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赵爱美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項目化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在首要教学原理五个模块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教学实践,设计了“两环节三阶段九模块”的教学过程,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案例(Case)+项目(Project)”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设计采用“目标层→项目层→任务层→知识层(设计案例)”层层分解的方法,并以《Visual C#.NE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首要教学原理;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20-0048-04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让政府部门、研究者、学校和一线教师都聚焦于混合式教学,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继续深入进行课程的改革和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但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混合式教学研究大都是实践先行、理论落后,缺乏重要的理论指导。混合式教学实施只注重教学流程的呈现形式,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效能的发挥。

    一、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现状

    1.高职计算机类课程项目化情况

    自2008年以来,全国范围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开始积极探索并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改革,而我校计算机类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更是充当着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先锋。计算机类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打破了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原有的知识点分解到一个个精心选择的项目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针对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笔者尝试通过混合式教学来解决,具体如下:

    (1)传统项目化教学注重项目的完成,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只学习为完成项目必备的知识点。这样无法整体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性和零散性。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构建课程学习的思维导图,在线上提供必备知识点和拓展知识点,让学生运用智能手机或PC机自主学习线上资源。

    (2)传统课堂项目化教学不利于分层教学。目前高职学生生源和结构多样化,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主要分为三二中高职贯通培养(三年中职,两年高职)、普通高职和三二专本贯通培养(三年高职,两年本科)三个类别学生。同一类别的学生入学成绩也差别很大,高的500多分,低的200多分。

    传统的课堂项目化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同项目和任务,学习相同知识点,这就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智慧课堂提供多层次、多元的教学资源,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自然延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现状

    目前各校都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山东外贸职业学院2016年出台专门文件,鼓励混合课改。2016年立项了70门课程进行混合课改,其中计算机类课程6门;2018年立项176门课程进行混合课改,其中计算机类课程21门。

    截止到2019年4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主题词“高职混合式教学”,有426篇相关文献,仅2018年就有213篇。其中实践混合式教学的高职类课程以英语类课程居首位,达28.33%;其次是计算类课程,占比 18.70%[1]。

    通过进一步分析校内外的混合课改和文献发现,目前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大都只注重教学流程的呈现形式,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或者智慧课堂并下发任务学习清单,学生根据任务学习清单,观看视频完成任务。课中强化知识,互动交流。课后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或者智慧课堂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缺乏重要教学理论的指导,各个教学环节不能有效衔接,影响了混合式教学实际教学效能的发挥。本文运用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指导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实际教学探索。

    二、首要教学原理

    美国M·戴维·梅瑞尔(M. David Merrill)归纳出首要教学原理,用以改进在线教学或多媒体教学中只重视信息呈现、忽略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2] [3]。此理论一经提出在当时的美国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首要教学原理最初主要运用于指导传统课堂教学并主要针对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恰好就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该原理包含聚焦问题(或者工作任务)、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五个模块。

    首要教学原理以“聚焦问题(或者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项目,序化一个个可操作的工作任务,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技能。激活旧知:教学时要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示证新知:向学生示证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技能。应用新知:学生将新学习和理解的知识技能尝试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融会贯通:鼓励学生应用新知识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能学以致用。

    三、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两环节三阶段九模块”,两环节即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环节。三个阶段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阶段。在首要教学原理五个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到九个层层递进的模块,即聚焦问题、激活完善旧知、合理示证新知、完成线上作业、重难点强化、灵活应用新知、成果展示、融会贯通和提交实训九个模块,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案例(Case)+项目(Project)”一体化设计,如图1所示。

    课前阶段主要是线上自主学习,主要包含四個模块:①聚焦问题。动画导入工作任务,呈现学习任务清单。②激活完善旧知。分析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点、学生已学习的知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桥梁”,运用课程思维导图更新学生旧知识,整合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该模块提供旧知识的补救视频或素材。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熟练的学生能够通过补救视频或素材巩固温习旧知,已经精熟掌握的学生则可直接略过。③合理示证新知。根据新知识点设计案例,录制微视频,通过案例讲解新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源。④完成线上作业。主要通过提交案例源代码或在线测试两种方式来检验课前线上学习效果。对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微信等方式进行问题反馈,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答疑,并根据线上学习结果调整授课内容。

    课中阶段主要是线下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完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包含三个模块:①重难点强化。根据课前线上学习反馈结果,回顾所学新知,针对重难点着重讲解,巩固内化知识点。②灵活应用新知。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识点,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互助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教师给予协助和指导。这个模块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做任务,学生是“比葫芦画瓢”。③成果展示。对优秀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进行任务总结。对教师的课堂讲解全程录制,供学生课下反复观看。

    课后阶段主要通过线下完成,主要包含两个阶段:①融会贯通。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个性化地运用新知,通过做同步实训和拓展实训等形式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使新知顺利地整合进知识结构中。这个模块教师“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做实训。②提交实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提交同步实训和拓展实训,必做同步实训,选做拓展实训。教师在线答疑,并对本次任务进行教学反思,查找问题及时解决。

    四、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验证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效果,本文以《Visual C#.NE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对山东外贸职业学院2018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班46名学生进行了教学实施,以其验证教学模式运行的效果。

    1.前期分析

    教学对象的分析: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风格等。2018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班是三二中高职贯通,这个班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稍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强,学生比较活跃、课堂气氛好,比较适合案例和项目化教学。

    教学环境分析: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线上教学采用双平台(清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课堂),线下教学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辅助教学工具为第三方软件微信、QQ等。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Visual C#.NET程序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VS.NET集成开发环境、C#语言的语法,重点掌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并运用C#设计出有美好外观的应用程序界面,编写出桌面应用程序,特别是数据库应用程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采用“目标层→项目层→任务层→知识层(设计案例)”层层分解的方式。本课程选择了五个教学项目(三个入门项目、一个主导项目和一个开放项目),如图2所示。这五个项目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项目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后面的知识点包含前面的知识点,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

    本课程运用Scrum敏捷开发模型对五个项目层层分解,共包含22个任务、50个知识点,图3为“项目三记事本”共包含4个任务、6个知识点。

    3.教学资源重构

    《Visual C#.NET程序设计》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已经建好了课程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根据教学对象(三二中高职贯通、普通高职、三二专本贯通)和课程性质“重构”教学资源,将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提供学习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新旧的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知识图谱。

    4.教学实施

    本文以项目二打字游戏中任务一为例,教学活动如表1所示。

    5.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含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5]。过程性评价贯穿于课程教学整个过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项目完成情况和考试等方式收集数据。在教学实施完成后进行总结性评价,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和课程组教师一起对教学效果进行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对学生主要从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企业评价和学生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平均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平均在线时长延长了10%,95%的学生认为“两环节三阶段九模块”的教学方式,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迅速兴起,促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着变革,也给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目前的研究亟需相关理论进行指导。

    本文基于首要教学原理设计了“两环节三阶段九模块”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采用“目标层→项目层→任务层→知识层(设计案例)”层层分解的方法,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案例(Case)+项目(Project)”一体化设计,构建了“以学为主”的学习策略,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对于一线教师和相关科研部门具有较强的参考性,为推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建设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秦铭谦,梁英伟,张闻语.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9):137-139+148.

    [2][美]M·戴维·梅里尔著,盛群力、钟丽佳译.首要教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3][美]M·戴维·梅里尔著,盛群力、华煜雯译.教学策略效能的不同水平[J].远程教育杂志,2007(4):18-22.

    [4]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5]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