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变“悟空”战疫情
张先义 章文凤
〔关键词〕疫情;心理防护;活动设计;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0-0021-03
【活动理念】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初中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活跃,有独立见解,知识面较广,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会因经历封城隔离、囤货抢货、延迟上学、网络谣言等事件而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从而影响生活和学习。本课以“智变孙悟空”系列活动为载体,结合新冠肺炎和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想象,积极创造,战胜病毒,做好自我心理防护。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新冠肺炎知识,认识新冠肺炎的危害性及影响。
2.学会运用想象创造战胜新冠病毒,消除病毒带来的危害。
3.体验战胜疫情的积极情感,坚定勤奋学习、敢于担当的信念和决心。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方法】
角色扮演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材料】
PPT、视频、音乐、学习单、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活动——心灵魔术
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今天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心灵魔术——變走心中的牌。魔术过程请同学们认真参与,积极配合,相互间不商谈讨论,不向老师发问。请看这六张扑克牌(PPT1,分两行呈现6张牌,依次是方块Q、红桃K、草花J、黑桃K、方块J、草花Q),你在心中选中一张,默默记住它。(PPT2,黑色屏幕上呈现大卫头像,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大家都认识他吧!对!就是世界著名的魔术大师大卫先生,请你看着他的眼睛,他将和我一起在5秒内变走你心中的牌。和我一道计时,5、4、3、2、1……变!(PPT3,分两行呈现6张牌,依次是草花K、黑桃J、红桃Q、红桃J、黑桃Q、方块K),请你仔细看看那张牌在不在?
学生观看并参与活动。
师:这个魔术神奇不神奇?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板书:智变)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尽情地享受变化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用别开生面的魔术,巧妙精准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构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参与魔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变”的魅力。
二、团体转换阶段——感知疫情
(一)探讨魔术
师:刚才同学们对心灵魔术都很感兴趣,参与活动时也很认真,请想一想,我是怎样变走你心中的牌呢?
学生小组议论。
预测生成答案:催眠术、障眼法、忘记牌、全都变了……
师:刚才,听到有一位同学说了,六张牌全都变了!观察很仔细,让我们为他鼓掌!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让我们学会用“变”的观点认识世界、改变生活、创造未来。
(二)感知疫情
师:同学们说得很客观、真实。这个魔术揭示了一个道理:你的世界就是你注意到的视界!目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对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你认识新冠病毒吗?它有什么危害性?结合视频《冠状病毒中国疫情发展》进行讨论。
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
预测生成答案: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师:“变”带有方向性。人为的变化,我们能够控制方向,病毒、地震、海啸等非人为的变化,我们却难以把控,甚至危及人类。从视频中,我们知道了疫情的元凶就是冠状病毒。因为病毒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就要通过“抗争”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因此,病毒发生的变化是以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为条件的。
设计意图:通过心灵魔术和视频欣赏活动,促进学生感知“变”的方向性和难以控制性;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新冠病毒及其危害性。
三、团体工作阶段——智战疫情
(一)分析疫情
师:疫情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条件变化等会对我们的身心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结合以下典型案例,分析一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吧!
PPT:
1.看到每天攀升的数字,我内心担忧、害怕,听到隔壁的爷爷打喷嚏,我总担心会不会被传染、会不会被隔离?
2.看着口罩下的紧张面孔,闻着消毒水的味道,我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变得依赖家人,希望得到他们的照顾。
3.又通知延迟开学了,疫情控制不住了!耽误这么长时间,我觉得我的人生就要完了!
4.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我天天就在家躺着,还觉得很累,经常腰酸背疼,常做噩梦……
师:这些情况你或者身边的同学是不是也存在呢?下面分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预测生成答案:紧张、焦虑、恐慌、畏缩、身体伤害……
教师归纳学生的答案。
PPT出示:
生理变化:肠胃问题、躯体疼痛、失眠、尿频、厌食等。
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
认知改变:偏执、灾难化、强迫思维等。
行为变化:逃避与回避、行为退化、敌对行为等。
设计意图:呈现学生亲历或看到发生在其身边的事件,会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为进一步探讨解决策略奠定基础。
(二)对战疫情
1.智变捉妖
师:我们都看过《西游记》,特别是对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特别崇拜。孙悟空有哪些超强的本领?(筋斗云、身外身、火眼金睛、七十二变……)印象真深刻呀!小时候,我总幻想着有一天能变成孙悟空,去降妖除魔、识辨真假、移山倒海,为人类做好事善事!你们想不想变成孙悟空呀?(想!)孩子们,我们一起扮演孙悟空来智变捉妖吧!
PPT:一天,取经路上,孙悟空举起金箍棒就往妖怪身上打,妖怪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青蛇,游进了水里,孙悟空一下子识破了它的原形,心想:你变青蛇,看我变;青蛇用力一跳,跳出水面,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蝙蝠,悟空心想:你变蝙蝠,我变;蝙蝠就势落地,再次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狐狸,孙悟空顿时辨出真相,心想,你变狐狸,我变。
师:智变的悟空真厉害!请你们运用智慧去变身捉妖,除暴安良,为师父西天取经保驾护航。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运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智变捉妖的创造性和坚韧性;思考智变捉妖的过程就是建立积极情感、明辨是非善恶的过程。
2.智变除魔
师:当前,全国上下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我们既然能智变除妖,也能智变除魔!请通过漫画《新冠肺炎治愈全过程曝光》了解魔鬼吧!
PPT:偶遇新冠病毒(飞沫、揉眼睛)—体内(通过黏膜)—伪装营养物质(迷惑黏膜细胞中的识别蛋白)—释放遗传物质—伪装成车间主任(细胞工厂变成病毒基地)—感染其他细胞—集合团战(蔓延到咽喉、器官、支气管)—围攻肺部(血战白细胞、围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启动人体响应(嗜睡、发热、浑身酸痛)……
师:病毒善于伪装,骗过免疫系统,损害机体健康,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命,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对战病毒呢?分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学生答案。
PPT出示:树立积极心态(学会主动面对、保持平常心态、寻找支持资源等);科学阻断病毒(正确洗手、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等);增强体质(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定期检查,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等)。
设计意图:运用动漫生动描绘病毒产生、发展和蔓延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感知新冠病毒的狡猾善变、毒性超强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引发充分讨论,寻找解决策略。
3.智创生活
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了自然,改善了生活,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人类滥伐森林、过度垦荒、残忍捕猎、排放污水、滥用农药等,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出现生物灭绝、病毒泛滥、地震频发、火山喷发等问题。目前,为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各地陆续出台了宵禁政策,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战胜灾难、向往美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直是我们的期盼!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2050年的未来世界,30年后的我们,将过上怎样的美好生活呢?让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来完成这个游戏吧!
请你用手中的彩笔绘制“生活美图”,并给这幅图命名,配上个性化的解说词。组内交流后代表全班分享。
PPT:播放时空隧道视频,发放学习单,活动步骤、分工、规则等。
师: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属于我们。我们开启了智慧、激发了创造,描绘了未来30年后的生活美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设计意图:畅想未来,大胆想象,交流分享,这一过程就是智慧外化、追求幸福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技能,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念。
四、团体结束阶段
师:疫情发生后,我经过紧张、焦虑、心理对抗、内心平静、自信健康以后,也想着和你们一道变成孙悟空,大战疫情。同学们愿意参加抗疫大军吗?面对疫情,请我们写下“加油武汉”生命祝福语,向武汉的孩子们邮寄“生活美图”,来表达我们对灾区以及自己的鼓励吧!
播放视频《加油武汉 加油中国》,学生依次排队将《生命祝福》张贴在黑板上。班长将“生活美图”收齐,课后邮寄给疫区的同学们。
设计意图:播放励志视频、书写生命祝福、憧憬美好生活等有仪式感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发掘自身潜能,汲取前进动力,并希望他们能够齐心协力,坚定信念,以战胜疫情。
【活动反思】
本课主题鲜明,针对性强。首先,通过心灵魔术、观看视频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新冠病毒以及疫情所带来的危害以及焦虑、恐惧等心理行为问题;其次,通过典型案例和变身捉妖、变身除魔、变身生活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疫情对身心的影响及有效解决策略;最后,通过播放《加油武汉》、书写生命祝福、邮寄生活美圖活动,升华了活动课主题,增进了相互间理解。本课注重活动体验、交流分享和生成升华,增强了抗疫信心和必胜决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变身除魔相对抽象、变身解难时间稍长,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未达到预期目标,将会对此加以改进。
感谢安徽省含山县环峰小学赵小娟老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作者单位:1.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无锡,21400;2.江苏省无锡市师范附属小学,无锡,2140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