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传统医学的比较: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
窦智丽 赵磊 张雨楠
摘要 印度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不仅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成熟的医学体系,其中阿育吠陀医学的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有代表性,而且是印度传统医学的构成主体。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佛教交往的频繁,自古中国和印度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医药知识交流,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现在的藏医学,在理论上和印度医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理论、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全方位简单论述中医学与阿育吠陀医学,以促进更多中医学子对传统医学的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 印度医学;阿育吠陀医学;中医学;传统医学;诊断;理论;应用;比较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human civilization,India has not only bred a rich cultural system,but also has its own unique and mature medical system.Among them,Ayurveda has the longest and most representative medical history,and is the main body of traditional Indian medicine.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and the frequent exchanges of Buddhism,China and India have had close economic,cultural,and medical knowledge exchanges since ancient times.I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specially Tibetan medicine,which is theoretically similar to Indian medicine in many way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heories,disease development,diagnosis,and treatment in a comprehensive way to briefly discuss TCM and Ayurved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by more TCM students.
Keywords Indian medicine; Ayurveda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medicine; Diagnosis; Theory; Application; Comparison
中圖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7.030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文明古国,自汉代起两国已有文化交流,历史上两国医学的交流也一直存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关于中医理论、疾病发生、诊断、治疗已有详细描述。阿育吠陀是印度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医学,梵文原意是“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1],一直在医疗保健活动中广泛使用。
本研究旨在整理阿育吠陀文献,论述阿育吠陀与中医在理论、疾病发生发展、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促进我国学术界对于阿育吠陀的认识,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医学间的相互了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的文化认同,使传统医学纳入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体系。
1 印度阿育吠陀文献研究趋势与分析
1.1 阿育吠陀文献研究趋势 中文文献统计:通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万方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 三大数据库,以“阿育吠陀”或“阿育吠陀医学”或“印度医学”为检索词。检索1920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的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统计:通过Pubmed、Google Scholar、Springer link、Sciencedirect、GeenMedical、Engineering Villag,以“Ayurveda”OR“Ayurvedic distribution”为检索词。检索1919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的英文文献。中英文文献统计情况见图1。
从文献检索结果可以看出,英文文献总体要比中文文献多,2010年以后增长趋势开始逐渐上升,2014年达到最高,这可能跟2013年9月和10月由习近总书记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有关,“一带一路”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中文文献研究相对比较少,可能跟阿育吠陀很多经典著作使用印度语有关系。无论是印度阿育吠陀还是中医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信在不断的开放政策指导下,传统医学的可以有效结合,共同发展,走向世界。
1.2 文献检索结果及分析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的文献检索量为例,关于阿育吠陀研究的相关中文文献共计601篇;以Pubmed、GoogleScholar、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EngineeringVillage、GeenMedical为检索工具,关于阿育吠陀的文献共计2 258篇。从文献研究来看,国内关于印度阿育吠陀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缺乏中国传统医学与其他传统医学的对比比较研究,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仅限于基本理论、治疗方法以及传统草药方面,或者也还是止步于各自领域与某一疾病的研究。
2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本理论比较
2.1 印度阿育吠陀5大元素与中医阴阳五行 印度阿育吠陀三因五元素与中医阴阳五行关系见图2。
1)督夏(Dosa),即引起疾病爆发的因素,是阿育吠陀理论中重要概念之一,基本意思是“不良状态”“障碍”。Dosa包括“风”“胆”“痰”3种类型,因此称之为“三病素说”[2]。与宇宙万物一样,这3种病素也是由5大成分构成,并决定其基本性质和特征。“风”“胆”“痰”存在于人体不同的场所,3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健康无疾病。如果其中一种增加或者减少,打破平衡时,身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见表1。
2)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将人体重要脏器分为五脏六腑[3]。以五行为核心、其中相生相克关系是五脏病变的内在联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脏腑失衡就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障碍。故在《难经·七十七难》中说[4]:“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见表2。
2.2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理论比较分析 “阿育吠陀”(Ayurveda)是“生命科学”的意思,Ayu是“生命长寿”的意思,Veda是“知识”或“方法”的意思。阿育吠陀是现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整体保健体系,已有5 000余年历史。其“五元三因说”与传统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基本理论十分相似,二者均强调人的整体性,基本元素的平衡性,只是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同而已,例如胆元素失衡会引发黄疸、色素等肝胆疾病,这与中医五行中木失衡引起相应肝炎、胆囊炎疾病一致。
阿育吠陀是较为唯心主义的,与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医比较,阿育吠陀五元素中空间和空气(风)是中医学中没有的,而中医五行中木和金是阿育吠陀五元素中没有的。见表3。从阿育吠陀3要素存在的场所和中医五行对应的脏腑引起的相关疾病来看,前者疾病发生的种类和元素存在的场所位置不如后者紧密,如“痰”的优势场所主要在身体的上部,“痰”失衡引发的疾病有生殖力方面的;中医五行失衡引发的疾病主要是其相对应脏腑的疾病。如“脾”功能失衡,主要引起一系列脾胃消化道疾病。中医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医将“风”作为病邪,阿育吠陀将“风”既作为基本元素,也作为病素。从脏器分布位置可以看出,阿育吠陀“风”“胆”“痰”与中医“三焦”有类似的作用。
3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疾病发生发展的比较
3.1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疾病发展的阶段 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个人体质因素,病邪的性质、地域、气候、生活状况、治疗是否得当等有密切关系。阿育吠陀疾病发生发展有6个过程。1)“积累”[5-6]:组成某一督夏的元素在其优势场所增加,如结肠中的“风”和“空”增加时,就会加重结肠的负担。2)“恶化”:督夏的过度积聚会导致身体某一部位的不适。3)“扩散”:恶化的病素开始扩展到身体其他部位。4)“定位”:如受伤的或者其他脆弱的地方。5)“显现”:如果前面的症状不明显,未得到及时的治疗,症状就会一点点加重,表现的越来越明显。6)“破坏”:在此阶段,督夏的失衡未及时纠正,疾病就会全面爆发。
中国古代医学中疾病传变可分为表里相传、外感病传变和内伤杂病传变。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完整的六经传变理论,六经传变的规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7]《温病学》中“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8];“三焦传变”规律为上焦→中焦→下焦。《黄帝内经》中伤杂病传变规律包括经络之间传变、脏腑之间生克关系、经络与脏腑之间传变[9]。无论是外感疾病传变还是内伤疾病传变,都有顺传和逆传之分,一般逆传病情比较严重。
3.2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疾病发展阶段的比较分析 阿育吠陀与中医疾病发生阶段都是由轻到重,病邪都是选择从身体薄弱的部位开始侵入,由浅入深,从单个病位累及到多个病位。总之,疾病发生阶段的准确判定有助于医生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阻止疾病恶化及进一步向下发展。但是个人体质有强弱,受邪有轻重,病情有万变,治疗有正误,所以疾病的传变也有不以次相传者。因此不能把这种传变规律当做刻板的公式,按图索骥,临床上必须全面观察、灵活运用。具体比较见表4。
4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学诊断方法比较
4.1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学诊断方法 阿育吠陀医学的诊治更倾向于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诊断之前,患者的年龄、居住环境、经济觀念、社会及文化背景及其体质都是要考虑的层面。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触摸、检查和交谈。在诊疗时,会以询问的方式,先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对压力的感受、睡眠模式等,再从观察中做出结论,包括观察舌头、眼睛、皮肤和行为举止,听患者的声音。如果诊断出体内不平衡,医生会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模式和饮食习惯,使用草药或按摩来增加不足和减少多余的,这些方法的基本作用是激发专门器官的功能,这一诊断方法与中医学“四诊”较为相似。见图3。
中医诊断疾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望诊”包括察看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闻诊”内容有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问诊”是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动脉脉搏和触按患者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辨证”是中医治病的核心过程。以“整体观念、审因论治、四诊合参”为诊断原则,通过四诊合参,分析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2个方面。例如感冒是病名诊断,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的证候,只有辨清病名和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
4.2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医学诊断方法比较分析 西方医学意义上的“诊断”是指识别已显现出来的疾病。但是,在阿育吠陀与中医理论中,通过早期观察身体的不平衡以及疾病反应,人们可以判断身体未来的自然反应。人的脉搏、舌头、面部、眼睛、指甲和嘴唇等提供了精微的健康指标,通过这些,医生可以得知体内发生了怎样的病理过程,哪一个器官受到了损害以及能量和毒素积聚在何处,从而采取预防措施。二者在诊断方法上均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获取病情资料,来判断患者病情。
阿育吠陀的诊断方法简单直接,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每一个患者不仅有病名诊断也有证候诊断,提倡对症治疗。《中医诊断学》根据“‘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断原则将辨证方法分为[10]: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如“八纲辨证”有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临床医师根据疾病情况选择不同的辨证方法,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病机,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法。同一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方法,给出辨证结果。现在临床上有很多中医智能化诊断设备,如“脉诊仪、目诊仪、面诊仪”等,来辅助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病情。见表5。
5 印度阿育吠陀疗法与中医治疗方法比较
5.1 印度阿育吠陀疗法与中医治疗方法
阿育吠陀的治疗不同于中医“对症治疗”,其采用整体疗法,心理和灵魂同时治疗。教育人们首先审视内心,由内而外地明晰影响自身状态的因素,提出身体、头脑和灵魂的和谐作为健康的基本要求。其诊疗更倾向于“人的特性”而不是疾病的特性,这与中医治疗理念相似,通过细微的改变就能极大地改善健康,使机体处于更接近自然的状态。阿育吠陀主要方法有“根本性五疗法”[11]:头部净化、吐法、下法、2种灌肠法。“六大疗法”:除去疗法、增加疗法、干燥疗法、油剂疗法、发汗法、静固疗法。“保健疗法”;“涂药与湿布疗法”;“外科八法”:切除、切开、乱刺、穿刺、拔除、刺络、缝合、包扎。
中医治病强调整体原则,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总结出中医治病八法,即“汗”“和”“下”“吐”“清”“消”“温”“补”。总体上治疗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治疗手段有“内服中药、食疗”,外治的治疗手段有“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情绪疗法等”。见图4。
5.2 印度阿育吠陀疗法与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分析 ?几千年的医学传承,阿育吠陀医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医病,我是医人。”从中体现出阿育吠陀医学对于人的关切,中医也常言:“医者仁心。”阿育吠陀医师亦会教给自己的继承者:“应有同情和谦卑,不应有贪婪和自我。”
二者均提倡整体治疗,提前干预,疗效先行,研究的是人的特性而不是病的特性。但是阿育吠陀更注重心理和灵魂、身体与大自然的和谐[12-19],通过瑜伽和冥想修炼精神,中医心理疗法是祝由术。阿育吠陀擅长使用油剂对身体进行排毒净化治疗,六大疗法中的“湿布疗法”与中国古代医学中“溻”法相似,二者都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汗法”“下法““吐法”。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是根据“八法”,特色的治疗手段是“针灸、拔罐、推拿”等。见表6。
二者都会用到“推拿”手段治疗疾病,但是阿育吠陀推拿法与力道十足的推拿或轻柔的巴里式按摩都不一样,其介于二者中间,不愠不火,不用指压,多用掌压,更多是用2个手掌揉搓皮肤,以温度使精油渗透肌肤。阿育吠陀精油基本是可以食用的,中医“刮痧”治疗也会用到精油,但是量很少不可食用,只是起到润滑作用。其中印度瑜伽和中国导引术均在养生康复和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二者在练习方法、形体动作、呼吸运气、心理调节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如瑜伽特殊体位“肩立式”和“扭转式”在中医导引术中较为少见。
6 总结
阿育吠陀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国际主要传统医学之一,在美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享有很高知名度。20世纪末,美国将阿育吠陀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共同列入“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20]。近年来,印度医疗旅游文化业的收入以15%的速度持续增长,随着印度传统医学的稳定发展,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欧美、中韩、澳大利亚等现代医学发达国家纷纷展开了印度医学的研究。
2014年习总书记出访印度时提到“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1]。并作出指示,同作为传统医学,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互相借鉴优势,完善自身发展,让传统民族医学“惠及亚洲,泽被世界”。总之,我们进行了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基本理论、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方以及治疗方法的简单论述,从理论到实践二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也存在细微的特色。学习与借鉴阿育吠陀的优势,促进中医完善发展,吐故纳新,面向当代,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医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Chen JX,Mohammad H.Chinese medicine study guide diagnostics[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PMPH),2007:100-118,104.
[2]Vladimirovich RB.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yurvedic medicine in Russia[J].Anc Sci Life,2016,35(3):143-149.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
[4]柴铁劬.难经[M].北京:科学献出版社,2010:74.
[5]李希颖,秦霞.中医与阿育吠陀的“生命观”互鉴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9):1-4.
[6]穆罕默德·哈施米普.两种传统医学:中医学和阿育吠陀的基本原理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3,9(2):2-4.
[7](汉)张仲景.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0-12.
[8]宋乃光.温病学[M].北京:中國中医药出版社,2001:206.
[9]罗希文.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3.
[10]李灿东.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20.
[11]廖育群.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272-283.
[12]Yogini SJ,Leonard LW.阿育吠陀医学——被遗忘的历史[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7):1-2.
[13]图门吉日嘎勒.蒙医学三体素理论体质概念研究——基于印度阿育吠陀心理学视角[J].医学与哲学,2019,40(20):77-81.
[14]苏婧.天人合一与梵我一如:中医与阿育吠陀的跨文化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8):1-9.
[15]姚晓兵,何艺韵,宋欣阳,等.论人文视角下的阿育吠陀与中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866-4869.
[16]王贞虎.让心灵舒畅的古印度阿育吠陀自然疗法[J].现代养生,2017,33(17):58-59.
[17]孙光荣.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惊人相似[N].中国中医药报,2014-11-07(001).
[18]Patwardhan B,Warude D,Pushpangadan P,et al.Ayurved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 comparative overview[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5,2(4):465-473.
[19]张子隽,张咏梅,徐俊,等.印度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4,9(5):654-657.
[20]郑淑洁,任定成,罗栋.美国补充与替代医疗体系的变迁及公众影响力[J]医学与哲,2014,35(7A):82-85.
[21]孙光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熔铸中医观之辑释(续)——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J].中医药通报,2014,13(6):1-3.
(2020-01-01收稿 责任编辑:芮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