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
彭国强 舒盛芳
摘 要:从文化、制度、人才、媒体4个角度探讨了德国足球崛起的因素,提出德国足球的崛起在于日耳曼民族文化对足球风格的影响与塑造、职业化进程中德国足协(DFB)与德国足球联盟(DFL)的协同管理、学训结合下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训练理念、德国电视媒体与足球运动的有效“联姻”。提出今后我国足球必须回归教育,改革与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重视足球文化建设,发展与普及社会足球,提升足球文化自觉;积极申办国际大型足球赛事;引进足球赛事电视转播市场的竞争机制等策略。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体育改革;足球;德国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5-0040-05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system, talent and media, the authors probed into factors for the rising of German football,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factors for the rising of German football: the influence and building of football style by German national culture; the cooperative management of DFB and DFL; teenage backup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and training conception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learning and sports training; the effective alliance of German TV media and football.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or football development in China: return to education; reform and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value foo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develop and popularize social football; promote football culture consciousness; actively bid for hosting major international football games; introduce football game TV relay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etc.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sports reform;football;Germany
近期,国务院下发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成立足球改革领导小组,给我国足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从中国足协去行政化到完善联赛体系,从国家队建设到校园足球的培养,足球改革的领域可谓系统而全面,然而,中国足球的改革依旧任重而道远。在足球改革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参考世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德国是世界毋容置疑的足球强国,德国足球的强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内具有高水平的职业联赛,尤其是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是目前欧洲五大联赛之一;其二,德国足球国家队曾4度夺得世界杯冠军和3届欧锦赛冠军,尤其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队成为第1支在美洲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欧洲球队。追溯德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发现德国足球也经历过漫长而艰难的成长历程,其成功的背后既有德国足球所独具的技战术风格、多样性的社会支持、政府的大力资助与管理,也体现着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制度、人才、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德国足球顺利走出了沉沦与低迷的泥潭,最终实现了崛起。德国足球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本研究主要从文化、制度、人才、媒体4个维度探讨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原因,以期对我国足球的振兴有所裨益。
1 德国足球的成功崛起
1.1 日耳曼民族文化对足球风格的影响与塑造
足球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特性必然影响这个国家的足球发展[2]。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根源在于博得了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成功背后的主要动力就是民族文化。
德国足球与其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族特性密切相关,无论是球队建设还是组织发展,足球文化成为其制胜的法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日耳曼人逐渐养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这种“文化力”主要体现在遵守纪律、讲究秩序、注重体面、充满自信、情绪高昂、意识顽强等多个层面。德国足球之所以几十年来保持长盛不衰的辉煌,与日耳曼民族文化中特有的顽强意志和近乎完美的组织纪律性分不开。日耳曼民族不卑不亢的民族性格成就了德国足球,使德国4度站在世界杯最高领奖台上,屡次在关键时刻反败为胜。
对德国人而言,足球也像他们的民族一样具备严格的纪律性,而且这种特性始终贯穿在球员的生活、训练与比赛之中,与日耳曼民族性格中所展现的服从纪律、团结协作、讲究秩序的民族品性相一致。德国足球属于一种力量型足球,但比赛中不仅单靠力量,还追求体能的充足、技术的完美、战术的配合、纪律的遵守和斗志的顽强。德国足球队员一丝不苟的集体精神、铁血的打法、敢拼敢抢的硬汉形象把日耳曼民族不卑不亢的斗志体现得淋漓尽致[3]。团队、纪律、心态、行动高度统一的技战术品格是德国足球文化特性的最好写照。强烈的集体精神形成了德国足球的整体意识,全攻全守的战术风格是集体精神的体现。德国国歌《德国、德国高于一切》使整个日耳曼民族牢牢的靠在一起,由此产生出的集体荣誉感使每个球员都坚信不会输给任何强队,使球员在心理与气势上占据优势,通过对整体意识的重视,球队的稳定性增强,球员平均作战能力得到提高[4]。并且,德国足球注重团结,从教练到队员,从老队员到新球员,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国家需要,每个队员都能够绝对服从安排,都为了德国的荣誉而拼搏。正是这种由民族精神衍生而来的团队精神、纪律性,造就了德国足球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德国而言,足球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已逐步演变成为社会文化精髓的寄托,以及实现日耳曼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
就德国足球崛起的社会文化氛围而言,德国足球的崛起还与多样性的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足球在德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德国是全民参与体育的大国,全国有近50%的民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超过1/3的民众是各类足球俱乐部的成员[4]。在德国,热爱运动、热爱足球是日耳曼民族独特品格的体现,德国整个民族似乎都与足球有着不解之缘,在德国社区足球、街头足球、各类足球组织、民间足球协会等活动开展良好。日常生活中,多数德国男人热衷两种话题——政治与足球,他们把足球比喻成一种宗教,甚至把球星穿过的战袍当作宗教法袍,认为是“浸湿的圣物”[3]。足球已经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为德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1.2 职业化进程中德国足协(DFB)与德国足球联盟(DFL)的协同管理
首先,德国足球的成功崛起与其职业化发展路径密不可分。德国足球于1963年正式进入职业化阶段,全国统一的足球甲级联赛体制得以开展。足球职业化的到来使德国足球步入了职业联赛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足球运动员的经济状况,各类高素质的足球职业俱乐部纷纷成立。德甲成立后,德国足协从各类比赛中总结经验,不断对联赛体系进行改革,包括联赛的运行机制、各级俱乐部数量、会员制度等[5]。随着职业联赛制度的改革,甲级联赛体系不断发展成熟,职业化的到来成为德国足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联赛体制的管理模式下,德国足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其迅速崛起的制度保障。
其次,德国足球的崛起是在职业化进程中德国足协与德国足球联盟的协同管理下实现的。2001年“德国足球联盟”成立,该联盟是德甲、德乙两大级别职业联赛全体成员的服务提供商,主要代表各类球队处理比赛、公共和媒体领域的相关事务。其中包括两档职业联赛的运营与管理,每个赛季电视、广播、互联网转播以及品牌推广等,足球联盟是德国足球联赛高度职业化的产物。德国足球联盟成立后并没有对权力进行垄断,反而积极与德国足协进行合作,对足球进行协同管理。主要包括对俱乐部的比赛运营和参赛授权进行完善;改革地区职业联赛球队的参赛牌照审批制度;加强对职业俱乐部青少年队员的培养;审核俱乐部财务,确保联赛中的每支球队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维持运作;筹建天才培训中心,保证后备人才队伍的延续;规范足球法规体制,完善法律建设,将德国足球引领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理性王国”[6]。
再次,足球俱乐部良好的运营模式和俱乐部与国家队互利共赢的制度安排。俱乐部的运营方面,职业化进程中德国足球逐步产生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即在职业足球联赛中运行“50+1”规则,实行会员俱乐部制度,使51%的股权掌握在会员手中,充分发挥了会员参与俱乐部的积极性,并协助足协严格监管各俱乐部的债务水平和球员的工资支出状况,从而很快使德甲在欧洲5大联赛中成为有着最低门票价格和最高上座率的比赛。会员俱乐部体制凸显了“以球迷为中心”的运作思想[7]。此外,为了加强俱乐部为国家队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足球联盟制定多项避免联赛和俱乐部过度商业化的措施。2000年,德国足球联盟与德国足协达成了“为了振兴德国足球而奋斗”的共同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制定了俱乐部与国家队互利共赢的制度,使俱乐部成为培养国家队足球人才的摇篮。
最后,政府调控为足球发展助力,德国政府主要从制度、资金、政策等多个方面对足球进行调控。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方面,德国政府对青少年“天才培养计划”大力扶持,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拨款资助,如建立遍布整个德国的足球训练学校,推动职业俱乐部、地方足球协会和学校的合作,强化国家青年队训练,组建教练员服务机构等;在俱乐部发展方面,政府积极鼓励足球俱乐部与政府合作,政府为俱乐部提供训练基地和比赛场所,在政策、梯队建设、吸引赞助商上,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面对俱乐部财政危机,政府则要求减少职业足球运动员薪水,并将财政公平竞赛列入政府法规;针对球场暴力、足球流氓、赌球、黑哨等问题,政府则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的保障俱乐部的良好运营[8]。可以说,德国政府对足球的重视与支持是德国足球崛起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政府调控为德国足球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3 学训结合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训练理念
德国足球重视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系统科学的青训体系。主要从职业足球俱乐部、校园足球和天才培训中心3个方面共同完成后备人才培养,并且学校、俱乐部与地方足协密切合作,构成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这种合作模式能协调学校文化学习、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关系,使学校文化知识的教育和俱乐部的合理训练始终伴随青少年的成长。德国足协加强与俱乐部、学校的合作,每个职业俱乐部竞技中心都有自己的寄宿学校,配备专门教师教授球员文化课。青少年队员上午到学校学习,下午到俱乐部训练,这样的集中学习和训练体制很好地解决了时间分配问题,保证了球员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使青少年得以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发展[8]。这种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学校校园足球和业余俱乐部为人才培养基础,进而逐步过渡到足球精英学校和青少年训练中心,再经过选拔,优秀的队员输送到专门的足球俱乐部中心进行职业化训练,最后梯队走向了俱乐部一线球队和国家队。这是一条“从学校到世界杯”的人才培养道路。在这种系统、科学、细化的培养体制下,保证了青少年球员的成材率。
促进青少年人才发展计划(精英球员培训计划)的实施很好的挖掘了球员的竞技潜力,为职业俱乐部和U系列的国家青年队输送了大量的足球人才。天才培训计划主要目标是“每一个足球人才都会受到关注,任何具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都得到发展”[9]。该计划把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分为4个阶段:1)基础培养阶段(6~10岁),集中在幼儿园、俱乐部和学校。学校足球作为德国足协的基础,在全国实施校园足球发展方案,并且重视教练员培养,制定了每年培养20 000名足球教练的目标,主要目的是在教练的引导下,培养儿童足球兴趣。2)天才球员培养阶段(11~15岁)。由足球精英学校、优秀球员中心、负责青少年培养的足协、青少年培养计划及其活动组织4个部分组成,每年德国足协都会聘请1 000名左右拥有B级证书的教练员对大约14 000名青少年培训,并配有专门的协调员负责青少年培养计划的协调工作,保证了青训工作的顺利开展。3)精英培养阶段(15~20岁)。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队员主要集中在精英学校、职业俱乐部和U系列国家队,德国每个职业俱乐部都有非常完善的后备梯队建设。4)职业足球顶级阶段(18岁起),主要集中在国内德甲和德乙联赛、国家队和国际职业足球联赛中[10]。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可以到海外职业足球联赛踢球,从而积累比赛经验,提升技能。该计划推动了职业俱乐部、地方足球协会和学校的合作,为有天赋的足球青少年人才提供了系统的训练机会,促使运动员得以充分的发展。
1.4 德国电视媒体与足球运动的有效“联姻”
德国足球的崛起,除先进的训练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攻守平衡的技术风格、科学的青训体制外,还得益于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德国是全球媒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体育媒体几乎伴随着电视机一同起步。德国的体育电视媒体以电视广播和足球运动两大文化领域为核心,具有竞争制衡、高度自治、公益福利性等特点[11]。足球是德国民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民众喜欢玩足球、谈足球和看足球,足球是德国收视率最高的体育项目。2000年,德国全年体育节目的播放时间为16 000小时,足球就占到了4 790小时,纵然在奥运年,足球节目的电视转播时间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足球转播时间超过1 083小时,仍居第1位。2008年,约有771万电视观众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同时观看足球欧洲杯比赛的观众多达2 946万[12]。电视转播费是德国各个足球俱乐部收入的主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颁布了兼具“独立性”和“双轨制”特征的电视改革制度,借助于电视媒体,德国足球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足球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德国民众对于足球的热爱也促进了德国体育媒体的发展,德国电视媒体与足球运动的有效“联姻”,使足球在促进电视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自身的发展。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共存的双轨制和具有独立性特点的电视制度,为足球的崛起提供了媒介环境。德国以实现受众“基本供给”的公法电视和以追逐商业利益的私营电视都把足球作为共同对象,从而使德国电视谋体与足球的“联姻”成为一种必然,两者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了足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视转播收入维护了德国足协独立性,商业化的运作保证了足协更好地为足球服务;第二,电视转播为德甲低票价的高上座率提供了可能。德国足协通过赛事的电视转播、广告赞助收入等,使德甲成为欧洲5大联赛中具有最低票价和最高上座率的俱乐部,票价的低廉为更多不同人群提供了观赏比赛的机会;第三,电视媒体作为“第三只眼”,为民众提供真实可靠的足球信息,能够及时的将职业比赛中出现的舞弊、兴奋剂、球场暴力等违纪行为加以曝光,很好的维护了足球比赛的公平、公正,保证了德国足球的健康发展。
2 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2.1 重视足球文化建设,发展与普及社会足球,提升足球文化自觉
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必须有其特定的空间和文化土壤,足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的给养,文化是足球生存的根本。中国足球自1994年实行职业联赛以来发展缓慢,取得的成绩甚少,反观场上斗殴、侵犯官员、罢赛,场下赌球、队内矛盾等不和谐现象甚多,出现了求“物”而弃“文化”的黑哨、文化诚信缺失、假球等“异化”现象严重,我国足球缺乏文化自觉[13]。发展与普及社会足球,构建健康的社会足球文化是中国足球发展的重要路径。当下,我们应该从我国的文化基础和国情出发,培育适合自己特征的足球文化。第一,立足本土文化,在秉承自己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以国外足球特性为补充,将各种外来文化同本民族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使其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补充,培育出适宜中国足球生长的文化土壤,为足球崛起提供成长环境。第二,构筑夯实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创新足球宣传方式,引导群众客观认识中国足球,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构筑足球成长所需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最终形成适应我国特点的足球文化。第三,加强足球行业作风和法治建设,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足球行业规则,建立公正透明的足球法治环境,促使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法制文化。第四,普及与发展社会足球,兴建足球场地,扩大社会足球人口规模。鼓励社会各类组织组建足球队,注重从场地、经费、竞赛、时间、指导等多个领域支持社会足球发展,积极倡导和组织民间足球赛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足球活动。此外,推动社会足球与职业足球的共进,通过社会足球人口的增加、水平的提升,为我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2 足球与教育相结合,改革与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见效慢、周期长的系统工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与足球训练对于球员来说同样重要。只有让球员获得学校教育,才能为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足球将来应该像足球发达国家一样,大学出球员,球员同时也是大学生”[6]。我国足球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回归教育,发展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崛起的关键。因此,必须改革与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因此,第一,做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完善贯通大学、高中、初中、小学4级足球竞赛体系,并加强体系间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健全4级足球联赛机制,打破“定点校”的藩篱,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在充满比赛的良性竞争中促进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大力扶持中小足球特色学校,推进校园足球普及,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要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培训,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课余训练。第三,结合我国国情,坚持走“体教结合”发展道路,加强学校教育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有机结合,建立稳定的学校足球训练体制,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足球、参与足球、分享足球,促进校园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真正让学校成为足球人才的“蓄水池”。
2.3 积极申办国际大型足球赛事,重唤民众对足球的热情与信心
德国重视大型足球赛事的作用,积极申办各类国际体育赛事,成功举办1974、2006年两届世界杯赛,1961、1987、1993年3届欧洲冠军杯,及1916、1936、1972年3届奥运会等大型体育比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德国国家崛起的重要战略之一。诚然,申办足球赛事的意义不只在于取得的成绩,更在于通过国际足球盛会,把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传播足球文化,让更多中国民众热爱足球、参与足球。近年来尽管我们也成功申办了不少国际足球比赛,如各类国际足球邀请赛、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2008年奥运会足球赛、2014年青奥会足球赛等,但这还远远不够。在世界七大经济体中,尚未举办足球世界杯的国家唯有中国,如果我们能够弥补这个缺憾,相信将更有益于中国走向体育强国之路[6]。《中国足球改革方案》把申办足球世界杯作为我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他的三个愿望。”面对我国足球成绩的尴尬窘境,中国需要积极申办国际大型足球赛事,需要通过举办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来化解我国足球的困境,重新唤起民众对中国足球的热情与信心,从而破解中国足球走出泥潭、走向世界的难题。因此,应理性应对国际的质疑和揣测,客观面对足球世界杯等比赛对我国足球的影响与战略价值,积极申办国际大型足球赛事。
2.4 强化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引进足球赛事电视转播市场的竞争机制
德国公立电视与私营电视共存的竞争制度为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媒介环境,提高了职业足球的电视转播费用,维护了德国足协的独立性,提升联赛的观赏性,并且作为“第三只眼”,为民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足球信息。我国体育电视转播多年来一直以计划经济形式存在,体育电视尚未真正走市场化道路[13]。并且,我国体育电视市场资源过于垄断,中央电视台是唯一有实力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竞标的电视媒体,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我国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费偏低,与体育俱乐部的投入相差悬殊[14]。加之,电视媒体对自身资源的开发不足,经营意识不够,从而影响了赛事的转播效率。首先,我国应借鉴德国电视媒体与足球俱乐部的“联姻”模式,学习“双轨制”和“独立性”相结合的电视制度,促使两者互动共生,加强电视转播费对足球部门的投入,以弥补各足球俱乐部的经济收入,从而推动足球职业化发展。其次,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电视媒体的推动,体育电视必须与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要完善发展结构,改革传播模式,构建多元电视转播网络,促使体育电视走市场化道路,缓解电视媒体垄断化的弊端,保障民众的根本利益。再次,创新足球赛事转播和推广运营方式,足球电视转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使各大电视集团在竞争中谋求生存,提升媒体的积极性,改革足球赛事转播权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赛事主办方和参赛主体成为主要受益者。最后,强化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批判型”受众培养。在信息时代的媒介市场化运营中,中国电视媒体要以民众为根本,以传播文明健康的足球信息为宗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杜绝出现一些不良信息、商业性广告、虚假和有害的新闻报道,保证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关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50条全文[EB/OL]. http://sports.qq.com/,2015-01-20.
[2] 李伯杰. 德国文化史[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74.
[3] Alan Tomlinson,Christopher Young. German football:history,culture,society[M]. Routledge,2006:3.
[4] 隋晓航. 德国足球与文化[J]. 百色学院学报,2007(3):123.
[5] Gammelsaeter H,Senaux B. The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of top football across europe[M]. Routledge,2011:143.
[6] 范海龙. 中日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8.
[7] Helmut M. Dietl and egon franck. Governance failure and financial crisis in German Football[J]. 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2007(12):664-665.
[8] 刘波. 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9] Henk Erik Meier. Solidarity and market power in German soccer: the regulation of collective selling[J]. Football Studies,2003(2):24-26.
[10] 张辉. 德国足协促进青少年人才发展计划剖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1):15.
[11] 缪佳. 德国和原西德体育电视谋体发展特点分析[J]. 体育科研,2011,32(5):60-62.
[12] 马阳. 德国电视媒体促进德国足球发展的举措及其启示[J]. 体育学刊,2012,18(6):74-78.
[13] 俞宏光. 德国足球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1):144-148.
[14] 何勇. 德国公共广播电视研究[M]. 北京:中国传谋大学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