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宣传必须把握好三个“谁”
陈爱海
【摘要】做好党的十九大重大主题宣传,必须牢记职责使命,理直气壮唱响“中国光明论”,传递正能量。主流媒体的评论节目尤其需要把握好三个“谁”,即:“听谁的”“给谁听”和“我是谁”,评论节目的“三个谁”解决了媒体所应持的立场、评论的内容和节目的导向等问题。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十九大期间个性化节目《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为例,对此加以阐述。
【关键词】重大主题宣传 听谁的 给谁听 我是谁 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以评论品牌《爱评论》为平台,推出个性化专栏《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由笔者以经济之声评论员身份,与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展开对话。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听众和专家的肯定,专家认为:“评论员对经济问题素有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有深刻理解,能够与权威专家在相当水平线上展开内行的对话,问话胸有成竹,有信息、有内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恰到好处。”“这个系列评论重点突出、形式创新、虚实结合、说理透彻,把高端经济问题阐述得好听易懂,便于入耳人心。”听众评价:《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生动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听了之后像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形势课”。
一、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作了生动形象的阐述,提出了全新要求和全新任务,为经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重点围绕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对外开放、创新发展、中国梦与获得感等经济发展话题,正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对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其中,第一篇《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梳理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详解新常态“适应得怎么样、把握得怎么样、引领得怎么样”;第二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得见的成果可圈可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长个子”等形象化论述,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化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问题取得的成就;第三篇《大门打开不关上》围绕对外开放话题,接连发出“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有什么深意”“目前中国经济领域对外开放有哪些变化”“中国在开放中应该掌握哪些搏击风浪的技巧”等提问,环环紧扣,传递中国经济发展积极信号;第四篇《创新与“阿喀琉斯之踵”》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用“阿喀琉斯之踵”来比喻中国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对中国经济这个“大块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必须补齐发展短板等;第五篇《中国梦与获得感》则统领全局,从经济发展角度,整体解读“实现中国梦和百姓的获得感有什么关系”,提出“不落实获得感,中国梦就会变成空话”“除了实干,经济发展没有捷径可走”等鲜明观点。
作为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推出的重大主题宣传,《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从前期策划到确定选题,从对话提纲的准备到剪辑制作等后期工作,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发自肺腑地向广大受众传递正能量,理直气壮地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党的十九大勝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笔者体会,《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之所以受到各方关注,得到多方好评,主要是把握好了“三个谁”,即:“听谁的”“给谁听”和“我是谁”。“听谁的”,解决了“谁要我说”和“说什么”的问题;“给谁听”,解决了“怎么说”的问题;“我是谁”,解决的是“用什么态度说”的问题。把握好“三个谁”,才能把问题说清、说透、说到位;把握好“三个谁”,才能准确把握评论的“时、度、效”,彰显态度和立场。
二、把握好“听谁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①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我们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毫无疑问要听党的。
把握好“听谁的”,就明白了“该说什么”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哪些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哪些是围绕经济发展提出的?是在什么大背景下提出的?具体又是如何表述的?这些重大部署和重要讲话想要传递什么信息?以对话和评论形式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宣传,聚焦过去五年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首先充分理解领会党的主张,听懂党的声音。在此基础上,才能胸有成竹地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的放矢地宣讲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增强评论的深度、温度和力度,做到既系统全面,又准确无误,充分展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历程和奋发努力的足迹,向受众传递经济发展自信心和正能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工作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认真梳理之后,《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选取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创新发展、中国梦与获得感等主题展开对话。
无论时代发展如何演变、媒体形态如何发展、舆论格局如何起伏,媒体从业者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不能变,坚持党性原则不能变。作为广播评论,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把党要求我们解读好传播好的方针政策、发展举措,通过我们的声音和文字传递给人民群众,让群众了解、理解并支持党的主张,让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明白“给谁听”
明白“听谁的”之后,接下来就是“给谁听”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一点就是要搞清我们的传播对象是谁。新闻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不清楚传播对象,就不能找到好方法好路径去满足传播对象的需求,就无法引起受众的关注,传播力、影响力就无从谈起,公信力、引导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是传播力、引导力的产生,还是影响力、公信力的获得,都必须以尊重与适应传播对象要求为基础,必须尊重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广播节目是做给人民群众听的,这决定了我们必须站在群众角度看待问题、提出问题,用群众语言说明问题,针对群众关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抓住群众关注的经济方面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以“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和与听众“拉家常”的语态展开。一方面是评论员提问“接地气”。比如:在对话“经济发展新常态”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人在十八岁之前长个子长得很快,很正常,但是到十八岁以后,还要像十八岁以前那样长得那么快是很不现实的。”在谈到对外开放时说:“刚刚开放的时候,我们主要是跟在别人后面玩,而现在我们慢慢要带着别人一起跟我们玩,我们要掌握话语权。”“外面的世界风急浪大,中国要在风浪里面游泳,既要游得快,还要游得好,需要掌握一些搏击风浪的技巧。”在谈到中国梦与获得感时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忘了他们(贫困人口)的梦想,而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感,中国梦可能就要打折扣了。”另一方面是对话嘉宾回答“接地气”。提问接地气,问到群众心坎里很重要;回答接地气,让听众有兴趣听更重要。这次与经济之声评论员对话的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语言干净不哕嗦,逻辑性很强,表达很鲜活。比如:谈到就业形势时,他说:“我们国家去年前年就业形势,可以叫一片喜人,形势大好,甚至叫喜出望外。”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他说:“我们中国老百姓到海外去旅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三个字:买、买、买,见了什么东西都要买。”谈到对外开放时,他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我们的对外开放成果一定会不断扩大。”谈到创新发展时,他说:“要勇于打破一些坛坛罐罐。如果舍不得、不愿意做,还想小富即安,还想躲进小楼成一统,是不行的。”谈到中国梦与获得感时,他说:“13亿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社会不能让一部分人过上好生活,让另一部分人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是不应该、不允许,也是不能容忍的。”
当前和今后,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传播渠道、传播样式、受众“口味”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者如果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可能会发现,原来的“老三样”“老套路”“程咬金的三板斧”,似乎一夜之间就都失灵了;今天屡试不爽的“好点子”“新手法”,也许明天就会“无奈老去”。但是有一点不会变,就是以群众语言说群众关切,一定会受群众欢迎。
四、做好“我是谁”
跟日常报道、日常评论比起来,重大主题宣传要赢得受众,要做得“好听”“有意思”,特别不容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如果沒有把握好“我是谁”,作品就很难打动人。新闻舆论是党的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很多新闻工作者本身就是共产党员。新闻舆论工作者一方面要以新闻传播为平台,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阐释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作品;另一方面要有爱党、护党、为党的情怀,对于舆论中特别是互联网上出现的噪音杂音和负面情绪,要及时出击,掌握主动,以正面的声音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消极观点、不良思想、恶言恶语等没有生存土壤。而如果忘了“我是谁”,或者对“我是谁”持无所谓态度,就不能做到耳聪目明、立场坚定,甚至被错误的观点“带到沟里去”。
在策划和采制《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过程中,作为评论员和对话人,笔者始终坚持自己的身份首先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同时还是共产党员,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的报道和评论,我们责无旁贷;作为对话嘉宾,辛鸣教授长期在中共中央党校任教,主持“领导干部看中国”系列年度调研以及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辅导读物的组织编写工作,对党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有很深入的研究。在评论员与嘉宾的一问一答中,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心觉得党的决策正确、措施得力,是实实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因此有意愿、有动力、有激情去传播党的声音,从内心自觉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带着对“听谁的”“给谁听”和“我是谁”的清醒认识,《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对话录》中所传播的内容,既不回避客观存在的问题,又理性地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既做到“话题有力、提问有力、观点有力”,又在娓娓道来中传递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既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又梳理了在这些重要论述引领之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彰显了国家电台经济广播的观点立场态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思想力。
当然,回过头看,《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对话录》也存在短板。一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和深刻,中国经济在这些论述引领下取得的成绩也值得大书特书,而短短5篇“对话录”只能提纲挈领地反映其中几大主题,以人意犹未尽,没把内容讲完整的感觉;二是作为重大主题宣传的对话评论员,笔者感到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还需加强学习;三是这一组“对话录”在融媒体形态方面的尝试还不够,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的有机整合和立体传播还有待加强。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