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坏死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王宇恒
摘要:对一例猪坏死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的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猪;坏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0-0022-01
兽医诊疗中常见病一般通过临床经验进行诊断与治疗,但有些疾病必须借助于实验室检验,才能做出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笔者在诊疗中遇到一例猪坏死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例,借助于实验室检验做出了诊断和治疗,现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1 流行病学
2015年3月12日,黔西县某养殖场有一头猪发病。主诉:2月底发现该猪食欲不振,精神差,体温39.5 ℃,先认为是感冒,用青霉素和先锋1号进行注射;第二天,该猪两前肢跪地前进,嘶叫,全身敏感性增强,有部分食欲,便将其隔离;随着病情的发展,其背部、阴囊和关节部长疮,畜主认为是黄鼠狼咬的痕迹;几天后,其一前肢的关节处和同侧后肢飞节处相继断离躯体,另外两肢也出现相仿的病变迹象;患猪无法站立,但仍有食欲。
2 临床症状
临床可见该病猪卧地不起,左侧卧;右前肢腕关节处已断离躯体,断段皮肤增厚、坏死,形如刀砍,断面不完全整齐,右后肢飞节处皮肤、肌肉,骨骼全部断离;右后肢飞节上部有炎性肿胀,远端无痛感;尾的中部和耳上1/3处出现干裂痕迹,腰背部有5 cm×10 cm溃烂面,深2 cm,溃烂处皮肤增厚,溃烂面呈黑褐色,干酪样;躯体多处有病变结节,右颈部有15 cm×18 cm病灶,阴囊及腹股沟溃烂,阴囊下部有一直径2 cm的孔,内有恶臭脓汁流出;粪便干球状、有食欲、呼吸无异常。
3 实验室诊断
初步诊断应属传染病范畴,但无法判断引起的病原,故采集病料:①右前肢断端软组织1份;②背部病灶处软组织1份;③阴囊下部病变组织1份。送实验室检验,步骤如下。
3.1 染色
将所送检的3份样品分别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发现散在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及革兰氏阴性小杆菌(G-小杆菌),个别两极浓染。
3.2 培养观察
从3份样品中各挑取少量样品分别在厌氧和一般营养肉汤培养基内37 ℃培养24 h,后转载固体培养基37 ℃培养24 h,结果:①背部病料平板上呈灰白色小而圆菌落;阴囊部病料平板上呈灰白色小而圆菌落;关节病料平板上出现两种菌落,一种为灰黄色,一种为灰白色,菌落均小而圆。②挑取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背部病料见大量G-小杆菌;阴囊病料也见大量G-小杆菌;关节病料为G+球菌,呈单个或双个,多个呈链或成团,并有单个或多个呈条状的G-小杆菌。
3.3 生化试验
将G-小杆菌和G+球菌进行生化试验。结果G-小杆菌可分解乳糖、甘露醇、鼠李糖、阿拉伯糖、麦芽糖、尿素、葡萄糖、蔗糖;G+球菌可分解甘露醇、麦芽糖、蔗糖、葡萄糖。
3.4 动物试验
取等量培养的G-小杆菌和G+球菌的混合液,分别接种于两只兔(分别标为1号兔和2号兔),1号兔接种前后肢关节处;2号兔接种左右背部。结果1号兔接种后20 d死亡,2号兔接种后30 d死亡,剖解取病死兔的坏死组织作实验室检验,结果与前面的检验结果一致。
通过对染色镜检、培养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结果分析得知该猪肢体坏死断裂是由一种G-小杆菌和一种G+球菌混合感染所致,其中G-小杆菌为坏死杆菌,G+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治疗
该病一般呈慢性经过,由创伤感染引起。一旦发现猪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将病猪隔离在清洁干燥的圈舍内,及时处理病变部位,先用清水冲洗患部,除去坏死组织;再用0.1%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等药物冲洗消毒,再涂擦5%龙胆紫或5%碘酊或涂上各种抗菌药膏;并结合全身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
病猪发生肢体断离征兆时,应及时将其淘汰,并作好无害化处理。
5 预防措施
防止该病发生的关键是避免猪发生外伤性损伤。平时注意圈舍环境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防止猪只相互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