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设计专业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人才始终是市场社会上最为紧缺的资源,由我国目前的人才教育指导方向来看,逐渐注重实践而并非单纯地只读死书,所以在这时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就十分重要,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需要的人才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以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对递进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就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不断进步,不断适应,成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对于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在一些专业性的教育上,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只学习理论知识是不行的,造成了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这之中也包括环境设计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该专业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就业的形势与要求等也日新月异,所以对本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能力水平。到目前为止,尽管高校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并没有从根源上改变,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与企业进行了相应的沟通,从而来开展校企合作,最终实现推进人才培养的步伐的目的。

    一、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就业市场方面,对于专业化的全面性人才的缺口更大,所以如何培养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成为头等大事。对此,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递进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做出分类,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以进阶的形势开展校企合作,使合作模式更加多样化,层次化,阶段化。与此同时,对于有关于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探究与改革,从而使校企合作向长期性,深入性的方向发展。这个模式理念关注的是在十分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应该教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化,合理化,并且对于教学的过程和步骤,更加的科学化,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不那么死板单一,同时对于教学团队的选择也应该有针对性,有更高更严格的标准,从而使教学的任务更好的完成,极大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之与社会与市场更好地接轨。

    二、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

    (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从普通的大学生向着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的人才这一艰难的培养转型的过程里面,如何使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的培养的过程更加有效化和合理化。该学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研室通过与有关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校企合作讨论,共同努力构建出了新的方案,有助于架构培养需要的人才类型,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对于大一,做好最基础的普识教育,对于大二和大三来说,做好项目进课堂的工作,对于大四,就要进行相应的进企业制度,通过教师的指导进入企业,达到“双导师”制。并且,学校通过与有关的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成立相应的辅助机构来更好地培养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大一年级来说,要简化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重点培养基础技能,并且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美术教育上,并且要注重抓住短学期的机遇,重点推进业师进年级,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普及教育,大二则主要强化专业技能知识。并进行了具体的做法:将与建筑设计有关的课程进行合并,对于设计课程进行加强加多,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大三大四年级,则把专业的模块课程进行细分类,针对大三,要改变班级建制的往常状况,将课程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并且在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过程中,以企业的标准监督与考核。对于大四,要求以相关的辅助机构作为与企业的对接,开展“双师制”,并且对于作业,要以企业的设计项目为参考标准来进行。

    (三)教学内容的选定

    为了使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更深入的发展,双方多次召开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会议,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会议上,对于教学的内容应该怎么样达成一致,即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理论教学的分量减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课程作业,要参照企业的设计项目,从而达到引领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设计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举例来说,对于核心课程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的教师需要负责前期的基础理论,而到了中期,将由相关的企业讲师对真实项目进行讲解,后期,通过“双师制”来共同辅导学生进行实践。这一课程结课后,由“双师制”中的两方面教师共同评定成绩。在这之中,得分高的作品还对企业有利。但是这之中也存在着问题,比如这不能使相关的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自由安排,而是需要本校的教师与企业的讲师协商达成一致后才能确定,而这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需要等,较为复杂多变。所以,实施时要依据双方的实际需求与情况而定。

    (四)实训基地的建造和运行

    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浙江树人大學与相关的设计企业共同建立了实训基地,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应的场所,营造真实的设计环境,并且针对于学生个人的能力进行不同的项目分配,这将对学生充分了解项目设计提供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也充分的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院派遣教师监督实训的全过程,同时与企业配合,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之中还存在着问题:首先,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有一部分学生达不到专业要求从而不适应,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一起改进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实训基地不能是单一的,学校要多联系,同时注重招收熟悉企业的教师。接着,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建设,从而使相关的企业有意愿去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双赢。

    (五)目前市场上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潮流,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科生的就业岗位,特别是本科生数量逐年递增,但岗位数量却没有太大变化,导致了本科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这就对于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和要求,所以对于实践的地点也更难选取,对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也很不利。此外,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本专业的教师大多数经过了博士阶段的培养,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但是相应的实践经验可能较为缺乏,自身的实践经历也不够,这就造成了在本科生的实践教学阶段,有些教师并不能正确的引导,以至于实践效果不佳的现象,所以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样也很重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低。

    三、推进递进式校企合作工作的措施

    对于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这一专业推行校企合作已有几年时间,从2012年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看到了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是也创新改革了很多,这种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为它符合人才发展的要求和趋势。那么,换一个角度,如何针对以上的问题,作出调整,也是推进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增强教师对校企合作的了解

    有一部分教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远远不够,甚至还处在短期的就业目的阶段。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眼界不广阔,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更没意识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所担当的重要责任,只有学校,企业一体化,加强合作才是正道。所以对教师观念教育势在必行,对于校企合作方面要多开展普及讲座,让他们认识到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是单方面的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以及现在市场的需求十分紧迫,进行校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培养他们进行这项工作事业的积极性。对于学校而言,也应该与相关的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推行这项工作。

    (二)制定校企合作的保障政策

    在校企合作这个过程中,如果仅仅有学校积极参与使肯定不行的,但是企业和学校不一样,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企业是为了盈利,多数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动因也大体上只是为了给本企业招揽人才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明显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校企合作,并且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设立相对应的管理服务部门,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的同时也要考核监督参与的企业,有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出台更多有利的政策吸引更多合适的企业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迈进。

    (三)实施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在现阶段,针对于院校在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方面,远远不够完善,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和政策的支持与帮扶。所以,对于学校本身而言,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运行机制十分重要,同时也要定期组织学校的有关部门对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分析研讨,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且请教相关专家进行指导,使运行机制更加成熟完善。另一方面,要想培养人才,教学场地不能仅仅是读书的教室,对于能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专业化的教学场地要加紧建设,改变对传统的教室的认知,努力实现校园内部的教学场地向专业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并且在相关的经费方面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与保障,对于进入校园教学的企业讲师,对其工作要进行中肯的评价与认定,并且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結语

    时代一直在发展进步,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也在变化着,在这种趋势下,推动校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校企双方都十分有利,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互相帮扶,优势互补。通过分析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克服,同时也需要社会,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宽递进式校企合作,保证其顺利进行。(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湘教通[2018]436号781,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主持人:易锐,此文章为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