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寻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践行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7年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课题编号:SCSZ2017199)]的研究成果;四川工商学院2018 年第三批转型发展改革重点项目:“基于‘课堂融通、理实一体、德能并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8SJTX4)的研究成果;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9年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专项课题“四川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CQSN2019YB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元芳,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086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用二十四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校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数量也迅速增加,尤其是民办高校数量猛增,目前全国民办高校已占三分天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队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民办高校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抵御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将他们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我国,大学生青睐的游戏、音乐、电影等文化产品中蕴含着西方实用价值理念和世俗的生活方式,致使我国一些大学生盲目的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严重影响到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完成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我国的民办高校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增大,办学形式越渐灵活,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与此同时,不和谐音符也日渐凸显,办学模式不规范,管理体制不科学,师生比例不达标等已严重影响到民办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民办高校的生命力。民办高校除了增加硬实力的投入建设,更应该加强软实力的规范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化解各种矛盾,优化教育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打造好学生这张活名片,引领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完成国家寄予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
(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民办高校生源复杂,一些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国外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侵入民办高校时,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各种复杂的价值观之间做好正确的判断取舍,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各种冲突的社会思潮中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道路,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自觉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二、民办高校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一)部分学生关注度不高,对基本内容理解度不够
党的十八大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凝练的表述为二十四个字。十八大以来,各大高校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校园文化建设,大部分学校都花了不少心思,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此外,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政课”教材中也设置了专门的章节进行讲授,但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度不高,概念不熟悉,对二十四个字的内容不清晰,对内涵的理解不深刻。
(二)部分学生理论认同度不高,导致践行意愿不强
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是学生的理论功底较薄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难度加大,加上一些教师在课堂讲授时缺乏深度,没有把“二十四字”的内容讲透讲明白,结果导致学生直面现实问题时容易产生思想困惑,甚至怀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科学性,内心认同度不高,知和行也就难统一。其次是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一些学生在中学时就养成坏习惯,学习上不肯吃苦,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创新精神,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不强。一些学生的知与行存在严重脱节,其所作所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背道而驰。”[3]脱离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容易成为一种形式教育,很难在大学生内心得到提炼和升华。
(三)学校德才教育失衡,管理和保障机制缺乏
民办高校的投资方比较重视投资教育的收益,在办学过程中他们普遍都会控制支出成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常常就被弱势化、边缘化,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节省开支尽力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量,教师也只能精简教学内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时候也只是形式上重视实质上却难落实。此外,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很多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一直不被重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缺乏组织领导和监管。再有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稳定性差,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达标,部分在职教师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态,这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三、民办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科研、行政、服务全过程,建构“三全”育人模式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是否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民办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全体教职员工要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精神,主动带头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其次,民办高校要从校情和学情出发,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制定符合民办高校实際的可行性路径。最后,高校的各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要协调配合、共筑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融入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打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格局。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建构榜样示范模式
大学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营造浓郁的文化精神氛围。首先,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有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滋养作用,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其次,策划开展系列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比如,可以定期举办“爱国诗词大赛”“诚信故事分享会”,还可以邀请先进模范人物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用他们的事迹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再次,有效利用各种传统节日进行宣传教育。可以通过提炼传统节日背后的价值理念,利用传统节日策划组织系列班级活动、校园社团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三)搭建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推动学生全面、深入和持续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在知行统一。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最有效的方式。”[4]除了校内实践活动之外,校外的社会实践也是必须重视的一环。首先,要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有侧重的实践活动,比如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兼职实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敬业、诚信等精神。针对不同专业,“应重点加强理科生的教育,注意提高理工、农、医类大学生的理论知晓度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认同度。”[5]其次,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搭建稳定有效的实践平台。民办高校要主动走出去,与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络,共同开发适合高校和地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共享,建立长期合作模式。比如可以和博物馆、美术馆合作,利用现有的实践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机制和评价奖励机制。要用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体验感和认同感。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与学分或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挂钩,对于积极参与,超额完成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学校或社会实践单位可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3]覃安基,潘柳虹.试析评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依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4]赵雷,陈红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6).
[5]刑鹏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