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射箭教育探析

    姜广义

    摘 要:探析了我国周代射箭教育成功的原因:先进的射箭教育思想、正确的射箭价值观及优良的社会教育环境、完善的射箭教育制度、周全的射箭规则礼仪教育。周代射箭教育给当代学校育人、社会育人、制度构建与执行、文化引领方面诸多启示。

    关 键 词:体育史;射箭教育;礼仪文化;周代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35-04

    An analysis of archery education in the Zhou dynasty

    JIANG Guang-yi1,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lin Spor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dissected the following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archery education in the Zhou dynasty of China: an advanced archery education ideology, a correct archery value view and an excellent soci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a perfected archery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strict and artful archery rule and protocol education. Archery education in the Zhou dynasty brings a lot of inspirations to contemporary student education by school, people education by societ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xecution, culture guidance, etc.

    Key words: sports history;archery education;protocol culture;Zhou dynasty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领会总书记的精辟论述,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将是一种责任担当。

    我国古代文武合一的教育中,射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周代明确规定学校要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其中“射”是校、庠、序必修课程。周代的射箭教育和礼仪文化是世界上较早自成体系的箭道文化,内涵深刻,是古代最成功的体育文化教育。本研究将探讨周代射箭教育成功的原因,反思当今学校的体育教育。

    1 周代射箭教育成功的原因

    1.1 先进的射箭教育思想

    周代的射箭教育,不但重视技术习练,尤其重视品德人格与志节的培养。“射者男子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也。”“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2]射是古之大礼,特别讲求礼节与秩序。一切周旋动止,都要求中式,不求幸胜,“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2]“仁者如射,射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3]发而不中不怨别人,只问自己是否功夫不到,技术不精,意志是否集中,精神是否自若,情绪是否稳定。要培养反省进取的精神,也要培养光明磊落的胸怀与气度。简言之,周人射的教育思想就是,射不但要学习射的技能,尤其要培养君子风度,完美的人格,以射箭习礼为手段而训练一个人的精神意志与高尚品德,进德修业,守法守信。所以周代射箭教育思想,正是今日体育精神所提倡的。

    1.2 正确的射箭价值观及优良的社会教育环境

    周代习射盛行,射箭是体现阳刚之美的标志。周代对射术特别重视,男子生下来,要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意思是说天地四方是男子的事。男子应以射艺射德对天下之事负责。周人认为男子应人人娴于射艺,有很好的射箭修养,要说男子不会射,那不但是奇耻大辱,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4]。“君使是射,不能,则以疾辞。射者男之子所有事,可以疾辞,不可以不能辞”[5]。周人认为“射”是男子天经地义的事,怕射不中则可以装病,但不能说不会射,不会射则常理说不过。周代人人善射,人人重射,可以说举国都重视射箭技艺。可见,周人对弓箭的喜爱,崇尚阳刚,以善射为美的意识形态早已融入了传统习俗之中。周代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活动,西周时期举办的“乡射”,实际是以“射”为内容的大众运动会。本质上,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价值观的实践,因而形成风气,营造了崇尚射箭的体育社会环境[6]。

    1.3 完善的“射”的教育制度

    1)固定的课程设置及精细的教法。

    周代小学与大学都有“射”的课程,小学以“六艺”为主要课程,大学虽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主,但还是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春夏兼教干戈(古代兵器),秋多兼教羽?(羽钥,一种舞具与乐器)。《周礼·地官·保氏》谓:“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7]地官即掌教育之官,保氏为掌小学之官,而有“五射”之说,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议”,乃周代小学中教射的主要技法。在大学教育中,射的教育包含在礼的教育之中,习礼也要习射礼,射礼的教育就是培养君子风度,高尚志节的人格教育。当然学射礼也兼学射技,大学春夏学干戈于东序,东序就即习射的地方。在周代的武备教育中,干戈、射、御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大学里习干戈就是学习干戈射御的意思。

    2)系统连贯的教育目标及考试评价制度。

    周代小学至大学都有完整连贯的教育目标。大戴记保傅:“古者年8岁而出就外舍,学小六艺也,履小节,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8]外舍就是小学,周代规定8岁就要学小“六艺”,其中一项就是“射”的教育。礼记内则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裤……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9]由此观之,周代小学规定8岁学习初步的射技,13岁要较熟练地掌握射箭技能,18岁入大学学习更高级的射技以及射礼,各学龄段都有不同的射箭技能礼仪目标规定。因此,周代射的教育目标完整连贯,自成体系。另外,还有考试制度,规定学校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举行会考,所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对于秋季的射箭考核,不仅包括射技,还包括射箭礼仪规范、心理素质等[10]。由此可见,周代的射箭考试评价制度非常规范,是一种综合评价机制。

    1.4 周全的射箭规则礼仪教育

    周人重射,且又重礼,各种射礼非常隆重。周之射礼有四,一是大射礼,是祭祀之前君臣在射宫举行的射礼;二是宾射礼,是天子诸侯宴请来朝之宾,而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礼,是天子诸侯燕其臣子,献毕而射之礼;四是乡射礼,是州长与民众射于周序之射礼[11]。周代射礼的文献虽仅存有“乡射礼”与“大射礼”两卷,但文字显示其礼仪环节繁杂,代表不同的政治与社会意义,都有各自不同的规范及奖惩规则。

    1)大射之礼仪规定及奖惩规则。

    礼记射艺云:“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则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12]天子在大型庙堂举行祭祀大礼时,先在习射之宫堂与诸侯、卿大夫,以及友邦国所推荐之士共同习射,以射来选拔贤才参加在射宫中所举行的大射礼。而后选出仪态合礼射艺高超者参加祭祀大典。在大射时成绩优良者,不但可以参加天子亲驾的祭祀之大典,更会得到封地的奖赏。而成绩差的,不能参加祭祀大典,而且要受到消减封地的处罚。可见周代以射选拔人才,大射礼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2)乡射之礼仪规定及奖惩规则。

    仪礼乡射目录:“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乡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这就是州长主持的乡射。礼记射义:“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乡大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意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11]。周代的乡射礼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每年春秋两季,由乡州长召集并主持,召集一乡之人以饮酒的方式,一方面习礼,一方面习射;一方面娱乐,一方面競射,其主要之意义在教育乡民。另一种是由乡大夫每3年主持的乡射之礼,其用意则在选拔道艺德行优良的人才,这是周代荐贤的管道。选贤办法有5种标准:(1)射时是否志正礼和。(2)进退周旋是否都合于礼。(3)射时是否准确。(4)射时是否能完全合乐合节。(5)在射礼中所跳的弓矢舞之舞姿如何。以这5种标准来选拔贤才,一方面由乡民同意,荐送给朝廷,另一方面也选拔人才来治理本乡。由此可见,周代的射箭礼仪目标定位清楚,奖惩规则详细,选拔人才标准具体。周代射箭活动被规则化、礼仪化成为育人的手段[13]。不仅体现弓箭由术至道的演变历程,也使射箭成为寓政治、道德、体育、娱乐于一体的仪礼 [6]。

    綜上所述,周代射箭教育非常成功。原因有三:其一、教育目标正确,教育考试制度健全,不但注重射技,尤其注重品格志节的培养与磨练。且自小学到大学,目标连贯,体系完整,故能使教射收获理想效果。其二、有较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周代从天子到臣民,人人善射,且有“大射”、“乡射”等4种射礼活动,因而形成风气。其三、赏罚分明,射而数不中则罚而削地,并以射箭为选拔贤才方法之一。因此,竞相习练,不敢树懒。

    2 周代射箭教育的启示

    2.1 全面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上,对全面发展教育所包含内容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包括德、智、体三大部分内容。周代的“六艺”教育中的“礼”可理解为德育,“数、书”理解为智育,“射、御”理解为体育,“乐、书”理解为美育。因此周代射箭教育是我国较早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关于培养方向的表述均围绕“德、智、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提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可见周代和现在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我国当代的教育思想、方针、政策并不缺乏全面发展的理论,缺失的是基层教育部门的全面贯彻与落实,落实难的原因在于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使得素质教育的推进既不全面也不顺利,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尽如人意[15]。解决的办法仍然是继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从教育制度设计上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增设体、艺、技等综合评价比重,使得基层教育部门全面理解学生综合发展的内涵,并落实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实践中。

    周代推行“礼制”,说明周代选拔人才既重德又重技。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教是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礼”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礼仪、礼节、仪容等。礼仪属于德育范畴,是人们用以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古人在“品德礼仪”教育方面不是停留在浅层说教或文字涂鸦式的直观教育上,而是由物及人,借事明理,寓德礼教育于技能传授中。反观当今许多学校教育仍然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教学过程中重物轻人、重技轻育。如何发掘课堂内容的教育元素,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身体练习的过程中感悟做人做事的真谛,是学校体育能否做到立德树人的关键。

    2.2 营造重视体育的社会环境

    周代从天子到庶民,均勤于习射,兼以习礼,修养品德,磨砺射艺,因而全社会形成重射重礼之风气。层层的选拔人才机制,形成浓厚的射箭氛围,构建起人人以箭论道的社会教育环境。当今社会教育环境重智轻体、重理轻技、重学轻育,不仅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甚至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曾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以此为契机,改变社会对体育的认识,提升体育对健康事业的引领作用是必然趋势。

    2.3 加强政策执行力建设

    史密斯[17]认为政策执行有4个主要变量:(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2)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3)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4)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

    模型显示政策执行需要上述4个变量的合理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从政策层面看,周代制定了奖惩分明的射礼教育政策;从执行看,上至朝廷州府下至乡府民间等执行机构有效顺畅;从目标群体看,上至天子下至乡民全社会成员认可接受政策;从政策执行的环境看,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射箭文化氛围。因此,周代的射箭教育取得了成功。通过4个变量分析当代的体育教育政策执行系统,首先政策构建方面存在缺失,从体育教育制度层面缺乏顺畅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特别是教育评价体系与人才选拔体系的导向直接影响体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从源头上就阻碍了体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力,导致政策张力弱化。另外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师以及全社会的各阶层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统一认识,顺畅的政策执行环境还没有构建起来,因此,出现争议,执行过程梗阻,体育”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18]的尴尬位置。如校园足球发展问题,现在基层部门执行过程出现争议,认为足球不适合学生,硬件、软件环境都不达标,足球教师不足等,使得足球难以在校园落实。追其根源不只是认识问题,说到底还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路径受阻。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推进改革、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

    2.4 建立民族自信,引领世界体育文化发展

    与西方弓箭文化相比,中华民族的弓箭文化博大精深,其独到的民族特征是礼法化、教育化。射箭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早在距今3 000多年的西周时期就被融入了礼法思想。由“射”到“礼射”的演变,使射箭成为寓政治、道德、娱乐、体育于一体的礼仪活动,其文化色彩也愈加浓重。因此深入剖析古代体育文化,不但可以了解古代制造文化、政治文化、教育礼仪文化、宗法文化,而且也有助于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发展。我国民族体育项目有600多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化瑰宝。但是受西方奥林匹克项目发展的冲击,中国许多传统优秀体育项目几乎淡出人们的视野,其文化传承也只是停留在鲜有的文字中。近年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优秀的文化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从而为我们建立民族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周代的射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承载的深刻内涵不仅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宝库,而且也应成为引领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当代校园应该成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 (2016-05-18)[2016-06-25].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5/18/c_1118891128_2.htm.

    [2] 古诗文网.礼记·射义[EB/OL]. [2016-06-25]. 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182.aspx.

    [3] 古诗文网.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EB/OL]. [2016-06-25]. http://so.gushiwen.org/guwen/ bookv_1156.aspx..

    [4] 谷世权. 关于古代射箭文化的几点新探[J]. 体育文史,1996(3):19.

    [5] 古诗文网.礼记·曲礼下[EB/OL]. [2016-06-26]. 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138.aspx.

    [6] 田桂菊. 论弓箭之道[J]. 体育学刊,2008,15(2):110-112.

    [7] 古诗文网. 周公旦.周礼地官司徒·师氏/媒氏[EB/OL]. [2016-06-26]. 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

    [8] 国学大师. 四书大全·第1部分· 大戴记保傅[EB/OL]. [2016-01-11]. http://www.guoxuedashi.com/.

    [9] 古诗文网. 礼计·内则[EB/OL]. [2016-07-11]. http://so.gushiwen.org/

    [10] 周西宽. 体育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4.

    [11] 胡新生. 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J]. 文史哲,2003(1):112-116.

    [12] 郑玄. 周礼郑注卷七[M]. 台北:新兴书局,1972.

    [13] 冯国超. 中国传统体育[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8-219.

    [14] 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2-11-17)[2016-06-25]. 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15] 李全生. 泛体育教育观[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6):98.

    [16] 加强目标管理 深化教育改革 提升基础能力: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综述[J]. 体育教学,2014(4):10-14.

    [17] 史密斯.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DB/OL]. [2016-06-25].http://cs.scutde.net/t5courses/0506-kkfgjecdjl/page/c060200.html.

    [18] 體育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专访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N]. 中国青年报,2012-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