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痢疾的病因探析与防治
王征 张栋
摘要:从羔羊痢疾的发病因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析,提出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羔羊痢疾;魏氏梭菌;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23-02
羔羊痢疾是指发生于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主要病原是B型魏氏梭菌。同时,养殖户对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和产羔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完善,也是导致羔羊痢疾发生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由于不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高达70%~80%,严重危害着养羊业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羔羊痢疾的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器具和羊粪等进入羔羊消化道。在遇到应激、或外界环境骤变时,如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羔羊受冻;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匀,羔羊抵抗力减弱,此时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该病可导致大批的初生羔羊死亡,是对羔羊生长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
2 流行病学
由于刚刚出生的羔羊消化系统不完善,抵抗力较弱,此时最易感。因此,该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
羔羊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如果羊舍未进行严格的消毒,母羊在舍内走动时会被墙壁、地面和饲用器具等上的细菌附着,羔羊吃奶或舔舐时会将细菌带入体内,引起感染。另外,初生羔羊的脐带,接产人员的手、衣服等都可能成为羔羊感染细菌的途径。
据流行病学调查,羔羊腹泻类疾病流行于产羔季节,随着产羔季节的来临而发病,产羔结束而终止。在产羔中、后期发病率达85%,初产母羊所产羔羊几乎100%发病。一群产羔母羊群中只要出现1只羔羊发病,很快波及全群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 h内就出现腹泻。
3 发病因素
(1)微生物致病因子。厌氧性病原微生物,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非厌氧性的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轮状病毒等。
(2)饲养管理因素。饲草料贮备充足,怀孕母羊膘情好,羔羊体质壮,发病率就低,否则发病率高。
(3)环境因素。不良的环境因素,使羔羊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毒力增强即可发病。如饲养环境阴暗、潮湿,都是引发该病的诱因。圈舍湿度越大,则羔羊发病率越高。
(4)羔羊自身免疫力缺乏。初生羔羊不能及时吃上初乳、体格小、体质差、抵抗力弱、自身免疫力低,易引起腹泻。另外,从羔羊本身来说,由于刚刚出生, 受环境、气候以及饲养管理的影响较大,如果遇到应激,比如圈舍保温差,羔羊受冻,羔羊吃不饱都会导致羔羊身体抵抗力降低,而促使羔羊痢疾的发生。
(5)气候骤变,产生应激。产羔圈舍简陋,保温设施不配套,温差大,致使羔羊遭受寒冷或贼风刺激,产生应激引起腹泻。
(6)饲喂霉烂变质的草料。饲草单一,营养不平衡,饲料霉变,也是造成羔羊腹泻的因素之一。
4 临床症状
(1)轻度腹泻型。以排出稀软粪便为特征,粪便呈黄白色、酸臭,尾根被粪便污染,排粪时表现腹痛,体温、食欲正常,精神较好。若治疗及时,治愈率较高,且痊愈后状况良好,此种类型常见于发病初期。
(2)肠炎脱水型。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粪便稀如水样,呈黄绿色、恶臭,内有脓性黏液及絮状乳或混有少量血液,腹痛剧烈。病羔失水,被毛粗乱,食欲废绝,卧地不起,最后窒息死亡。这种类型多发生于产羔中后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死亡。有些病例痊愈后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3)神经型。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步样蹒跚,倒地不起,口吐白沫,腹胀抽搐,体温40.5 ℃,腹痛呻吟,很少有腹泻症状,死前四肢滑动,呈游泳状。这种类型发病急、疗效差、死亡率高。
5 剖检变化
病死羊脱水现象严重。最显著的病理变化是在消化道,真胃内有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溃疡,有的肠内容物呈血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或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时有出血点。肺常有充血区域或瘀血斑。
6 诊断方法
患病羔羊显著的临床症状是腹泻,腹泻严重程度与羔羊病情轻重有关,排稀粪,呈血便或面糊状,有恶臭。患病羔羊还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情严重的羔羊腹部显得膨胀,由于腹痛而低头弓背。
诊断时可根据羔羊的发病日龄在7 d以内,出生后2~3 d内多发的特点,并结合以上症状,就可以初步怀疑羔羊痢疾。若出现死亡羊只时,可剖解采取肝脏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并鉴别诊断,以便确诊。
7 防治措施
在生产中,要遵循“养胜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因此,首先要做好怀孕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和消毒卫生工作。
7.1 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在怀孕期间饲养管理水平对提高产羔率和生产力有很大影响。从科学饲养管理角度说,把怀孕前3个月称为怀孕前期,后2个月称怀孕后期。前期胎儿发育缓慢,增重仅占羔羊初生重的10%。怀孕期间单纯的放牧不能满足营养需求,需要补饲。补饲的饲草和饲料量,应根据母羊采食情况而酌情添加。母羊每天应补给0.5 kg精料,青干草1.5~2.0 kg,青贮料0.5 kg,多汁饲料0.2 kg。如青干草质量差,可增加0.2 kg青饲料,并注意补充多汁饲料。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增重占羔羊初生重的90%,母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加强母羊孕期的饲养管理,不仅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好处,而且羔羊出生体重大,健壮,对整个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有利。在饲料上可根据情况,每只羊每天除放牧外,还可补喂干草1.0~1.5 kg,青贮料1.5 kg,混合精料0.45 kg,并注意饲喂胡萝卡,食盐、骨粉等。
7.2 做好初生羔羊的管理
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还很差,因此羔羊出生后首先要避免羔羊受凉感冒,做好保温工作。同时,让羔羊及时吃上初乳,保证羔羊母源抗体水平,提高羔羊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尽早给羔羊补饲,补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饲料。
7.3 做好产房消毒工作
产羔前,要对产房的地面、墙壁和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并保持母体、乳房及用具的卫生,注意保暖防寒。产房使用前同时,保持产羔圈舍卫生、保温、干燥、通风。
7.4 药物预防与治疗
(1)在羔羊出生后12h内可使用青霉素、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进行预防,同时,可配合口服胃蛋白酶帮助消化。
(2)羔羊腹泻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配合补充液体,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可用口服补液盐,对腹泻较轻的羔羊上、下午各口服50~100 mL。对失水严重,精神沉郁的羔羊尽快静脉补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150 mL静脉输液治疗,防止脱水。