无法上升到新的高度,甚至会为影片招来一场“骂战”。
二、奇观展示烘托英雄形象
在这个追求视觉冲击力的时代,电影创作风格也在从平铺直叙、注重叙事向采用奇观影视来烘托银幕硬汉形象。[4]通过该片能看到三种奇观展示:
(一)人物奇观
人物奇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种,二是身体。该片出镜率更高的是黑人和白人,且角色对白也多为英语,这种多种族、国际化间的沟通与碰撞,在早年的国产电影中并不常见。身体奇观的表现则是集中运用不同方式方法来展示和呈现身体。在该片中,硬汉的阳刚之气可谓是重点表达的身体奇观元素,冷锋的军人形象时刻体现着男性的健壮、刚强和力量,从他身上,我们既能看到西方神话里超级英雄的影子,也能看到东方历史中浓重着墨描绘的人性和情感混合糅杂共存的元素,成功刻画出一个落魄时不忘初心、顽强中彰显正义,坚忍但不失感性,正直又兼具柔情的硬汉形象,将“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这种含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信念延展升华。
(二)动作奇观
传统的冗长迟缓且剧情拖沓的叙事影片,已经很难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视觉欲望,而动作奇观则恰恰着重体现在了人物富有张力的动作表演上。除了用数字技术创造的特技特效,只能靠演员的拳脚功夫。《战狼2》整个影片从头到尾都贯穿着高密度的实战打斗,枪战爆炸,搏击格斗的时长占比非常大,而且主创在打戏中融入了极具东方美感的中国武打元素,更加彰显中华文明中独特的功夫文化和源远流长的侠义精神。主角不仅从开场打到终场,而且为了打造更具刺激性的战斗场景,《战狼2》在镜头组接的速度和节奏方面明显加快,除了角色格斗效果外,大型装备器械和道具,比如机枪大炮、飞机、坦克等战争机械的参战则让人看得更加心潮澎湃。影片展示了上百种枪械和战斗器械,交通工具也不断变换,从吉普、大巴到坦克甚至军舰,对立角色的打斗、搏杀,和交火贯穿影片始终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爆炸场面也时有出现。动作上的奇观展示表现了主角“冷锋”为拯救人民所做的不懈努力和不屈斗争。观众通过真切的感知,体会战争的残酷,更深地感受到主角英雄形象的光辉。
(三)场面奇观
场面奇观是奇观这种表达方式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场面奇观包括两种:一种是经电脑合成的特效场景和虚拟景观,一种是平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自然景色,如人迹罕至的冰山、峡谷和荒原,或大部分中国观众相对陌生的景观。近年,随着我国电影综合实力的飞速发展,为了弘扬文化及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开始选择走出国门来取景拍摄,日韩、欧美、迪拜、印度、泰国等地的风土人情不仅赚足了眼球,也促進了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但观众对这些国家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审美疲劳。而《战狼2》将拍摄场景选在了非洲这块“处女地”上,通过影片描绘呈现了一个血腥、暴力、种族冲突、贫穷、饥饿、疾病缠绕的地区,同时也展示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动物和自然风光,我们平日里能想到却无缘得见的非洲元素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毫无疑问这些元素会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异域风情的场景是场面奇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该片在效果营造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创新,如枪战、逃亡、爆破等场面自不必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还有诸如长达6分钟的水下打斗、海基导弹发射以及吉普惊魂、坦克大战等多元素多维度动作营造的立体场面奇观,足以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这些颇具观赏性刺激性的超高频率动作戏和奇观场面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为该片奠定了鲜明恢弘的快节奏,不仅调动了情绪,观众的英雄主义情怀也得到了宣泄。
三、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达
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D.Smith)指出:“共享的黄金时代记忆、共同的祖先和男女英雄、他们所代表的共同的价值观、族群起源的神话、移民和神的选择、群体的象征、领土、使他们与众不同的历史和命运以及他们的各种血族关系和祭祀的传统和习俗等,为理解族群的过去与民族的现在及未来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为理解族群和民族、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连接和断裂提供了解惑的钥匙。”[5]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在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所有能够被供奉于英雄神坛上的人物形象其实都是对“英雄祖先”的某一面的截取复制与传承发扬。克拉考尔曾说过电影“不是个人的产品”,而是“人民深层倾向的反映”“电影必须适应大量的观众的愿望”。[6]《战狼2》最终以56.79亿票房收尾,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达到了目前中国影视的最高峰,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有一席之地。《战狼2》的票房就足以说明这部电影满足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是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愿望的强烈反映。主人公所表现出的自信、正义、顽强、正直的形象品质,热爱祖国,责任心强,有担当,对自己的祖国和世界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绝不轻易放弃和绝处逢生的精神代表了中国军人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尽显中国自信和大国风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冷锋的英雄形象也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电影工作者当有英雄的情结,做英雄的歌者。[7]《战狼》系列就是要礼赞有家国情怀的热血英雄,它结合中国的民族主义主题,通过中国功夫与国际事件的结合,国内外形成强烈对比,国外战争的残酷对比中国国富民强,人民幸福安康,对国家形象的构建有了具体表达,对中国的强大,以及对“中国梦”愿望的认可。主人公手挂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穿越战区展示了中国人强大的内心和对祖国的信心,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战狼2》不仅仅是给中国人民看的一部电影,更是向整个世界展示自己的强大与力量,同时以身作则,号召更多的国家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先进发达国家帮扶弱小国家或地区,共同建设美好新世界。
结语
《战狼2》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在对外传播上也处于良好状态,体现了中国日渐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强化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承担文化交流功能的软实力。该片虽然是基于大国崛起的背景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等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但影视作品表现的毕竟是文化和艺术,尽管在表达个人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上有其优势,同时也通过战乱下的国际合作对表现国际主义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我们也应该理性辩证地去做出分析和判断。既要看到它展现的真实的国家形象,也要避免偏激解读后转而走向民族主义;既要理解中国观众的情怀需求,也要包容他国观众的思维和习惯;既要看到影片试图表达中国崛起的强势,也要坚持内敛、中和、韬光养晦的传统美德,做到张弛有“度”。
诚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掌握了话语权等于拥有了主动权,在大国崛起的博弈中更容易占得舆论先机。正因此,不仅要在影视作品的内容上注重塑造国家形象,还迫切需要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同时兼容并包,纳百家言论,尊重外媒在构建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并能做到理性看待,学会如何应对那些有损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形式及内容,充分了解文化在国际传播时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升国内媒体的影响力,进而利用独有的文化优势并借鉴他国的传播优势,取得与国外影视和媒体平等的地位。方能使更真实、更生动地表达中国国家意志的作品,在国际传播中以中国的叙事模式有效地传播文化理念、传递积极态度,塑造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32.
[2]汤姆·冈宁.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电影艺术,2009 (2):61-65.
[3]魏巍.针对《战狼2》的怪论源自陈旧的零和思维[N].人民日报,2017-08-11.
[4]李刚.谱系化与升级重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概念设计与奇观复现[J].当代电影,2015(9):123-127.
[5](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M].周祖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韩婷婷.新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中银幕英雄形象塑造及其发展[J].艺术百家,2012(4).
[7]贾磊磊.什么是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