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新

    韩丽丽++杨竞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单独招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师必须转变对单招学生的错误认识,发掘单招学生素质优势给予正强化,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制定单独招生学生的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实行小班制上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论述了高职单独招生学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高职;单独招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0-0035-02

    近年来,为深化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选拔适合学校自身培养方式的优质生源,促进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国家允许高职院校在全国统一高考前进行高职单独招生。单独招生考试,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经招生计划和招生考试管理部门批准,单独进行入学测试、单独确定入学标准、单独实施招生录取;考生参加相关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招生办法。单招学生学习方面问题比较多,面对不同于统招生的学生群体,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大难题。

    一、高职单招学生思政课学习现状分析

    (一)学习自律性较差

    不少单招学生表现出厌学或逃课,上课迟到、不注意听讲、小声说话、吃东西、玩手机、带着耳机听音乐、睡觉、作业抄袭等现象严重。在早上8:00的课上,迟到现象严重。在下午2:00的课上,有打哈欠的,伸懒腰的,睡觉等现象尤为严重。甚至上课中途有人要上厕所,不打招呼就出去了,而按时上课的同学也往往选后边的座位坐,前边一排基本没人坐。由此,每次上课都需要老师时时提醒,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惰性心理严重,缺乏自律能力。

    (二)自卑心理较重

    高职单招学生高中阶段一般在班级成绩是中等偏下,由于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学习成绩,所以他们一直受到不公正待遇,得到批评的多,表扬及鼓励的少,甚至常常被忽视,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他们把考试成绩不理想看作人生最大的挫折。我校心理咨询中心2014年10月普查结果表明,高职大学新生缺乏自信,感到自卑的学生占24.16%。这些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困惑、环境适应能力差、网络成瘾、抑郁焦虑等。由于自卑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自卑的学生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自卑使一部分学生心灰意冷,特别是到了大学以后,强制他们学习的环境弱化了,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动力不足,进取意识薄弱。

    (三)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高职大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渴望成才,但从前的学习挫折及被老师歧视使他们裹足不前,往往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求知欲不强,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少,学习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单招学生由于学习方面往往不占优势,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因此有的同学认为上大学只要能及格,顺利毕业拿个毕业证书就行了。虽然任课教师每次都查出勤,有些同学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的同学对成绩并不在乎。对于未来,有的同学表现得非常迷茫,没有近期的奋斗目标,更没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规划,常常是混日子。

    (四)学习基础较差

    单招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这是单招学生最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初中高中阶段形成的。单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般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数理化、英语等课程的学习成绩更差。如果参加高考,被录取的希望不大。在参加高职单招考试的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低,但为了使他们能够被录取,高职院校设置了面试这一环节,几乎被录取的一半分数是靠面试取得。如一名酒店专业单招学生,各门考试成绩共105分,面试成绩96分,录取分数线200分。大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这样就使单招学生对各专业课程学习感觉较难,尤其是英语、数学课,感觉很吃力。一些单招学生对部分课程感到无所适从,以致气馁,自暴自弃。缺乏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构建高职单招学生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一)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对单招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老师经常拿单独招生班学生和统招班学生做比较,在言语中表现出对单独招生学生的歧视,认为单招学生从中学时期就不努力学习,到了大学环境宽松了许多,就更加放松学习了,已经不可救药了。一些教师认为给单招学生上课就是在遭罪,得少活几年。有上述想法的教师,必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露出“蛛丝马迹”,甚至有个别老师直接骂单招学生是“垃圾”。单招学生心理最为敏感,只要老师说他们是单招学生,就会气愤不已,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何况受到侮辱就更加难以忍受。单招学生在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情况下,与相关教师就是“对着干”,根本不再听讲。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既然单招学生是符合国家政策被录取的,教师绝不能对单招学生有有一丝一毫的歧视,要一视同仁。学生的优劣不应一刀切的以分数论,成绩差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很突出,这也不失为人才,也一样应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这也体现教师师德的重要方面。

    (二)发掘单招学生的素质优势给予正强化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心理咨询技术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如心理咨询的正强化技术。斯金纳认为,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他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教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的作用。实际上,单独招生学生决不是一无是处,单招学生身上确实有很多优势。思政课教师应顺势而为,运用正强化理论对单招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核心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针对单独招生生学生的特点,笔者在思政课上加强课堂管理,对课堂不遵纪律的现象警告提醒,并及时制止。重点加强文明修身方面的教育,在课堂上讲授一些有关修养方面的案例,开展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播放有关校园文明方面的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文明修养的重要性。开展辩论赛,辩题是:“大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并布置作业,题目是:今后自己将应如何加强文明自律,争做一名“文明有理、养德重行”的石油高专人?组织学生演讲,主题是:“我的理想”, 并布置作业,题目是:我的职业理想、大学三年的规划。通过这些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满足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找回了自信,引发了学生对文明修身的深刻思考,提高了学生文明自律精神。

    (四)科学制定单独招生学生的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单独招生学生特点,应与统招班有别,授课内容不易太难,授课范围不宜过大,授课进展不宜过快,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单招学生的思政课学校,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内容。把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专题,这些专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社会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更是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高职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出发,多引入启发式、参与式、辩论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尤其是适当插入生动鲜活的相关视频。这样,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制定考核标准,改变一张卷定成绩的传统作法,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辩论、演讲、分组讨论汇报、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相结合。并实现过程性考核:即分阶段考核,注重同学的出勤及平时表现。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对平时旷课、迟到、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现象均量化扣分,并把每次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单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热衷于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应减少理论课学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校内(课堂+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课堂实践教学可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学生演讲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方式。校内实践教学可通过建立专题网站,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心得体会,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做报告,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主题征文。布置研究性学习题目,如校园文明现状调查等活动。校外实践教学,要建设好实践教学基地,如企事业单位、新农村、革命圣地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考察等活动。另外,应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的课时,丰富劳动课的内容及形式,不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良好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晶晶.高职院校单招生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和策 略[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刘兵.高职院校对口单招生的学业问题分析[J].南通 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黄小林,肖雪梅.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科学化管理探 析[J].教育与职业,2013,(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