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料培育思维能力之策略
潘雪萍
[摘要]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文章从运用影视资料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探讨运用影视资料培育学生思维能力之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影视资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01-0090-02
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地理知识是枯燥无味的。由于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很难有切实的感受,为此,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影视资料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运用影视资料,培育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能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地理知识,达到提高地理学科教学效率的目的。
为了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影视资料,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与生动化,引导学生积极对直观的地理表象材料作加工。如教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在讲述厄尔尼诺现象的时候,如果采取枯燥的讲述方式,很难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片段。这一纪录片对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过程、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做了全方位的记录。通过形象生动的影视资料,学生可以欣赏南美洲西海岸赤道附近的热带荒漠景观和冷海水泛涨后出现的丰富渔业资源。通过直观的视频,学生也了解了厄尔尼诺现象。学生在观赏影视资料的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也归纳和总结了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消极影响,理解了相关知识点。
又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时候,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平时看到的都是所居住地区的风景,接触的也是居住地的环境,自然很难理解各个地方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风景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借助几张图片,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象思维。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如纪录片《航拍中国》就是以某个省、区、市为主题,来介绍该省、区、市有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气候特征。教师可以利用较有代表性的新疆、黑龙江、海南、陕西这四个省区的片段,来让学生探究不同省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如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大陆最东和最北的位置,冬季时间比较长,所处维度也最高,气候就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拥有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草原;海南省与黑龙江省截然相反,它處在中国陆地的最南端,气候就是典型的长夏无冬的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都是热带雨林;新疆处于我国最西北的位置,与海洋距离最远,气候是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域面积广阔,跨越东西经度范围也非常广,自然风景很多都是温带荒漠,植被类型多样,有阔叶落叶林、草原、针叶林等;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最东部,也是中部与西部的过渡区,处在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处,所以,陕西省同时有中部与西部的气候,有着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特征,显现出干湿度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这两重属性。通过影视资料的播放,让学生从气候特征带来的自然环境差异表象中,归纳与总结不同环境给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同影响,使学生得到从表象归纳本质的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形象思维能力获得提高,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运用影视资料,培育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叫作扩散思维,是指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地进行思考活动,寻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与课本知识的拘囿,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在教学“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法国环境保护纪录片《家园》,让学生在观赏影片、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工业化发展,让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取代了独具特色的古堡?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资源枯竭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海洋动物减少、地下河枯竭以及自然环境污染的现象?学生在观赏电影过程中,也会从横向与纵向展开多方面思考。从横向展开思考,工业发展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了获得能源,人类只能向大自然索取,在索取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就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如一味乱砍伐树木、一味向河流排放工业污染物与生活垃圾、一味开发矿产,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必然会破坏我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全球大约有10亿人喝的水达不到卫生安全标准;大量农田被破坏,森林逐渐消失……这些都给人类家园带来危机。从纵向展开思考,资源枯竭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时候,不合理开发资源造成的。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求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这样,在横向与纵向的分析思考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
三、运用影视资料,培育创新思维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对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创新思维,就要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理念的束缚,提出富有个性的观点与见解。影视资料包含丰富的信息,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在对事物的求同与求异比较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
如教师在教学洋流知识的时候,可以截取高中生都喜欢看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一个片段,就是有关洋流的片段,然后问学生:“动画片中的海龟,是否可以就着东澳大利亚的洋流抵达悉尼?”学生结合动画片生动的视频,经过思考,得出答案:可以的,因为澳大利亚东部暖流的流向,就是从北到南,也就是从澳大利亚东北部抵达位于东南部的悉尼,所以海龟可以抵达悉尼。这样,学生对澳大利亚洋流的流动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视频中一个原本聪明伶俐、健康的小丑鱼突然失聪),让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丑鱼失聪。学生通过查资料分析,就可以得出是海水酸化导致小丑鱼失聪,直接威胁到这些鱼儿在海底的生存。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海水酸化呢?学生经过分析,总结出是大量CO2在海水中溶解,造成了海水的酸化。这样学生学会了联想与多向度思考问题,打破了思维定式的束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影视作品能使地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非常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24-125.
[2]李臣玲.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6(1):81.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