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技术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刘冰

    【摘? 要】随着节能管理的逐步深入,利用设备能效技术提升来实现节能的空间越来越小,通过优化整个系统的总体运行方式来提高节能效果变得非常重要。信息化技术在系统节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论文首先分析了节能现状,进而介绍了节能管理的发展趋势,最后对信息化技术在节能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节能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the space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by improving equipment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energy saving effect by optimizing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system.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plays a key role in system energy saving.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Finally,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in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work in China.

    【關键词】信息化技术;节能管理;系统节能

    【Keywords】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system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F206;F49?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009-02

    1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们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能源消耗逐渐加剧,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使用存在浪费严重以及不节约的现象,导致能源的利用率低,需要不断地开发能源,导致开发过度,能源总量不断减少。我国的人口众多,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已经成为重要问题。

    2 节能现状

    节能即节约能源,是指采取有效方式、先进技术等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能耗削减,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因此,需要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实现能源的合理、节约利用,从而降低能源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节能管理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经济手段及科学管理方法来实现合理、有效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的系统性工程,以合理、有效、经济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各种效益的全面提高。

    我国的节能管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早期由于节能意识薄弱,许多企业节能方针落实不到位。多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企业节能意识大大提高,但在能源管理方面多采取粗放管理模式,如通过人工统计或定期审计的方式了解自身能耗的状况,进而通过提高设备技术进行降低能耗。企业在节能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能耗监督机制和节能管理办法,导致单位的能耗水平高居不下。同时,政府和企业之间主要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传达节能目标,缺乏统一的能耗管控平台,导致企业能耗信息不准确、不全面,不利于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企业节能管理水平。

    3 节能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设备节能空间有限

    节能方法可以依据实施对象分为两类:设备节能和系统节能。设备节能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设备进行改良设计,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如电机的变频技术、LED照明技术等。系统节能主要是指通过优化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来实现节能效果,通常指作用于一个系统,如暖通空调优化运行、智能照明系统等。随着我国工业和建筑技术的成熟,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因此,通过设备节能的方式进行节能的空间明显缩小。

    3.2 系统节能成为主要手段

    系统节能主要着眼于系统运行行为的优化,既包含多个设备,还包括人的操控活动。节能管理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主要更新设备,做好维护,减少“跑冒滴漏”以达到节能目的;第二,改良设备,采用先进的设备节能技术;第三,针对具体范围内采用系统节能技术。由于设备节能空间有限,系统节能将在节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3.3 系统节能实现的关键——信息化技术

    设备节能是利用先进技术对设备进行改良设计来实现节能效果的,而系统节能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了解并分析系统的复杂行为,通过优化系统的整体运行来实现节能。因此,信息化技术是实现系统节能的关键。

    以房屋建筑系统为例,能耗系统包含空调设备、照明设备、人类活动等复杂系统,仅依靠调节空调设备或采用先进的LED照明设备等手段来实现节能目的,并不能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将能耗降到最低。从系统节能的角度出发,利用信息化技术先采集照明能耗、空调能耗、人类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找到能效提升点,进而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节能。

    4 信息化技术在节能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面向单个企业,为企业提供能耗的监测和统计数据,进行能效分析,为节能优化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第一,能耗监测。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企业内部能耗信息的采集,从而实现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能源管理。第二,能耗统计。可以实现不同维度的数据统计,汇总能源监测数据,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各类统计报告,实现数据的同比和环比分析,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各类指标的计算。第三,能效分析。在能耗监测数据和能耗统计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能耗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企业的能耗问题。能效分析是企业资源管理的关键,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能效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企业发现自身的能耗问题,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节能措施,提升能效水平。第四,节能优化。企业通过有效的能耗分析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节能管理措施。节能优化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于一个节能技术及节能措施知识库,从而针对能效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并针对该项节能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和投资,辅助企业进行节能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2 公共节能管理平台

    公共节能管理平台为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节能管理服务。公共节能管理平台能够收集各个企业单位的能耗信息,然后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相关的政府节能政策和标准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节能。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将公共节能管理平台分为两类:政府节能管理平台和企业节能服务平台。政府节能管理平台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实现能源统计、分析和决策,在微观层面上实现对能耗的监管和控制。企业节能服务平台能够满足各机构、组织对于各种能源信息的需求。上述特征使其更能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真实、有效的能效对标服务,并且可以协调能源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进行协同优化。公共节能管理平台的功能如下:

    第一,企业能耗数据采集。公共节能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与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从而得到相应的能耗数据和信息。对于信息技术落后不具备能源管理系统的企业,则需要企业以手工填报的方式提供该企业的能耗数据和信息。公共节能管理平台在对企业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时其采集的广度、力度和频次需要根据平台的需要来确定。不同企业能耗数据的格式和模型各有不同,在对企业能耗數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时,需要针对不同格式和模型的能耗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平台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第二,能耗统计报告。公共节能管理平台根据不同的口径和区间范围对各企业的能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从而获取全国各领域的能源数据和信息,为企业和政府的各项节能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科学的依据和支撑。第三,节能潜力分析。利用不同企业的能耗数据信息,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分析企业、行业、地区的节能潜力。第四,政策标准制定。政府可以根据公共节能管理平台中的能耗数据科学制定节能政策和标准,合理分配节能项目资金等。第五,企业协同优化。例如,利用发电厂的余热蒸汽为其他企业提供热源支持,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

    5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节能意识的增强,节能管理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使得节能管理实现了新的突破,解决了只靠设备节能的管理瓶颈,提高了节能管理的效率和我国的节能管理水平。在系统节能管理思想的指引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管理新机制,对实现节能降耗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继东.节能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技术经济,2010(01):16-18.

    【2】田启明,李斌,周刚,等.新计算时代下的节能管理研究[J].供用电,2014(12):24-27.

    【3】彭彰.浅谈企业节能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187-18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