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具,其不仅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在教育领域同样发挥出独一无二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在致力于开设并完善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但是始终存在部分学校出现轻视信息技术作用、违反相关教育规定等问题。对此,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来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奠定基础,最终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重要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0-0100-02
素养能力并不单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同时还包括每位学生的思想品德、语言行为等多重方面,所以针对那些成绩优异,但是却不具备正确三观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无法在未来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简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各高中学校针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现状。最后,针对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培养策略。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代言词,而信息技术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处于新时代发展时期的高中生,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必要性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负责人也逐渐提高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并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频率。但是由于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部分教师仍然秉承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再加上来自高考对学生施加的压力,导致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未对信息技术课程提起足够的重视,进而使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始终维持在较低的状态。
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不仅可以扭转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传统认识。其次,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思维和信息意识等方面着手,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课程学习的总目标,最终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和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未来的长足发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1.2有利于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确立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基础。同时,根据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我国基础性教育正逐渐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迈进,这些都使核心素养一跃成为备受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众多教育工作者们一致认为,核心素养所具有的时代性特点,终将引领我国教育领域朝向更加开阔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与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相比之下,核心素养更着重于强调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品德素养,而这也正是现代化教育所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以上这些内容都确切地表明,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新时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不再存在可比性,而领导我国教育领域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也终将消失。由此可见,如果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这种思想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项环节,那么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加快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速度,最后建立起更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课程模式[1]。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核心素养理念自首次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很多年,而核心素养也的确受到部分高中学校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但其实大多数高中学校在开展实际的课程教学时,仍然难以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到实处,部分教师在核心素养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从而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甚至还影响到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虽然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大力推崇的教育模式,但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并在高考中拔得头筹,再加上受到来自家庭、教师等方面施加的压力,导致大多数高中学校在开展实际教学时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应试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分数论英雄,这种陈旧的教育理念,严重地打击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第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高中必修课程之一,再加上学生长期处于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使他们根本无法分心于其他科目,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为了增加必修课程的授课时间,采取占课的方式,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阻碍了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也就根本无法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获得均衡全面的发展。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学生责任化意识
微机教室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场所,而教室中各项硬件设备的质量,不仅是决定教学品质的重要前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一般来说,在培育核心素養时,强化责任意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校方在设计和安装微机教室时,首先要确保教室内拥有足够的硬件设备,同时需要定期更新和检查设备的先进性和完整性,以此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进一步深度的优化与完善。学生在第一次进入微机教室时,给他们定好机房规则,让学生发现学校对信息技术十分重视,那么他们在实际操作时便会更加谨慎与爱护。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前需要为学生讲解有关维护微机教室的基本行为规范,并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室规范条例的效用。这样一来,在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继而为最终完善核心素养提供帮助。
3.2注重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创造性能力
信息技术是高中生进入大学阶段乃至步入社会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由此不难看出,信息技术是一项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技能。但实际上,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操作程序层次,并且严重缺乏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想要提高个人核心素养无疑十分困难。对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时间,并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融入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新奇的教学环境下获得更快的发展。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与教学相结合,如以《宇宙航行》一文为代表,让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搜集更多与宇宙航行相关的资料信息,这一环节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内成员分别负责文字、图片、视频的收集和整理,最终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为一个完整的课件,并通过课堂这一平台进行展示。同时,每位学生对待宇宙的理解和爱好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小组制作完成的课件内容也各不相同。经过每个小组的依次讲解,学生应该会对宇宙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了他们对于宇宙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2]。
3.3立足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向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样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视野。但同时也要注意,必须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也就是以教材为基本的立足点,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三观”。
3.4拓展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上文提到,教材是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拘泥于教材的框架当中,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反而更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同时,教师为学生进行拓展的过程,也是挖掘学生个人能力的过程。其中,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将传统的课上教学延伸至课外学习,也就是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自主对学习任务进行探讨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学习内容,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3.5渗透养成教育,提高学生信息道德品质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生都并不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但是却并不按照相关制度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导,进而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必须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导学生自觉遵循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规范,以及树立一定的安全隐患意识,避免受到来自网络的侵害。养成教育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严格监管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接触内容,使每位学生都培养起较强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网络行为。
4 结语
总的来说,现代化社会提出的各项要求都表明,信息技术在人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信息技術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还能帮助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更强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维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7(5):26-29.
[2]梁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87-88.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阿那古丽·肉孜(1981—),女,维吾尔族,新疆布尔津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