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形成研究*

    裴利华 黄赐英 刘来春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混合式教学的互动性和整合性不够,学生逃课、刷课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文章基于品德结构理论,揭示了混合式教学的师生心理契约是一个由主观认知、情感体验、意志调节和行为规范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过程,它与混合式教学的四个环节相互重叠、彼此渗透与融合,为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并提出构建包括履约测评、预防措施、规避策略及其管理在内的心理契约维护体系,有利于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师生心理契约;形成过程;维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0-0017-05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驱动点,也成为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展开了广泛研究,在理念、应用和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1][2]。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形无实、融合不够、师生缺乏有效交互”“学生线上刷课、逃课现象严重”“课堂沉闷,学生看无关书籍、说话、睡觉等现象层出不穷”[3][4]。

    为此,许多教师采取严格措施来加强教学管理,如上课考勤、迟到受罚、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挂钩等。实践证明,这种以“限制”“懲罚”为主要手段的强制性管理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难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形成长效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满足高层次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最大可能地调动其积极性。无形的心理契约对教学和师生才是最重要的,它促进了师生对教学的高投入与对学习的强烈责任感。

    心理契约最早由美国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提出,用来描述雇佣双方存在的关系,后指以承诺为基础的义务或责任观(Rousseau,1989)。目前,对员工或组织层面的心理契约研究已经广泛而深入,主要包括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特点、内容和结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违背及其后果等。

    心理契约延伸到教育领域,也开始了不同层面的研究:①心理契约视角下,关于大中小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的描述性研究[5];②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内涵[6]、特征与调控管理[7]以及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8]等理论性研究;③将心理契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9]。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理论的探讨多集中在内容、结构和破裂方面,而对于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动态发展的研究更是空白。心理契约研究权威学者Rousseau指出,如果没有对心理契约形成的研究,仅探究其履行、破裂和违背的内涵与作用机制是不充分的。Thomas也指出,对心理契约形成阶段的探索和研究需要我们未来投入更多。

    本文将心理契约引入混合式教学,从源头上把握其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动态分析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并构建心理契约维护体系,旨在从心理层面提高混合式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二、基于“知情意行”构建师生心理契约的基本框架

    品德结构研究虽然是德育学中最具理论性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它强调整体性、共时性的结构主义研究视角,却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我国,品德结构研究经历了从多元争鸣到综合融通的过程,“静态、动态和本质”三个视角下的品德结构研究成果较为完整[10]。其中,“品德结构成分分析”和“层次结构说”为揭示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基本框架和重要依据。

    “品德结构成分分析”对品德心理成分进行了划分,其中“四分说”最为流行与普遍认同。它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内在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辩证发展过程,需要经过认知发展、情感体验、意志升华以及行为规范这四个阶段。

    “层次结构说”则从发展和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品德结构,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动态稳定的不平衡结构。它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方面,表层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要素。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包括动机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在内的深层系统这种中介而产生的。

    心理契约是一种期望,当其被延伸到其他领域时,它更多地被理解为维系人与人关系的一系列主观约定,表现为双方所期望的权利和义务。应用到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参考相关定义[6][7],这里的师生心理契约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所期望的教学权利和义务,是一系列相互认同、达成默契和彼此接受的主观约定的集合。契约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尊重规则和重视规则的意识,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11]。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或违背与师生责任感的高低密切相关。

    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是内隐心理与外显行为的统一。心理契约没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它以期望的方式埋在双方心中,期待对方的理解和评价。从构建到最后的比较评价,它是通过个体内部的认知加工完成的,具有内隐性,但也具有外显性,师生心理契约是客观存在并直接影响教学行为的一组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从课堂出勤率、注意力状态、活动参与、作业完成等方面可以清晰地感知心理契约的表现。

    无论是品德结构理论还是师生心理契约,都以态度和责任为研究对象,都具有内隐性、主观性和外显性。品德结构理论的许多命题可以影响和引导人们对师生心理契约的理解。基于“知情意行”的成分分析,为探索师生心理契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揭示了师生心理契约系统背后可以认识、控制和驾驭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换言之,师生心理契约与品德结构理论有一些相似之处。

    品德结构理论下,基于“知情意行”的师生心理契约同样涉及知、情、意、行四个层面,以“知”为基石,以“情”和“意”为过渡,“行”为最终目的,且离不开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内在深层系统的调整和促进。高校师生心理契约就是在学习动机、自我调控的作用与调节下,由师生心理契约的认知、情感体验、意志调节和行为规范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见图1)。

    三、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过程分析

    基于混合式教学是一个由课前线上准备、课中线下实体授课、课后线上线下拓展、评价与反思四个环节相互作用而完善的循环过程。笔者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四个层次与混合式教学的四个环节相结合,借鉴 Rousseau和栾婉娜的研究成果,得出“金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形成的四阶段模型(见图 2 )。

    1.认知准备阶段

    心理契约本质上是对互惠义务的主观认知和信念。师生心理契约的建立通常是从对契约内容的认知开始的。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和学生了解彼此的教学责任与义务。

    首先,了解师生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遵守课堂纪律、勤奋好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一是与教师的人格特质相关的,如平易近人、性格开朗、幽默风趣,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等等。二是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的,如学识渊博、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强等,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教学活动。

    其次,引导和确定合理期望。并不是所有的师生期望都能进入心理契约范畴。需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导师生确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可达到的期望。要引导和帮助师生正确评价各自的需求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调整期望值,努力保持双方期望的动态平衡。

    最后,认同和接纳教学期望。在第一堂课的“导言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权力和义务,并清楚地说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履行的责任;同时,也要把具体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有全面的认识,努力促进双方心理契约的达成。如果师生能够对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形成一致的理解,心理契约的认知将变得越来越清晰,就为心理契约的初步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初步形成阶段

    随着“课中线下实体授课”的开展,师生会不断收集新的信息,特别是学生会将教师的承诺履行程度与自己对契约的实际感知进行比较,验证教师的承诺是否与实施结果一致,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预期得到实现,尤其是学生期待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赏,就会踊跃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出色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但另一方面,当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活动感到失望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反应或课堂问题行为,如被动听讲、扰乱课堂秩序、迟到、早退,甚至发展到无故旷课和退学等。在这一阶段,教学公平和教学质量是影响心理契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公平是影响心理契约形成的关键变量。顾客对服务企业回报公平性的感知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感知以及教师态度和行为的公平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契约。教师要充分认识师生的双主体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同时,在基于心理契约的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兑现自己的承诺,诚信履行义务。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

    3.调整与维护阶段

    随着混合式教学的不断深入,进入“课后线上线下拓展”阶段,教师和学生仍在收集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验证。心理契约的内容也会因学生个体类型的差异、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师生双方履行契约的能力而发生变化,心理契约的波动与违背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Morrison和Robinson的观点,心理契约波动与违背主要有三个来源:无力兑现、理解歧义和有意违约。师生心理契约中,无力兑现是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主要是学生对教师期望过高,但现实中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感到失望。理解歧义是师生对客观环境和行为的不同理解而导致的一种契约理解偏差,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所致。有意违约是指学生觉得教师不遵守约定,包括教师公布的制度规定不断被违背或教师的承诺没有兑现,主要由于对心理契约的忠诚度低和功利主义所致。

    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对课堂教学的实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轻则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重则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教师不应忽视其存在,要树立权变观念,分析契约波动与违背的原因,及时采取补救与应对措施。只有心理契约的修复得到处理与解决,师生心理契约才会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4.相对稳定阶段

    心理契约经过主观认知、情感体验、意志调节三个阶段后,就进入显性行为规范的自觉阶段。这一阶段可以验证前三个过程的有效性,全面反映师生心理契约的相对履行程度。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期望实现程度的了解和调整。教师应及时了解合理期望的实现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显性指标(如缺勤率、人际冲突频率、团队凝聚力、作业完成率、考核通过率等)和隐性指标(如现实责任、人际责任、发展责任的履行度等)直观、定量地了解心理契约的履行程度。

    以上分析可知,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是由认知准备、初步形成、调整与维护和相对稳定四个阶段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与混合式教学的四个环节相互重叠,彼此渗透与整合。其中,心理契约的“认知准备阶段”,对应混合式教学的“课前线上学习”,主要任务是“契约认知”,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获取师生对教学期待和责任的认知;心理契约的“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来源于混合式教学的“课中线下实体授课”的“情感体验”,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公平性;“调整与维护”阶段,主要体现在混合式教学的“课后线上线下拓展”的“意志調节”,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违约,主要任务是归因分析,及时调整,践行守约。“相对稳定”阶段,主要体现在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与反思”,要求师生不断规范和自觉遵守责任的行为。

    心理契约相对平稳后,随着新学期、新课程的新一轮教学,又将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动态循环,经过双方的不断调适,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构建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维护体系

    基于师生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内隐性等特征,本研究以系统论为基础,依据师生心理契约形成的四阶段模型,构建了以测量为前提、以质量为基础、以规避为重点、以管理为保障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心理契约维护体系(见图3)。

    1.前提:开发测量工具,评估履约度

    心理契约的主观认知及其评估是构建师生良好心理契约的基础。为了快速、全面地评估掌握师生心理契约现状,可利用或开发一套可操作的师生心理契约测量工具,对师生心理契约及时监测和干预。

    开发步骤具体如下:①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借鉴相關研究中采用的评价项目,如学习投入度量表、心理契约结构量表等,在现有文献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生成相应的测量量表。②量表的预试及项目筛选,即通过访谈、分析和整理,最终确定测量项目。③信度和效度检验。编写《混合式教学师生心理契约动态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然后,通过教学平台或问卷星进行量表测评,以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契约现状和各项满意度指标。最后,进行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维护。

    2.基础:心理契约的有效维护措施

    (1)提高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设计

    在教育心理契约中,契约订立及履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工作效率,而对心理契约影响最大的是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在混合式教学中,要求教师:①更新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②既要用自己的言行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又要改进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③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2)文化浸润,实现价值匹配

    Levinson等人认为群体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力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影响群体结构,改变个人行为。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与课堂精神是实施师生心理契约的土壤,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催化力量。目前,“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优越,新媒体的影响较大,又由于自我监控与约束能力弱,很多学生易受网络上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接触,做学生“课堂上的教师、生活中的朋友、心理上的倾诉者”。班主任与辅导员要齐心协力,在学院、系、班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弘扬健康精神,充分发挥正能量,将班级和课堂的期望、认知、情感、意志等好品质得以凝聚与同化,成为班级和课堂上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品质及其期望内化成学生的个体需求与成长动力。

    3.重点:心理契约违背的规避策略

    (1)建立信任关系,以诚信夯实契约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如果一方违约,将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损害。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一是要营造奖励诚信、惩戒失信的浓厚课堂氛围,对不守信的人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依靠他律发挥诚信道德观念的影响。二是要开展和强化诚信教育,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使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领悟诚信的价值,让学生从心底体会诚信对事业成功和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三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履约行为和效果,增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既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又要结合行业背景和实际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注重情感激励,激发学习热情

    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和情感交流是师生达成心理契约的催化剂。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及时公平地鼓励他们。激励方式要恰当,主要有情感激励和成绩激励。情感激励主要是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和学习活动的及时反馈,通过向学生传达肯定、赞扬或批评、否定的情感方式来实现。此外,情感激励并不排斥成绩激励。严格地说,这属于制度管理的内容。心理契约管理从来不排斥制度管理,两者应当相得益彰。

    (3)加强有效沟通,保持动态交流

    师生心理期望具有动态性,教师需要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机制:第一,注重权变。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适时修改契约内容。课程开始时,通过对课程价值的阐释和教学内容趣味性的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进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与掌握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理顺和拓宽沟通渠道。如举办学生座谈会、个别谈心会、网上互动、微信微博等形式,及时有效沟通和良性反馈。第三,尽量避免契约双方的理解歧义。特别是当教师难以履约时,要及时、明确地将违约的合理原因传达给学生,以消除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误解。

    (4)因材施教,分类引导

    根据聂延庆提出的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四种关系模型[12],教师应当“及时巩固扩大Ⅰ型(双高型)”,“积极转换促进转化Ⅱ、Ⅲ(过渡型)”,“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消解Ⅳ型(双低型)”。即对待Ⅰ型学生,要引导他们培养远大的学习目标,将外在的压力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使他们认识到积极的心理契约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客观动力。对待Ⅳ型学生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实施个性化教育,杜绝心理“混沌”。面对Ⅱ、Ⅲ过渡型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对教师要求较高,把个人学习不好的原因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能力不足”等现象,要适当调整传统的期望标准,寻求合适的课程定位,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实训演练等。

    4.保障:构建师生心理契约的管理体系

    师生心理契约的管理主要是规范心理契约的运作,重视对以上措施的计划、实施、调控与效果评估,以确保师生心理契约的积极形成。

    五、结语

    “互联网+”新型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规章制度很难解决混合教学中存在的“有形无实”“融合不够”等问题。

    首先,本研究从心理契约视角,以品德结构理论为基础,揭示了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构成和演变,它是一个由主观认知、情感体验、意志调节和行为规范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过程。然后,将它与混合式教学的四个环节进行重叠、渗透与整合,从动态角度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主要任务和教学要求。最后,构建了包括履约测评、预防措施、规避策略及其管理在内的心理契约维护体系,旨在为混合式教学的心理契约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的激励、凝聚与目标导向的作用,提高混合式教学的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2]黄志芳,周瑞婕,赵呈领,等.面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及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120-128.

    [3]陈蓓蕾,张屹,杨兵,等.智慧教室中的教学交互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3):90-97.

    [4]丁翠红.多维互动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7):102-108.

    [5]陆韵.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模式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41-143.

    [6]曹威麟,赵利娜.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95-98.

    [7]曹威麟,牛彩虹,彭政思.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征及其调控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117-119.

    [8]栾婉娜.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过程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71-72.

    [9]王晶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师生的心理契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86-89.

    [10]赵志毅,刘洁璇,赵艺,等.从多元争鸣到综合融通——品德结构研究回顾与展望[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1-110.

    [11]汪中求.契约精神[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12]聂延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模型的构建与维护[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7):60-63.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