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小学英语课上的探索和运用

    一、对分课堂的理解

    2019年10月10日下午,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周新桥主任莅临我校作了“对分课堂”的讲座,我校教师掀起了一股“对分课堂”的学习热潮。

    周新桥主任首先结合当今教学现状以及两大基本教学模式——讲授法和合作学习法的对比入手,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介绍了为什么提出对分课堂。

    周主任还详细地介绍了对分课堂的含义及操作。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张把课堂对半分开,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讨论各自占一半时间。对分课堂的教学一般分为4个环节:讲授-独学-讨论-对话。

    张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现实是适合对分课堂的,它继承了传统教学智慧,让讲授法与讨论法长短互补。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理念深刻、简明易用,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现阶段中国课堂普遍缺乏沟通、合作、批判、创新,对分课堂的开头是讲授框架和重难点,以分组讨论和教师答疑为结果,将内化个性化学习的过程贯穿始终,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周新桥主任向我校教师提出实施对分课堂的建议,可以先尝试进行最简单的三分钟对分,针对一个小知识点、一个句子、一个观点、一幅图画,让学生思考一分钟、讨论一分钟,再抽查一分钟。任何学科的作业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知识梳理,然后做题,最后是“亮考帮”,这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有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二、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教授模式

    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一套固定模式,可以大致分为“听说课”和“读写课”两种,而两者的教学步骤各有特色。听说课为Warm up、Lead-in、presentation、practice、extention、sum up 和homework。读写课则为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的3P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的常规教学方法有:

    1. 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对话,信息互动,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对话人的作用和地位,根据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恰当地运用英语。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复习句型、单词,练习对话,使学生在开朗、舒缓、快乐的气氛中水到渠成地习得英语句式或单词。游戏要求简单、容易开展、有趣味,能带动学生的兴致,而且要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紧密相关。

    3. 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造或虚拟的生活场景,应该源于生活,场景应该真实、生动,而且实用,方便学生把所习得的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表达或交流。情景教学法具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真实、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4. TPR教学法。TPR全称为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就是全身反应教学法,常用于低年级英语教学,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這些模式和方法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小学英语课程主张全英语教学,碍于学生词汇量少、听说理解能力不强,课堂上还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辅,教师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本质上是被动的,很少会有学生提出个人意见、主张或疑惑的情况。有时候老师只会讲自己认为的重难点,或者学生常规出错地方并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想法。

    三、对分课堂模式

    对分课堂的着眼点落在学生,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之间通过“亮考帮”的方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从而建构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式课堂。因此,课堂不可能全部套用以往的模式,也不能实现全英语教学。对分课堂有别于传统的英语课堂,但对分课堂也有它的特定模式:讲授——作业——讨论,在充分理解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所展开的教学流程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那么这种教学模式,有什么技术要求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讲授阶段。主张精讲,对重难点作出提示,但不细讲,不讲全,要留有余地。不一定让学生全听明白,但是要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框架。这里要求教师要懂得放手,留有余地,让学生有机会自主探索。精讲阶段一般在5分钟左右。

    2. 独学阶段。教师精讲完后,一般会出与本课重难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学习,或者完成题目。这一过程中,学生尽量避免与同伴或者老师交流。独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新知识的吸收过程。老师需要设计一份题目,涵盖本课重点知识,而且要注意“亮考帮”,也就是说这份题目要让学生能说出一些亮点,把自己认为重点的知识亮出来,同时考考身边的组员,最后还要学生能说一说没有解决的疑惑。独学阶段一般在10分钟左右。

    3. 小组讨论环节。独学阶段后,学生手中都有一份已完成的作业单,以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答案正确与否,在小组内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完成判断,这一步的重点是让学生自己解决困惑,老师不随便插话,不参与其中。为了让学生主动讨论,不冷场,可以考虑放置一支录音笔,把小组成员的对话录下来。老师下课后检查。另外组内设置一名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共同问题。这个环节一般在10分钟左右。

    4. 班内讨论环节。组内讨论完后,一些基础问题得以解决,但是也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介入。首先请一个小组的某个学生讲解作业单里题目的答案,然后由本组记录员把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鼓励别的小组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最后再讲解,顺便总结和归纳, 最终实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式课堂。这个环节一般在15分钟左右。

    四、特定课型下,对分课堂的应用探索

    1. 试卷分析课。试卷分析课通常优生会听得闷,后进生则听得懵,很难平衡。利用对分课堂,老师可以在开始先讲一些共性问题,剩下的题目当成“作业单”,让学生自行订正和讨论,这样就形成优生当老师,后进生放胆问,课堂上人人有事做的共赢画面。本人在试卷讲评课上尝试过多次“对分”,到最后的班内讨论环节,学生往往会提出我没意识到的疑惑。例如“Can you swim? ”的问句,我一般会直接告诉学生“Yes, I can ”或者“No, I cant.” 的答句。但有学生在提问时就会问为什么“cant”这个否定词不是写成“cannt”。这样的问题如果没给他们机会去思考、去提问,我是不知道他们会有这样的疑惑的。

    如果时间充裕,老师还可以就重点知识或者失分严重的题型,再次出一份相似的题目,例如阅读理解是这次测验的失分题,那就再出一份类似的阅读理解,但难度适当提高,进行第二次对分课堂。

    2. 练习课、复习课。英语课堂上,练习课是可以展开或者深挖的课型。例如广东版《开心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 Bank or Beach?”这课的重点句型只有三句:

    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 the bank.

    Is she going to the bank? No, she isnt. Shes going to the park.

    Are they going to the beach? Yes, they are.

    若把各个人称加入句子里进行替换,可以生成很多不一样的问答句,这时又会涉及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问答句式、Be动词的变化。

    特殊疑问句:

    Where is he(Tony) going? Hes going to the bank.

    Where is she (Jenny) going? Shes going to the beach.

    Where are they ( Ben and Lisa) going? They are going to the hospital.

    一般疑问句:

    Is he going to the bank? Yes, he is. / No, he isnt.

    Are Jenny and Tony going to the shopping mall?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Are you going to the movie theater?? Yes, I am. / No, I am not.

    這些往往是造成学生迷惑的知识点。因此,这种练习课就可以考虑采用对分课堂模式。

    精讲阶段(5分钟):

    出示第一、二人称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 the bank. / Are you going to the movie theater? Yes, I am. / No, I am not. 可以通过游戏或者练习,让学生熟悉句型结构。

    列出be动词的三种形式:am、are、is,并跟学生复习人称(he、she、they)与be动词的搭配;

    独学阶段(15分钟):

    给出学习单,让学生完成上述句型的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的练习;

    小组内“亮考帮”环节,让组内成员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实现互相帮助,攻克人称与be动词搭配的难题。

    班内讨论:(15分钟)

    邀请小组成员解答作业单问题;

    学生就本课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组内都未能解答的问题);

    老师解答,总结。

    对分课堂已在外国和大学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习惯了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分课堂的出现,我们曾经疑惑过、抵触过,但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如果我们还止步于传统课堂,那么怎么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才呢?希望我们对对分课堂的探索能带给各位同行一些灵感,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教学之路!

    【作者简介】林华璐,珠海市香洲区广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