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历史脉络,调正培养方向
高贵武
【摘要】自1929年开始,我国的广播教育事业经历了时局变化及行业的剧烈变革。随着电视的出现、新媒体的冲击,广播业经历了多次行业变革。本文围绕当前在各大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所进行的新闻教育改革,梳理我国广播教育改革的历史脉络,分析广播教育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广播 教育 媒体融合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我国广播教育业也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无线电技术、编播技术课程到如今的20多个本科专业,我国的广播教育始终适应着广播行业的发展需求。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着媒体融合不断升级,各类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着整合与重塑,跨行业、跨领域、跨屏幕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广播在未来能否仍以独立的媒介形态存在已成了问题。媒体融合的实践倒逼着广播行业从业者掌握更多融媒体传播技能,与此同时,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优质内容创作者成了行业内最稀缺的人才。创作适应新传播环境的视听内容,需要从业者掌握新的视听传播规律,具备内容和节目模式方面的创新创造能力、内容产品的包装与营销能力。
广播教育承担着为行业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面对行业内翻天覆地的变化,怎样的课程设置更适合当前行业的人才需求?怎样的教育方式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本文借鉴当前在各大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所进行的新闻教育改革,对我国广播教育改革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进行梳理。
一、发端于职业培训的广播教育
我国的广播教育发端于无线电培训。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境内开办第一批广播电台,广播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新兴事物开始在我国出现。随着我国境内广播电台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广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广播教育随之兴起。
1928年,当时国民政府的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由于缺少懂得操作收音的技术人员,1929年国民党当局着手开办广播收音员训练班,开设的课程包括广播机原理、广播器材的维护使用、接收机原理与装修、播音训练等。①此后,广播电台以及当时的广播事业管理处多次举办无线电收音员培训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始终把广播事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时的广播事业管理处在公开招考技术、播音员时,规定必须是国民党党员才能够报名考试。②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使用和管理无线电设备的经验,并且通过无线电培训班的形式培养出了一些通讯人才。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电台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各广播电台注重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编播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广播事业,广播教育也应运而生。“文革”之前,我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广播教育机构迅速扩张。此时的广播教育机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的院校教育,另一种是由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以及主管部门开办的短训班。当时广播教育主要以操作性、职业性教育为主要内容。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新闻系专业曾经开设过广播专业课程,聘请广播部门的负责人、编辑、记者授课。哈尔滨电台、上海电台等地方广播电台为了提高技术干部和编播干部的水平,经常举办各类短训班。1954年3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首次开办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开始培训中级广播技术人员,同时,中央广播事业局还举办了四期播音員训练班和一期收音员训练班。③可以说,我国早期的广播教育是由于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所催生出来的,中国的广播教育完全是为了适应广播从业者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应运而生的。
二、与电视教育融合的广播教育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正式开播,中央广播事业局也在原培训班基础上开办了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成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了发送、传音、电视三个工科专业,学制两年。同年11月,又设立了波斯语专业本科班,在对外广播领域开始了培养广播高级人才的尝试。同年9月,湖南广播事业局在长沙创办湖南省广播技术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广播中专学校。同一年,福建、甘肃广播学校先后成立。此时,虽然电视教育已经出现,但广播教育仍是广电从业者培训教育的核心。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电视业整体发展程度也稳步提升。195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开办高等本科广播电视教育,培养广播电视方面的高级人才。同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在原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基础上正式成立,开设新闻、无线电、外语三个系,共11个专业,学生近千人;在课程内容方面,新闻系涉及编采、播音、电视摄影、文艺等专业,无线电系设置了发送、传音和电视等专业。北京广播学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教育在30年中经历了短训班——中等专科教育——高等专科教育三个阶段之后,进入了高等本科教育的阶段”,④而且也标志着我国电视教育日臻完善,不管是内容制作、摄影技术还是信号传送都涵盖在专业教学之中,教学内容本就有一定重合的广播教育与电视教育在行政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融合。
三、时代变革中的广播教育
十年“文革”,广播教育难逃噩运,北京广播学院1966年停止招生、1969年停办,此前开办的一大批中专广播技术学校也相继被撤销,复旦大学新闻系将广播课程放在新闻写作课中作专题讲,中国大陆的广播教育陷于停顿状态。“文革”结束后,广播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广播教育也再次步入发展轨道。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广播电视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本科、专科和中专等多层次、多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格局。
198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新闻院系广播电视专业设置缺少,少数有条件的院校要逐步增设广播电视等专业。⑤1990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人事司原教育处升格为教育司,下设综合、院校和培训三处,主要职责为管理部署大中专院校。在教育司的推动下,到1991年,国内广播电视中专学校已经扩大到19所,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校舍面积不断扩大,各方面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⑥
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系统之内,综合大学的新闻院系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开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1985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综合大学的新闻学院先后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杭州大学等新闻系新闻学专业也先后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另有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中文系和电影戏剧专门院校则开设了影视文化、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艺术等专业;一些重点工科院校传统无线电专业也开始面向广播电视人才市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至此,在中国大陆,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逐步显现。
随着广播电视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广电从业者对专业探索的不断深入,广电教育的培养方向日益多元,专业设置日益细致,仅仅从实践层面对从业者进行培养已远远不够,提高从业者的理论知识素养,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成了行业发展的需要。
四、广播专业教育开办现状
遭遇电视业与新媒体的接连冲击,广播业的发展势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与此相关联的广播专业教育现状也遭遇困难。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站,以“广播”为关键词检索高校专业开设情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广播不再作为单独专业独立存在
在本次检索中,通过关键词“广播”检索出共有158所高校开办了与广播相关的专业,有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技术、广播影视、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共计六类,在这六类中,广播教育与电视教育,甚至与网络技术教育隶属于同一个专业,并没有单独列为专业的情况出现。
(二)课程设置上缺乏学科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专业为例,在学院官网公布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与广播电视有直接关系的课程有音视频内容制作、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纪录片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设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广播电视媒介研究、形象传播学、融媒体视听表达、播音与主持、现场出镜报道、口语表达与形象造型基础、新闻节目主持等,大部分课程涵盖广播与电视两部分内容,少部分仅与电视教育相关,而只与广播相关的课程仅有广播新闻报道一门。虽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这一专业名称为“广播电视学”,广播与电视二者并立,但在课程设置中广播教育课程的比例并不能做到与电视教育课程平起平坐,而且相比于电视教育中存在现场出镜报道、纪录片制作等针对电视特点进行设计细分的课程,广播课程并没有进行这样的划分,有所欠缺。
(三)对内容生产的探索重于对技术操作的关注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站的数据统计,我国涉及广播教育的高校专业开设情况如下:
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数量最多,共91个,其次是广播电视学专业75个,开办数量最少的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对这几种专业进行类别划分后可以发现,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影视类三种专业偏向于广播(及电视)内容生产方面,而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技术与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三类偏向于广播(及电视)的技术操作层面。也就是说,设置与广播(及电视)内容生产相关专业的高校高达171所,与技术操作相关的仅有19所,数量对比悬殊。
五、媒体融合时代,面临挑战的广播教育
(一)外部冲击带给广电行业的挑战
我国早期的广播教育是由于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所催生出来的,中国的广播教育是为了适应广播从业者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应运而生的。那么当广播事业的发展遭遇困境时,广播教育所处的窘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根據《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总额高达2096.7亿元,电视广告收入1219.69亿元,报纸广告收入324.08亿元,广播广告收入134.3亿元,仅高于65.46亿元的杂志广告收入,⑦广播业的经营困难由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形下,广播教育自然也就难以像往日那般得到重视。
广播业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正是广播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当唱衰广播的声音频频出现时,广播教育该如何跳出困境,成为最急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二)广播媒体对人才需求的自身局限
由于广播媒体技术上的相对简单以及在制作成本上的相对低廉,传统广播媒体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而言在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对较少,致使新闻校院或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能够进入广播电台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学习广播专业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了广播专业和广播专业教育的发展。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为例,与大量进入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学生相比,进入广播媒体工作的毕业生每年廖廖无几,而在进入广播电台的学生中,又并非完全都是广播电视专业,这使得在校生对进入广播媒体工作基本不抱太大希望,致使广播专业的教学处在于某种相对尴尬的境地。
(三)变革:机遇与挑战共存
除了电视跟新媒体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外,传统广播业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诞生所带来的内部改革。以蜻蜓.fm为例,收录全国广播电台超过3000家,一经面世,用户量就高达1亿。⑧这些音频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音乐为主打产品,比如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一类主打细分用户喜好,比如专注有声书籍的酷我听说,提供各种粤语产品的粤语帮;第三类则提供综合性内容,这一类在移动音频平台中占了大多数,主要代表有喜马拉雅FM、荔枝FM和蜻蜓.fm等。相比于传统广播,这些新的音频平台在内容生产与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变化。
1.用户可以成为内容生产的提供方
这些音频平台的一个很大特点,在于用户可以自己注册频道发布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原创的,有的则是用户通过其他途径获取音频资料在平台上进行转载。前者的代表有荔枝FM平台上的《罗辑思维》《糖蒜广播》等,后者更是不计其数。相比于传统生产模式,这种变化的优点在于商业平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平台建设与商业运营当中,节省了开发节目的花费,利用用户的多元化生产填补内容方面可能遗漏的空缺,内容的丰富性大大提升。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拥有能力提供高质量原创内容的用户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内容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或是缺乏原创性,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还要面临版权问题,容易引起利益纠纷;转载的内容常常在不同的音频平台同时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难以拥有自身的定位和特色。
2.不再限于即时收听,时长趋于碎片化
传统广播主要通过收音机进行收听,这样的设备并不具有存储的功能,所以听众在面对电台放送时缺乏一定的控制能力,内容收听是即时性的,一旦错过了直播的时间就再也无法收听到相应的内容,除非广播电台会安排重播;如果节目时长超过了用户收听的空余时间,导致听众不能够收听完整的节目内容,也没有直接便捷的手段可以将节目内容采录下来进行存储以便回放;在播送过程中也无法自行调节速度或者跳过、重听某个环节。然而,随着移动音频应用的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网络平台的存在和更新的移动设备,允许用户下载储存自己想要收听的内容,即使是传统广播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新的音频平台进行下载,选择即时收听的用户越来越少;面对用户多在交通行驶等生活间隙中收听广播的情况,内容的时长也开始调整,时长较短、呈现碎片化的节目更能适应用户的需求。
3.技术更新实现个性化
传统广播时代,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台节目,需要按照电台的时间表把所有的节目都收听一遍。移动音频平台的诞生简化了这一过程。通过关键词检索功能,用户可以轻易搜索出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内容;订阅功能帮助用户定期追踪内容的最新变化;以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平台,优化出向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的程序算法,根据用户的播放记录、对某个歌手或音乐使用喜欢或者拉黑功能进行标记,结合大数据技术,测算出用户的音乐喜好,从而进行精准推送。⑨
通过技术实现的个性化功能,在满足用户对内容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短板:一是平台的内容库太过庞大,虽然有检索功能,但要从海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不轻松;二是用户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强化程序的记忆,然而用户毕竟不是僵硬的机械,其喜好不会局限在一个领域内,且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变化,曾经善于揣摩喜好的算法可能就成为阻碍用户拓展新喜好的屏障。
凭借着车载广播,传统广播电台仍然能在行业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当车载广播也开始发生革新,可以轻松播出网络电台的节目,传统广播此时的竞争力又要如何体现呢?新音频平台的诞生对传统媒体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但也提供了不少新的发展思路,行业内的先行者,如北京电台、上海电台已经开发出听听FM、阿基米德FM应用软件。当传统广播的内容和技术开始与移动音频平台发生融合时,针对传统广播特点而进行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如何培养出适应新趋势发展的新型人才,是廣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四)知识学习与业务实践间矛盾的挑战
新闻传播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广播专业更是如此。有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人更像是“手艺人”,没有精湛的手艺和技能不能立足。新闻传播业界长期以来也一直呼吁加强新闻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希望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能迅速上手。
然而,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技术和技巧,轻视媒介素养、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也容易使学生在工作几年后“后劲不足”,难有创新和突破。“‘工艺性是新闻教育学科的特征,但不能成为学科基本特征,”⑩拥有厚积薄发的力量需要从人文土壤中吸取丰富的元素和养料,让学生将其创作意愿、能力深植于人文土壤之中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意。当然,“现代教育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并不是教育的中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离不开实践的”。?如何在有限的学分设置、教学时间内平衡二者的比例,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既是一个困惑,也是一个大的挑战。
(五)技术革新与教育传统间矛盾的挑战
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影响日益深入,今天人们获知新闻信息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脸书(Facebook)、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新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不同个体的面前展现出不同的新闻图景。技术创造了媒体融合传播的景观,提供了大数据分析、数据图表、互动式新闻等全新媒体样态,正在发展中的机器人写作甚至在未来有可能取代一部分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尽管新闻生产作为一种经过处理的文本一直以来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新闻编辑室常常将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区隔开,而美国一些数字媒体创业公司则开始宣称要打破新闻业与技术之间的边界。?
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中,广播教育毫无疑问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加大数字化课程的改革力度,引进和教授技术课程,否则,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对人才的要求。但正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拉尔夫·奈格林(Ralph Negrine)教授所言,在今天想要成为一种合格的记者确实需要会使用社交媒体,但新闻学院的学生更应该在受过专业训练后能够更专业、更职业地使用社会媒体?。因而,贯穿在新闻传播及广播教育中的传统该如何坚守?该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坚守?同样是广播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挑战。
(六)开设跨专业课程的挑战
广播教育改革不仅面临着本专业领域内的革新,还面临着跨领域、跨行业的挑战。随着微博、微信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借助微博、微信进行信息与传播创业逐渐形成潮流。20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尼克·来曼(Nick Lemann)发表演讲指出了现在新闻业出现的几个趋势,其中之一是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事新闻和信息创业,这要求新闻学院提供创业课程。?我国的一些新闻院校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公司制办学、建立企业化运作的创业平台等举措为当下的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尝试。?
在传播渠道泛在、传播信息海量的情况下,媒介产品必须能引起目标受众的关注,通过嵌入社交关系网络等方式主动寻找受众,实现上门服务。今天的媒介产品要想实现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想办法嵌入目标受众的社会关系网络当中,这需要媒体工作者同时具备产品运营、市场分析、广告营销等综合知识。当前,各大电视台和视频播出机构都在探索内容的多种变现方式,探索除了广告之外的价值衍生点,延长内容的价值链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这些目标更是离不开“跨界人才”。
如何在保证媒介产品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的同时,避免媒介内容被商业目的过多地侵蚀;如何在满足目标受众视听需求的同时,提供不被目标受众所排斥的商品服务类信息,是未来从事媒介生产的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在其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课程设置中,除了必修传统的课程之外,还开设了“新闻经营与管理”课程,教授受众分析、内容营销等内容。在“内容”与“经营”之间树起森严的壁垒是西方新闻界长期的金科玉律,现在看来,这种禁律已从学院内部开始打破,最老牌的新闻院校开始在培养学生生产优质内容的同时,增强它们的新闻营销能力。
六、亟待调整的广播教育
既然广播教育在广播电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是否意味着广播教育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呢?根据赛立信媒介研究数据显示,自2009年开始,广播的接触率一直维持在59.5%~60.0%之间;2015年中国广播接触率为59.7%,较上一年上升0.1个百分点,根据2015年末全国总人口13.75亿估算,该年全国广播听众约6.88亿,同比升幅为1.03%。同时,广播听众的受教育程度提升,高收入人群的比例也在增加。?由此可见,虽然广播业面临着挑战,但整体依然呈现稳健前进的发展态势,广播行业依然会是媒体从业者的一个主要的就业方向,自然也就需要广播教育来提供优秀人才。
广播教育存在的必要性,还在于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将广播教育简单并入到视听教育中,只看到广播与电视的共性,却忽略二者的不同,不加区分地统一进行学习——这种设置的初始目的在于让学生同时掌握两种技能,但由于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极少有人能在这样的体系中成为精通广播与电视两种教育的佼佼者,大多数人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虽然广播与电视在绝大多数高校里都已经被并为同一专业,但体现各自学科特色的课程仍然需要保留,让学生在有限的精力里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精修,远胜过什么都只懂一点的“综合型”人才。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的形势的确为广播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传统广播业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受到局限,2015年新闻时政类、交通类、咨询服务类节目分别占34.4%、13.5%和12.6%。累计比例达到60.5%,?需要新鲜的血液来创造生机,广播教育亟待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结合行业变革,更新培养方向
合格的广播教育,在于能够培养出符合就业需求的人才;而优秀的广播教育,则能够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面对行业新现象层出不穷的广播业,想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导出适应新环境变化的从业人员,显然并不可行,教学方案设计需要做出新调整。当用户收听的时间愈来愈碎片化时,需要锻炼学生对内容抓取的能力,用最简练精确的语言一针见血地归纳出事件要点,训练短时间内获得用户注意力的能力等;当用户越来越关注个性化的內容定制时,就需要训练学生做一名有态度的表达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但也不可简单被动地跟随行业新变化进行调整,需要具备的是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行业所需人才的预测,这样才能走在广播教育的前列,才能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抓住广播本质,强化自身特色
广播相比于电视、新媒体等媒介,最大的弱势在于通过传统方式只能向受众传递声音信息,无法提供视觉方面的丰富信息,所以难免显得单调。但同时,这种劣势也造就了受众对于声音的敏感,成为广播的一个重要特色。以声音这一特质为核心,可以细分出例如戏曲、流行音乐、歌剧等多个相关的内容课程,通过对广播特色的深度挖掘,来拓宽关联专业的广度,增加广播教育中的跨专业选择,并深化每个专业的学习,培养专门人才。不管媒介融合如何发展、最终形成多么广阔的传播平台,内容始终都是平台的核心,听觉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不会改变,专业化的内容还是需要依赖专业人才来进行生产和掌控。对所制作的内容了解越深入,对听觉艺术的把控越娴熟,那么抓取受众的能力就越强,区别于用户粗放生产、体现专业教育水准的广播,就能在当今媒介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细化教育方向,增强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广播市场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内容也不断向着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内容生产将更加精细化分工,不同的内容领域有着不同的制作手法和运作流程,以教授最具普适价值的操作技能为主的传统“工厂标准化”教育模式很难满足当下的人才要求,而需要细化教育方向,让有志于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学习到关于特定领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识,掌握更全面的技能。
在细分广播教育方向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和创作潜能,从而塑造出具有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工作室、工作坊的形式鼓励学生动手创作、体会实践过程,调整学分比例,增加学生实习时间、类别等,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注释
①③④赵玉明:《中国大陆广播电视教育的回顾与前瞻》,《现代传播》,1993年第6期。
②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 37页。
⑤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⑥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281页。
⑦新浪财经:《社科院:4大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总和不敌互联网媒体》,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6-21/doc-ifxtfsae5982695.shtml.
⑧陈佳宁:《移动音频类应用对传统广播的冲击与启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6期。
⑨王莹莹:《新媒体时代数字音乐平台音乐精准推送问题探析——以网易云音乐为例》,《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10期。
⑩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第385页、第375页。
於红梅:《新闻业传统的继承与革新——对10家数字媒体创业公司宣言的分析》,《新闻记者》,2016年第3期。
卞清、戴管悦榕:《英国新闻学教育与研究的传统与未来——拉尔夫·奈格林教授访谈》,《新闻记者》,2016年第3期。
邓建国:《传统与变革:数字时代老牌新闻学院的变与不变——以哥大新闻学院的课程改革为例》,《新闻大学》,2014年第6期。
雷璐荣:《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的教学改革研究》,《新闻大学》,2014年第2期。
蔡奕璇:《2015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扫描》,http://www.bpes.com.cn/zh-CN/displaynews.php?id=4107
梁毓琳:《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现状及趋势——2014-2015年全国广播节目收听表现分析》,《中国广告》,2016年第2期。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