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比较还原法”引入初中回忆性散文教学

    李晓露 何奕舒 王文婷

    [摘? ?要]回忆性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相对于其他的叙述性散文教学来说难度更大,原因在于回忆性散文中有两个“我”,因此到位的解读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孙绍振率先提出“比较还原法”这一文本细读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还原文本内部的矛盾与差异并以此作为文本分析的切入点。文章以部编版《老王》为例,从语义、情感逻辑、历史、创作风格等方面去还原和比较,从而突破回忆性散文阅读难点,为回忆性散文教学提供范例。

    [关键词]比较还原法;回忆性散文;《老王》

    [中图分类号]? ? G633.3?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編号]? ? 1674-6058(2019)28-0027-02

    “回忆性散文是文学性散文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类,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课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选入其中的回忆性散文有《藤野先生》《秋天的怀念》《老王》等。回忆性散文属于叙事性散文,有许多鲜明的文体特征,其中有一个与一般叙事性散文不同的特征,那便是回忆性散文存在双重叙述视角。作者通过回忆往昔真实的人和事,表达最真挚的感情。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两个“我”: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这两条线一显一隐,相互交叉、融合,形成解读回忆性散文的障碍。要想理解回忆性散文的深层意蕴,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和解决文章中的两个“我”的问题,这既是回忆性散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如何攻破这个难点呢?笔者从孙绍振提出的矛盾分析法中受到启发。孙教授率先提出在文本分析中运用“比较还原法”,指出:“我的‘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该理论主张打破文本表层的统一与和谐,还原言说对象或言说形式的原本面貌,矛盾由此便会凸显出来,进而再用“比较还原法”分析矛盾,从中窥探“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奥秘,走进作者内心,真正读懂文本。也就是说,“比较还原法”不仅能用以分析矛盾,更可在发现矛盾上发挥作用。

    为了更好地说明“比较还原法”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笔者将以2016年版的部编版教材中的《老王》一文为例,把“比较还原法”用以解读该文,从而为“比较还原法”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范例。

    孙教授具体提出文本分析有艺术感觉的还原、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情感逻辑的还原等七个层次。根据《老王》这篇散文的特点,笔者将从这七个层次中筛选、细分出几点更具体的操作方法,以便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老王》。

    一、抓住关键语句,还原语义

    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通过散文精准的言语来表达,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尽管有时这些言语看起来是极普通的字词、语句,这便要考验师生以言逮意的功力了。回忆性散文教学同样要注重体味文章精准的言语表达,《老王》文后的“思考探究”中第二题的问题为:“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这就提示了学生在文本细读时要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情节,发现不寻常之处。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还原语义,反复对比涵泳,让学生感受其意蕴。

    如《老王》的第一段看似平淡无奇,但若将其语义还原出来,便可发现这一段也大有意味。首段的第一句,语义浅显易懂,是“我坐车,老王蹬车”。然而紧跟着后面一句是“他蹬,我坐”,同样的意义作者却要重复表达,暗示作者与老王的地位并不平等,实际上也在为作者的愧怍之情蓄势。

    第八段的“镶嵌”一词背后也大有文章,“镶嵌”本义一般指相片、图片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嵌在另一个物体上,这里用在老王身上,更能表现出老王那种病入膏肓的状态。杨绛其实对老王也有照顾和关心,但为何这样描写老王?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要结合作者写作时对往昔的人和事的审视和感受进行分析:当时的“我”不了解老王的心意,只觉得吃惊、害怕,后来“我”重新审视那段往事时,总觉得心里不安,渐渐明白原来那是愧疚之情。作者用丑化的手法描写老王生前最后一次来家里的形象,把当时的自己表现得有多无情,如今心里就有多愧疚。

    综上观之,通过还原词句的本义或潜层义,能发现作者写作的刻意之处,这也是文章真正有意味的地方。

    二、人物形象的还原

    通过还原人物形象,体认言说对象背后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还原人物形象,在《老王》中主要体现为分析“我”眼中的老王以及老王眼中的“我”。杨绛在多年后创作此文时,对老王怀有愧怍之情,因此文中所描写的人、所叙述的事都是由她的情感筛选过的,老王正是她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解读《老王》的关键之处,不在能发现“老王的善良”,而在于能感受发现老王的善良的杨绛的善良。那么在教学中,师生就要通过这些人和事去触摸作者的心境、情怀。在教学中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杨绛的笔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王”,通过还原人物形象,探究“我”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情感意脉。再引导学生将“老王眼中的杨绛”与“作者眼中的老王”作对比,这样差异性就显露出来了,作者借此表达的愧怍之情也更浓烈了,学生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这种情感。这与课前预习中的问题不谋而合。《老王》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法有所提示,预习有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课文,想一想,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怎样的人”,二是“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在老王眼中,杨绛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就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抓手。

    三、情感逻辑的还原

    还原情感逻辑是指读者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定式思维,难免会按照文章所设定的情感线或逻辑线去走,但由于文章是艺术创作,作者的情感逻辑往往是曲折的,而其实转折处即矛盾处。这时便需要将原本该有的情感逻辑还原出来,再将其与文本中不寻常的情感逻辑对比,以发现奥秘。

    如《老王》的一至七段,作者用较温和、委婉、隐晦的写法描写老王的状态。如第三段杨绛先生讲到老王有一只眼睛看不见的原因时,用了“有人说”,即这些话是听说的,未必真实可信,从而肯定了老王的正直人格。第五段的末句为:“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句话不但否定了前文别人对老王“不老实”的评价,而且对老王的老实、善良的品质赞赏有加。再到第七段中:“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虽然这边缘仅有半寸高,但老王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前半部分许多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杨绛一家对老王的关心,对老王精神品质的欣赏。按照一般逻辑,下文应该以赞赏、尊敬老王的写法继续写下去。但从第八段开始,尤其是第八段,作者用近乎无情的笔触描写了老王去世之前扶病来“我”家里送东西的样子,“直僵僵地镶嵌”“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等直接且冷酷的语句,读起来不禁令人毛骨悚然。我们不妨想想,作者通过这种丑化人物的写法纯粹是想表达老王当时的病态吗?并且,若依循这种写法,作者想表达的应是害怕、反感,为何到文末反而表达了自己的愧怍呢?再梳理梳理文章,可发现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呈现“美化—丑化—美化”的变化过程,其中“丑化”这一环节明显不合邏辑。对这个矛盾的分析将结合本文中的第五点来阐述。

    四、历史的还原与比较

    由于回忆性散文写的是作家对往事的回忆,而过去的历史经验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因此,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或呈现更多这一时期的同一作家甚至不同作家的作品,在学生的个体经验与作家的历史经验之间搭建支架,这样教学才能更高效。同时,学生也应把握这种方法,在自主阅读、学习这一类散文时灵活运用,扫除理解障碍。

    鉴于《老王》叙述的是“文革”时期的往事,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而杨绛在文章中对这些背景也有所规避,因此初一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难免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这时候,对历史的还原和比较就能派上用场了。学生可借助背景资料,还原当时的社会环境,在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后,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如在学生理解《老王》中的最后一句话,也就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时,教师可适时补充杨绛在文革时期的遭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生活的时代,从她生活的时代以及她的经历,去了解和体会她的表述方式。

    五、风格的还原与比较

    在回忆性散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去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还要去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杨绛的散文风格朴素恬淡,语言平静利落,却又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巨大的表现力。《老王》同样如此,多用描写和叙述,极少议论和抒情,语言精练浅近,可谓寥寥数语胜过千言万语。

    然而,杨绛在《老王》中却有一处不惜笔墨的描写,那便是对老王临终前的形象的描写。她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了老王去世前最后一次来“我”家的模样,这显然与杨绛一贯的惜墨如金、干净简练的写作风格不符。前文也谈到这一处描写与文章主要传达出的对老王品质的赞扬、对老王的愧怍之情相违背,原因何在呢?通过还原和对比杨绛的创作风格,再联系全文,可分析出这样的写法是为后来她得知老王去世,再到渐渐地心里不安,最后表达愧怍这一情感变化埋下伏笔,杨绛追求的是一种震慑人心的效果。“散文是散文家的自我感觉的艺术化,不仅包含着自我审视、自我表现,从表层自我向深层自我突进,而且包含着自我批判、自我拷问”。结尾这句话是杨绛修改过了的,原文是:“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修改时,她用“幸运的人”替换了“多吃多占的人”。杨绛不断反思,不断向自己发问,而最后这个改动表明她终于读懂了老王,终于读懂自己对老王的愧怍,也表明在杨绛心里,这个不幸的人的精神是十分高贵的。

    [? ?参? ?考? ?文? ?献? ?]

    [1]? 魏本亚,步进.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4-8.

    [3]? 侯麟耀.“比较还原法”引入中学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