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训练,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邱丽勤

    摘 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加强朗读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手段。可以尝试生字过关、长句子作好停顿、对话省掉旁白、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并在朗读中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深层次的感悟,最终实现语文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顺读; 会读; 趣读; 美读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朗读。

    一、“披荆斩棘”,让学生“顺读”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竖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篇成段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学生朗读出现添字和漏字,主要原因是对文本不熟悉。所以,首先任务是要借助拼音,扫清生字字音这一障碍。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原因是,儿童没有来得及把词好好地读熟并且感知它们的发声,特别是不能在自己的意识里把词跟有关的表象联系起来。”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披荆斩棘”,扫除朗读障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过关了,就要读好词语,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在词语教学的环节,我们一定要指导每一个学生正确地理解词义,并正确熟练地读好词语,读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充分感受每个词语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为流利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虽然要过好这道关,费时又费力,但“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是学生流利、有感情读的基础,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低年级我们就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底子打好了,以后学习的路就走得轻松了。

    二、“鹦鹉学舌”,让学生“会读”

    一年级的晨读课,我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读课文,特别是长句子,作好停顿,读出节奏感。学生们在这种“口读耳听,口耳并用”的良好读书氛围当中成长起来、发展起来,对语文学习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月亮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就有几个难读好的地方:“我的家”,“月亮湾”。我告诉学生读课文的时候,眼睛要走得比嘴巴快,看到轻声的字,就有意识地把前面一个字或词读重一些,把中间轻声的字读快、轻、短,感觉就出来了。课文中多次出现“**的**”这样的短语,比如:美丽的村子、灿烂的朝霞、欢快的笑声,这也是朗读的难点,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跟他们说读书就和唱歌一样,也要有节奏感,如果每个字的节拍都是一样,一字一顿,那就太难听了,比如“美丽的村子”我们读得时候把美丽读重一些,“的”字轻松带过,再把重音放在村这个字上,就有节奏感了,读出来就好听了许多。另外,像“缓缓地流着”“游来游去”这些词就要指导学生放慢语速,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河水流淌、鱼儿悠闲地游动的画面,感觉就出来了。长期坚持范读,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读中悟出发音的规律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指导词语朗读时,不但要做到正确朗读词语,还要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具体语境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所含的感情,读出词语的意思及情感色彩,为课文朗读奠定基础。

    三、“剪枝去叶”,让学生“趣读”

    低年级的课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加上了提示语,而提示语的插入,削弱了对话的感觉。生活化的对话式朗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学生靠近朗读,喜欢朗读,爱上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蘑菇该奖给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兔妈妈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这是兔妈妈和小黑兔、小白兔之间的一段对话。在朗读这段对话时,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黑兔的得意、沾沾自喜和小白兔的羞愧、不好意思。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拉近学生和小黑兔、小白兔的距离,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问学生:“平时你和别人对话有旁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也不应该有。于是我鼓励学生去掉旁白再对话,体会一下两种朗读的不同感受。

    在对话式朗读过程中,学生们都很投入,在读小黑兔的话时,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在读小白兔的话时,有的学生默默地地下了头。这样的朗读,就是平时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对话中的人物——得意的小黑兔和羞愧的小白兔,更贴近人物的心,更体会到了人物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这种朗读。由此可见,把阅读的内容稍微变个样,“剪枝去叶”,省掉了旁白,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人物地动神态、心理,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添油加醋”,让学生“美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习课文,我们应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才能使学生读出感情来。低年级学生要读出课文中的感情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尝试“添油加醋”,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指导朗读,学生更能表达课文的意境。在学习《秋游》一课时,我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教室,嘴里一边唱着“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几个爱做小动作的孩子也放下了手里摆弄的物品。几个孩子按捺不住地问我:

    “老师,你在唱什么?”

    “我唱的是《一同去郊游》,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走进课文,一同去秋游。”

    在這样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的作用下,孩子们神清气爽,再来读课文,自然能读出愉快的心情。

    我趁热打铁,问: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田野怎么样呢?班里有很多孩子老家都在乡下,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

    “田野里,稻子成熟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田野里,高粱火红火红的,像一个个高举的火把。”

    “田野里,棉花白了,远远望去像天上的朵朵白云……”

    我让学生联系切身的体验读课文,轻松自然,一气呵成。

    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适时地“添油加醋”,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学生情绪到了,再来读课文,自然是事半功倍。

    低年级是朗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并在朗读中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深层次的感悟,最终实现语文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