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方式研究

    苏慧 郭理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434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8-0038-0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渗透于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之中。

    新媒体为学生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学生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德育渗透方式,将教学内容链接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影响

    新媒体即“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3]。新媒体的特征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具体见图1。新媒体技术上是数字化的,减少了信息的存储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新媒体的内容是丰富的,丰富的信息内容扩展了人们的知识领域,使其可以获取广泛的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新媒体的主体是平等和自由的,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机会。新媒体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促进了信息交流以及话语权的下移,这是传播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突破[4]。

    新媒体的语境是虚拟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在虚拟的世界畅游,但其虚拟性也易模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导致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形,因此教师应明确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分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从而增强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诱惑的能力。新媒体的服务是个性化的,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促进社会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新媒体的信息源是隐蔽的,也为辨别信息的真伪增加了难度。

    新媒体话语权的下移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具有发表言论的机会,在进行信息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以及社会融入感。而新媒体服务的个性化与共享性为学生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可以根据所需选择知识,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

    同时,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反感枯燥乏味的知识性教学,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德育,说教的形式往往会适得其反,会使学生认为网络道德规范只是一个摆设。这必然会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師需要选取符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言传身教,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发表符合社会价值取向而又不泯灭学生个性的方式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教学理念:“造人”与“成人”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成”[5]。生成具有两种理念:造人和成人。“造人”是指教学要像塑造雕塑一样去培养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成人”是一种崇尚自由生成的理念,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促进学生成长为健康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是主体的人,人的自由与超越是人存在的根本,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寻自由,不断超越之前的自我,使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得到发展。“成人”界定的静态教育是习惯,动态教育则表现为超越。因此,本文认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提倡通过引导性的教学来实现受教育者本真个性的回归,引导学生自发地改变。

    新媒体时代为促进学生成人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更加包容宽广的环境。新媒体的自由性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自由的环境,内容的丰富性为学生超越之前的自我提供了可能,服务的个性化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新媒体的交互性重塑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化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备技能。因此,笔者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分析,具体见图2。信息技术课程由信息技术的知识概念、软件的应用技能以及网络道德等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应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引导学生获得对海量信息的辨别、抵抗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进而可以寓德育于行为习惯,学生能以合乎道德规范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本文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着重于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自觉规范行为。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选择“成人”的教学理念,使德育以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式进行渗透。

    三、教学内容:“标准化”与“德性”

    1.“标准化”与“德性”的理论论述

    新媒体开放性、自由性的特征使其影响力飞速扩大,如今的学生已经是“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的一代,形成了数字化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社会交往和互动呈现信息化的特征,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数字化学习环境。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结合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以及水平的划分,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可衡量的标准[6]。

    而这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对于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而言,仍然很难拥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一般是通过对学生的行为来进行判断,但其具有主观性和不完全性。因此,在“课标”与“道德教育”之间确立教学内容是决定学科德育能否自然渗透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偏向于选择知识性的教学内容,而避免德性的渗透,以达到不犯错的一种教学状态。或将德育的渗透转化为简单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这种德育渗透方式属于无效的范畴。这种选择知识性内容的教学称之为“德性的边缘化”[7],即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知识居于中心地位,而将道德教育处于边缘的地位。由于德性边缘化的出现,会将道德行为固定化、规则化,大大削弱了学生自我的主体性。课程标准只是为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框架,信息技术课程德育渗透的方式并不拘泥于标准化,而是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2.教学内容中德育的渗透方式

    (1)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同时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8]教师的身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对于学生品德的养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规范的操作行为来引导学生,将行为操作作为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进行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教师正确示范操作的步骤,并用言语提示“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以达到爱护设备观念的渗透。这样言传身教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挖掘信息技术内容的德育要素,优化教学设计

    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要素,通过自然而然的手段呈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教学设计的精髓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这种紧密程度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向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信息的发布、接收、识别、应用,主动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观念,提高从碎片化的信息中快速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德育是一种隐性德育,教学内容具有隐蔽性的特征。信息技术课程德育的价值内容一般隐藏于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当中,这就需要教师挖掘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德育要素,将隐蔽的德育要素渗透于教学内容当中,对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选取实践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信息技术课程的德育内容,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发展。这种转化可以称为内在的转化,它与外在的灌输有本质的区别。

    (3)借助新媒体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学内容“复古”严重,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因此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也是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德育渗透方式的因素之一。

    新媒体的共享性特征可以提供实时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的情境,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了学生讨论话题的兴趣。新媒体还可以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促进信息的高效传递。教师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在网络活动中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交流环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师生平等自由地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内容和载体,既可以避免知能脱节,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令学生体会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灌输”与“对话”

    1.“灌输”与“对话”的理论论述

    这里的教学方法特指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科德育的渗透方法,并不是泛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课程德育的间接性、隐性德育、渗透式等特征导致课程德育难以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将课程德育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或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渗透。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以封闭、强制的方式传授系统知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这种教学方法在提倡自由平等以及个性化的多媒体时代是无法被认可的。

    对话式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指以对话为主要手段和形式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还是一种“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 [5]。对话式教学方法是在借鉴西方对话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各个主体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9]

    “对话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该强调师生精神层面的交流,可以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所得,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索所得,也可以是学生相互交流沟通所得。在对话式德育渗透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以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对话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方法中德育的渗透方式

    (1)讲授分析法

    现代的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10]讲授法可以直接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保证知识传递的基本效能。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时,应适当挖掘信息技術课程内容的德育要素,如理想信念、信息交流的价值取向、网络道德规范、上网行为习惯等融入课程教学讲解中,切忌照本宣科,要增加情境性以及自己的见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德育渗透方式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满堂灌”,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2)对话式教学法

    对话式教学法是指以教学对话为主要手段和形式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德育以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独立、平等、表达、对话、批判与创新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新媒体在技术上为师生对话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学生在体验信息技术给人们学习方式带来的改变的同时,也促使师生交往方式以及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积极参与信息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平等意识、主动表达的态度与方式、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倾听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发展。

    师生可以民主协商,共同制定信息技术课堂公约,公约内容不仅仅包含课上的行为规范,还包括课下网上的行为公约。共同协商会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对不良信息抵制的自觉程度。这样的德育渗透方式大大地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师生之间在知识、思想、情感、经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相互交流。

    (3)实践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发展性、应用性、工具性等特点,与信息化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新媒体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为学生营造了数字化的环境,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并且可以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则为养成使用文明语言进行网络交流的习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律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德育内容。信息技术的课程德育将学生的行为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这种道德规范要求自己。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上可以选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信息化社会的交流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网络利弊的辩论,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辩论体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辩论式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体会事物的对立与统一,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要辩证地看待问题。[11]同时可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合理利用互联网,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避免陷入网络陷阱。

    五、总结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信息技术的课程德育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对教学理论的探讨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分析,本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应以“成人”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发展;在标准化与德性之间确立教学内容,使新媒体成为信息技术课程德育渗透的一大助力;在教学方法上选取对话式的渗透方式,本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德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

    参考文献:

    [1]申军红.基于人本位的学科德育内涵与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19(5):46-49.

    [2][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3]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69.

    [4]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157.

    [5][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

    [6]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邱昆樹,王小飞,王真.居于中道:学校德育的理性选择[J].教育研究,2018,39(7):49-53+110.

    [8]丁丽娟.学科课堂渗透德育的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9):85-86.

    [9]高良坚.论高校思政课1+1对话式课堂建构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1):65-70.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1]李娜.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2):11-13.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